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衡量学生的学习进度,一份成功的教案需要充足的前期准备,录取选题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自己睡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自己睡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在欣赏中初步感受古代石刻质朴、单纯的形式美。
2、乐于尝试简单的雕刻工作,并在雕刻、拓印的探究中体验创作的欢乐,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3、基本能正确使用刻画、拓印中的工具材料,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泥块、刻刀、红黑油墨、幼儿护衣与幼儿人数相同。高丽纸若干。
电脑、投影、音乐:原始欢快的、舒缓的。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石刻画,感受质朴单纯的形式美。
老师点击幻灯出示一幅羊的画面。(定格一副石刻作品进行对话)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这些画和我们的画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他们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刻在石头呢?”(引导幼儿知道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师小结:很久很久以前没有纸和笔,可是人们又很想把看到的、喜欢的东西画下来,怎么办呢?他们找来了工具,有铁锤、石斧,用尖尖、硬硬的东西当笔,岩石当成纸,有的敲有的磨,大岩石上就留下了他们喜欢的各种东西。经过了很多很多年,这些刻画被风吹过、被雨淋过,但还是留在岩石上,所以我们现在的人依然能够看见、欣赏这些刻画。
师:“猜猜他们除了喜欢这些,还喜欢什么呢?”
二、幼儿欣赏石刻幻灯,营造艺术感受的氛围。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些刻画吗?
三、展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泥刻创作。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刻画自己心里喜欢的东西呀?”
“你喜欢什么?”
师生共同围在一大块的泥块边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岩画都是刻在岩石上的,可是这些岩石太重,而且太硬,小朋友力量还不够大,刻不动,所以田老师就带来了软一点的泥块,让我们小朋友在泥块上不同的地方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刻画用的刻刀(展示刻刀),它可以帮助我们刻画出各种喜欢的东西(边说边示范刻法)。
四、幼儿创作,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刻画。
(放悠远、神秘的背景音乐)
五、幼儿相互欣赏??泥刻画并学习拓印的方法。
师:“我们刻了这么多漂亮的画,你们想不想把刻出来的画送给爸爸?想不想送给妈妈?想不想送给爷爷奶奶?想不想送给好朋友呢?可是这里只有一幅画怎么办呢?你们看老师可以把一幅画变成很多幅。”(边说边示范)。
可以引导幼儿用红黑两种不同的颜色来拓印不同效果的画。
六、幼儿自由选择颜色拓印自己的画。(放轻松的音乐背景)
七、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相互欣赏,并赠送自己的拓印画。(非洲音乐)
活动反思:
通过本堂课我发现幼儿在亲自作画时非常的高兴,和同伴相互合作的很好,也很团结,更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提到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我认为只要一堂课满足孩子的需求,完成了一堂课要达到的目标,那么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
自己睡教案篇2
一、说教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
作为本组教材的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季羡林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出示):
1、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理,积累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美。
3、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感受风土人情美。
教学重点在于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德国风土人情;教学难点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文熏陶。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教学立足学生的实际,教学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学情。
1、课后生字词已经会读会写的有哪些?
2、这篇课文,你想怎么学?
