教案通常包括教材的选择和准备,以便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来实现教学目标,在编写教案时,了解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对于确保教案的适切性至关重要,录取选题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生与死教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生与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几何图形.
二、教学新课
(一)圆的形成过程
1.教师叙述:体育课上,教师和明明做游戏,老师固定在操场中间不动,为了保持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不变,明明拉紧一条绳子开始走动,形成这样一个图形,这是什么图形?
2.教师提问
(1)明明拉着绳子围着教师走动,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没有变的,你知道吗?(明明和教师的距离没有变化)
(2)老师的位置在哪里?(引出圆心)
(二)联系实际
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处处可见,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三)画圆
1.介绍圆规的.历史.
2.教师介绍画圆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3.教师强调
(1)圆规两脚距离不能变;
(2)重心放在针尖一脚上;
(3)起点和终点要重合.
4.学生练习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画圆
(2)学生自己练习画圆
(3)学生按要求画圆(两脚间距离为3厘米)
(四)认识半径、直径和两者间的关系.
1.认识半径:教师在圆内画一条线段,线段的一个端点在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上.
(1)教师说明:这样的线段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
(2)比赛:我给同学们10秒钟时间,请你们在自己的圆中画半径,看谁画的多?同时还要说明半径的长度.
(3)学生反馈:你画了几条?长度呢?如果还有时间你还能画多少条?
(4)教师小结并板书: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教师追问:你圆中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画的圆的半径为什么不相等呢?
(5)补充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认识直径:教师示范画直径
(1)观察:什么叫直径?直径有多少条?长度呢?
(2)教师小结并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用字母d表示.
3.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出示图片:练习)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认识生与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出示相应的实物。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辨认,再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
(1)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 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搭一搭。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 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看谁摸得准(做一做2)。
(2) 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
(3) 数图形。
五、小结。
六、游戏
认识生与死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教科书p88—89。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掌握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经历探究小数的初步认识的过程。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小数的方法。
3、渗透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的重点:
1、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能正确的读、写小数。
四、教学的难点: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数的初步知识、常用的计量单位、万以内的整数的知识。
2、原型: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小数
3、探究的问题:
(1)这些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2)小数是什么样的数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和生成
关于小数你都知道点什么
通过谈话,切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
(二)探究与解决
探究一:小数的读法
1、具体
(出示课件课本图示)“读价格”
让学生试着说出价格
让生生肯定读法,要求同桌互相读一读。
2、归纳
这些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补充与完善。
师重点强调小数点右边的读法和左边读法的不同,注意读出小数点
师和学生进行补充、纠正、完善,并说明,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结合上面小数,说说小数的什么样的数
同桌议一议,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具体小数作以板书。
生师总结小数的读法。
3、演绎
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小数
(二)探究小数的含义
1、直观
⑴情景模拟测量,出示学生的身高
用米表示是多少呢能不能解决呢
生独立思考后,引导学生看课件,并思考:
①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②平均分成多少份③表示这样的几份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交流时,师板书要点。
师点出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为0.1米。
小数点右边“1”表示什么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点击课件3分米,3分米=(/)米=()米
生独立做,汇报时生要说出具体含义。
⑵(课件出示一米的尺子)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几
1厘米有多长它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小组研究、讨论,小组汇报,其他组互相补充与完善,师板书要点。(课件点出)1厘米= 1/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数表示什么(1厘米)
(课件出示)3厘米= ()米18厘米=()米
33厘米()米
学生回答用小数怎样填写并说出其含义,其他学生补充
⑶谁愿意刚才王东的身高写成小数,大家答。
1米30厘米=()米
生回答并说明含义其他生进行补充纠正。
2、概括
根据上面的例子和分析,分数与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生观察:
同桌说一说,全班交流,互相补充与完善
师小结小数的含义和写法。
3、具体化
学生自己写出一个小数,在小组内交流,说明其读法和写法。交流时要说明小数的含义。
(三)训练与应用
1、基本练习
(1)找出下面各数的正确读写法,并连上线。
0.6三点七八点九0.3
3.7十点五零点三12.4
10.5零点六十二点四8.9
(2)把下面的分数改成小数的形式
487
10 1010
71225
100 100 100
2、变式练习:
(1)连线。
0.8元2分米
0.2米1.67元
1元6角7分2.3米
2米3分米8角
(2)在()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7分米=()米1米4分米=()米6厘米=()分米6角=()元7元6角=()元7分=()角
3、综合性练习:
(1)表示十分之四的数可以写成分数(),也可以写成小数()。
(2)0.3里面有()个十分之一,10个0.1是()
(3)把下图的图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课件出示)
(四)小结与提高:
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的数,叫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从1到10分,你给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打多少分
认识生与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
2、能用较清楚的语言介绍自己送给老师的礼物。
3、通过送礼物、说祝福等形式、大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情感。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各种纸、水彩笔、胶水。
2、教学音带《我为老师唱首歌》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引出教师节的话题。
(1)提问:歌曲里说了什么?今天是什么节日?