3、你对课文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生字词,具备初步阅读的基础。80%的学生选择以朗读课文的方式学习。95%的学生对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最感兴趣。
根据这样的学情,我选择这样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朗读法,重点词语品味法,并辅助采用“结合实际法、情境渲染法、实物演示法”等。
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用“读文想象,品味词句”的方法来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课前,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请他们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设置三个小专题“季羡林与德国”、 “鲜花胜地——德国”、 “德国的风情我知道”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这样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
(二)课堂行动
教学过程分以下四个环节: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就和学生交流对季羡林的了解,在交流中出示:
身份: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经历: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1980年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德国。……
然后走入课文:从季羡林先生的经历中,我们知道他两次到过德国,一次是1935年,一次是1980年。所以,当他第二次踏上德国的土地,朋友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他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相机板书:美丽并没有改变。同时提出问题:这没有改变的美丽是什么?让我们一同走进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此时板书课题。
阅读教学之初,最关键的是抓住一个能够统帅全文的问题,起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这样可以使教学避免走入琐碎分析的泥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认读生字词。重点抓第二段的“脊梁”“莞尔一笑”(板书)和第三段的这些四字词语以及这两个最容易读错的句子进行指导。(出示四字词语,和句子)分步进行,落实到位。
3、熟读精思,积累语言。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文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中的“美丽”一词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具体分这样三个环节:
(1)细读课文,寻找美丽:
首先我以“这没有改变的美丽是什么?”入手,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最容易找到的是作者描写的花的美丽。请学生读相关句子,(出示这句话)
然后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来体会。
我这样引导学生理解:
在“花团锦簇”这个词语中有两个事物,花和锦。你知道锦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总结:
花和锦一样都是色彩斑斓,十分艳丽。这些像锦缎一样美丽的花聚集在一起,一团团、一簇簇,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花团锦簇)。
接着又引导学生说出花的各种颜色,总结:这许多的颜色聚合在一起,就是——(姹紫嫣红)。
阅读教学需要追求简约而丰满的境界,这样,课堂才能够主次分明,学生才能够在简约的学习步骤中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是我在这一环节教学中着力体现的教学思想。
接着,再通过“家家户户”和“应接不暇”两个词体会花的多。
我这样引导:
是什么让我们应接不暇?请你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美,我鼓励学生想象说话:季羡林先生走在德国的大街小巷是怎样赏花的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李广田先生《花潮》中的一段话:
有人走累了,拣个最好的地方坐下来看,不一会,又感到这里不够好,也许别个地方更好吧,于是站起来,既依依不舍,又满怀向往,慢步移向别处去。多数人都在花下走来走去,这棵树下看看,好,那棵树下看看,也好,伫立在另一棵树下仔细端详一番,更好,看看,想想,再看看,再想想。
引导学生结合这段话,再试着说一说。
学生也许会这样说:季羡林先生走在大街上,这家窗前看看,好。到那家窗前看看,也好。站在其中一家的窗前仔细看看,更好。他就这样,看看,想想,再看看,再想想。
学生还可能会这样说:季羡林先生走累了,选了一个自己认为花最好看的地方坐下来仔细看。不一会,又觉得这里不够好,他心里想:也许别的地方的花更好看。于是就站起来,慢慢走向别的地方。
季羡林先生站起来准备走的时候,还不舍得走,因为花太美了没看够,但是他心里想:前边说不定还有更好看的呢?所以他就一步三回头的慢慢移向别处去了。
如此,李广田先生《花潮》中的经典描写,不仅仅作为材料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作为语言资料为学生提供了说话的素材,在说中让这些本来独立于这篇文章之外的语言融入到了本文的学习中,而且被学生吸收并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同时,在简单的语言转变中,季羡林先生欣赏满街鲜花的形象就清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语言文字就这样变成了画面。
(2)品读课文,感悟美丽:
再次回到“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作者在这里所说的“美丽”指很多东西,除了美丽的花,还包含着什么?
学生一定会说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季羡林先生在文本中着力提到的境界。
引导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只出不读)帮助学生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但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仅仅是季羡林先生个人的心灵感悟。教学中此处不能深究。避免学生心中产生“把花种在房子里就是自私行为”这一种错误的认识。
教学中,我点到为止。接着引导:季羡林先生能体会到的这种境界源于德国人奇特的种花习惯。谁能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前后呼应,内化美丽:
学生会读这些语言(出示句子)
在此,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为什么在德国人这样养花呢?引出德国人养花的社会背景,并出示资料:
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发起国——德国,也使自己的国家遭受了重创,战后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人们只能用大片的植物掩盖城市创伤,也藉此来抚慰心灵的创伤。战后重建时,很多人心灵苦闷,无处排遣,于是养花种草就更进一步的传播开来,并形成了一种风俗,造就了德国无论大小城市都有连片的绿茵草地,家家都花草繁盛的景象。