(2)小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是全体教师的节日。老师在这一天都会和快乐,因为有很多的人会祝福我们。
2、幼儿回忆老师关爱自己的事例。
(1)老师平时都为你们做过什么?
(2)你想对老师说什么?你还想用什么方法表达对老师的祝贺。
3、播放教师平时工作的课件,幼儿认真观看,了解老师的辛苦。
4、幼儿制作礼物。
(1)请幼儿讨论:你想做什么礼物?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制作礼物。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礼物。
5、幼儿送礼物。
在歌曲《我为老师唱首歌》的音乐中,请幼儿为老师送上礼物并向老师说一句祝贺的话。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将幼儿制作的礼物布置成展示角,大家共同欣赏。
2、活动前可开展相关的社会活动,了解老师的辛苦。
3、可鼓励幼儿将礼物送给园长,其他班的老师或保育员。还可以组织庆祝教师节的全园大型活动,请幼儿表演节目,说祝贺的花语,送上自己自制的小礼物。教师对幼儿的祝贺白哦是感谢并提出心中的希望。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的很活跃,大部分孩子们都知道9月10号是教师节,是老师的节日,要跟老师说节日快乐!此次活动中我也设计了许多问题来为目标服务。如你喜欢你们的老师吗?你喜欢的老师是长什么样子的?你为什么喜欢喜欢你的老师呢?等等。
认识生与死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2、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做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和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剪好图上的三个不规则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面积:
你知道这节课学什么么?我们以前学过哪几种图形的面积?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二、分一分、数一数:
1、取图1,问: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不规则图形。
1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么?
方法一:数方格。一起数一数,数得74格
方法二:分割法。指名折一折,并指出所折出的形状。注意有两种折法。
折好之后,在每一块长方形上写出求面积的算式。最后再相加求得总面积。
比较两种方法求的结果。
用类似的方法求出图2的面积。学生完成后交流。
小结:复杂的图形,可以分割成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别求出面积后再求出总面积。
2、移一移,数一数:
取图3,交流数的方法:说说在数格子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最后结果是多少?
观察后说说你能把它变成长方形吗?
剪一剪、拼一拼。你能算出这个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3、数一数,算一算:
(1)、出示池塘图。观察该池塘边的特点,说说你想怎么求它的面积?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好办法吗?
方法:先数整格,可以按顺序标出数字;再把不满整格的当作半格数,最后再相加。
学生数,数完后交流结果。发现会有一定的误差。
指出: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在求其面积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这是很正常的。
(2)、观察树叶图,它有什么特点?你能利用它的特点来更方便地数面积吗?
学生数完后再校对答案。
4、估一估,算一算。
在第126页上的方格纸上,描画出自己的左手,然后再用刚才的方法估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
交流,得到:通常我们学生的手掌面积是80多到90多平方厘米。
三、全课小结:
现在你知道怎么求一些较复杂图形的面积了么?
认识生与死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4、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设计思路:
1、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虽然,学生在学习分数之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而已。因此,设计时,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分东西开始,以怎样分才是公平合理呢?为前提,使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情感,促使学生懂得只有平均分才是公平合理的道理。当只有一个东西要平均分时,该怎样表示呢?此时学生感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就要想办法来表示一半。于是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接着引入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1/2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学生要建立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先让学生认识分数1/2,又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实践操作中,使学生体会1/2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3、为使学生对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认识1/2的基础上,再认识几分之几,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等操作办法来表示自己所喜欢的分数,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读写,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4、在练习、反思与评价、课外延伸中,主要是要让学生进一步清楚地认识到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前提下研究的一种数,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同时也揭示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心世界。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1、师:在生活中,同学们分过东西吗?现在请同学拿出自己带来的东西,分给两位同学,想一想,怎样分才是公平合理呢?(平均分)
(策略建议:课前布置同学每人只能带同一种东西,大小形状要一样的,数量最多不能超过4个;如让学生带各自喜欢的水果、面包、饼干等。)
2、让学生动手分自己带来的东西。
3、让学生汇报自己分的结果。(此时,有的学生可能说每人分两个,有的学生可能说每人分一个,还有的学生可能说每人分半个等。)
4、师: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半个,也就是一个东西的一半吗?
(策略建议:此时学生的表示方法可能各种各样,教师要给予肯定并及时的引导,像你们大家都有自己的表示方法固然好,那你们说在数学上如果没有统一的符号将会怎样呢?显然不攻自破。)
5、师:谁知道一半的数学符号是怎样表示的?
6、师:1/2表示一半的意思,它叫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分数。
(策略建议: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情境设计,可提高要求,也可降低要求,只要能达到让学生用已学过的数无法表示一半就可以,从而自然地引出新的数分数。)
二 、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2。
(1)让学生回顾一下刚才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过程。
(2)让学生做课本第56页的涂一涂。
(3)让学生折一折一个物体的1/2。
(4)指导读写1/2。
(策略建议: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教师应再示范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的具体操作过程,让学生观察;接着让学生按(2)、(3)、(4)的顺序来学习。)
2、认识几分之几。
(1)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等办法来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试着把分数写出来。
(2)展示学生的作品。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写出的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4)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写分数、读分数的?
(5)师引导学生小结读写分数的正确方法与分数的意义。
(策略建议:在1、2出现的折一折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东西来折,如纸、手帕、线等。不但丰富了学生探究材料的来源,而且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巩固练习,理解应用
1、课本第58页练一练的第3题。
2、课本第58页练一练的第4题。
3、让学生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策略建议:做第58页练一练的第3题时,应注意学生是否理解了分数意义与平均分的联系;做第58页练一练的第4题时,应引导学生体会分数也能用于估测图形的面积;对于举例说明的,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先举一个例子供学生参考,然后再让学生举例。)
四、回顾总结,反思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得怎样?你有什么感想和建议吗?
(策略建议: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知识、情感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反思课堂中的优缺点,包括老师和同学。)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认识生与死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谈话引出课题。
出示: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提问:你认识这几个图形吗?
指三角形,问:为什么把这个图形叫做三角形?请同学指一指三角形的角。
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有角吗?指出来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红领巾、手绢、三角板等,它们都有角吗?
教师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题。
二、新课
1、出示课本主题图。
提问:这是一幅什么图?
从校园里你看到了什么?
提问:做操学生伸开的两臂、足球场的边线、三角板的两边、老爷爷拿的剪刀都组成了什么?(角)
提问: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角,你从图上还能看出什么地方有角吗?
2、认识角及角的各部分名称。
(1) 课件出示实物。
提问:从张开的剪刀,吸管,自来水的水龙头,你能看出哪些地方有角吗?
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回答作出肯定,并在课件中抽象出角。
(2)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活动角,并把它拉成不同的角。
提问:这里面有角吗?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征?(角的各部分名称)
范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由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边组成的。(板书:画角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指出其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告诉学生:指角时,必须从顶点开始向斜线方向指。
(3) 教师演示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边的长短有没有变化?
小结:角的大小发生变化,边的长短没变,说明角的大小与边长没关系。
(4) 折一折。
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师生共同动手折角,对照自己折的角指出顶点和两条边。鼓励同学你能折出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角吗?
可折大小不同的角,再一次证实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 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表面上有角。
3、学画角。
(1) 看书本例2,你知道怎样画角吗?
(2) 讨论怎样画角?
教师说明:画角的过程(边说边演示)。
第一步:先点一个“点”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
第二步: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线。(实际上应叫射线)
第三步:再从这个顶点出发,向不同方向再画一条直线。然后标明角的各部分名称。
(3) 学生动手画角,画完后标明角的各部分明称。
三、练习
1、p42练习八n1
教师说明:一个角必须有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边,第2图有一条边,另一是弯曲的线;第三幅图两条相连的地方不是一个“点”而是弯曲的线,所以它们不是角。
2、n2
范 教师说明:数角时,指角的动作要准确,最好标出角的符号。
3、n3 可以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
4、 p43 n7 先让学生找出各个图形中分别有几个角,教师加以指点提示,注意重叠的角和对着的角。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