学生了解后明白:原来德国人在户外养花的初衷是装点楼房,装点自己的城市。最初就是这样的原因,可是久而久之,人们已经形成了习惯,这样养花就成了德国一种奇特的风俗。
如此,从思考美丽是什么到寻找美丽再到积累语言,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谈到德国人奇特的种花习惯,从思考奇特的原因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课外到课文,学生熟读精思,积累语言,进行了一次美丽的旅程。
4、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我把全文归结在这一句话上: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并这样引导:
35年前家家户户窗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35年后依然不变;35年前人们自己的花让别人看,35年后这种风俗依然没有改变。不仅是季羡林,所有来到德国的人都不由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德国的奇丽与奇特,我还搜集了季羡林先生《重返哥廷根》一文的片段:
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依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绝不会沾上一点尘土。
引导学生再一次赞叹:——(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来结束我的这节课: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风俗,比如:在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它的大街小巷不是道路,而是河流;人们出行乘坐的不是汽车,而是一只只小艇。再比如有“万象之国”美称的泰国,在这里大象和人关系密切,你能感受到“与象共舞”的欢乐。还有辽阔的非洲,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无一不是彩色的。这些奇丽的景色,奇特的风俗,在我们本单元的课文中将一一展现,让我们满怀期待,等待下节课的到来。
老师们,这样,我就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一个阅读期待,也就是为学生种下了对下节课学习的兴趣。
四、说板书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
这节课我设计的板书由主板书与副板书两部分组成。主板书只有本节课教学始终围绕的一句话“美丽并没有改变”,副板书是两个最容易读错的词。整个板书力争简洁明了,教学重点一目了然。
各位评委、老师们,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附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美丽并没有改变
自己睡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地和教师、同伴交谈。
2、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交谈,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养成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两位小朋友行为的录像。
2、《瞧我有多能干》的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观察两位小朋友不同行为的录像或图片,引起幼儿谈话兴趣,使幼儿明白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提问:红红和冬冬他们俩有什么不一样?他们是怎么做的?你愿意向谁学习?为什么?
2、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讨论: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呢?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谁来做呢?为什么?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1)自己的是不会做怎么办?
(2)爸爸妈妈要帮你做怎么办?
(3)你可以做那些事?
4、时间练习:学习系鞋带、拉拉链。
幼儿将自己的鞋带解开、拉链拉开,如此练习数遍,教师个别辅导,体验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
5、结合图片《瞧我有多能干》,让幼儿边看边讲,引导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自己睡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水的基本构造,基本形态和水资源现状。
2、树立节约用水观念。
3、收集节水办法,在生活中真正做到节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同学们,老师有两个谜语想请大家猜猜,看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很快猜出来。“冷也吃得,热也吃得,弯也走得,直也走得,就是高了走不得。”“刀砍没有缝,枪打没有洞,斧头砍不烂,没牙能咬动”。(多媒体展示谜语)
(二)你喜欢水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水有什么作用,最后教师总结:水无论在工业、农业还是我们的生活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你对水了解多少呢?你知道水的分类和形态吗?你又知道水是怎么循环的吗?今天啊小水滴“清清”就要带领我们一起去水的`王国,深入了解水。
二、水的分类
瞧!清清来了,它正向同学们招手,说:“欢迎同学们来到水王国”。你们也跟它打个招呼吧。老师:“清清很高兴大家来到水王国参观,但是它特意叮嘱老师,它说进入水王国可不容易,必须经过两扇门。而这几扇门呢没有钥匙,要想打开这些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回答出门上的问题。同学们有信心吗?”
老师:“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一扇门。大家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刚才清清告诉我啦,它说水王国里只有两个民族,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哪两个吗?”
老师:原来水可以分成淡水和咸水两种埃同学们你们猜猜,地球上是淡水多还是咸水多呢?(课件展示)
三、水的形态
恭喜大家通过了第一扇门,现在我们又来到了第二扇门的门口。这扇门上有一小段动画,要求同学们看完动画再回答问题。这个动画片里的是清清的弟弟“淘淘”,它有特殊的本领——“变身”,请同学们认认真真看,看看“淘淘”变成了什么。(播放视频)
动画看完了,现在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淘淘”变成了什么?(经过雪山时变成了冰,在锅里一煮又变了云,从云又变成了雨。)
老师小结,展示课件。
清清要表扬刚才观察最仔细的同学,瞧,它带来了小礼物送给大家呢。
四、水的循环
经过淘淘的表演,我们知道了水啊可不只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液态,它还会变成气态和固态。其实淘淘的表演同时让我们知道水家族的另一个秘密,是什么呢?请大家回想一下,淘淘一开始是从杯子里出来的,最后它消失在海里,它是怎么到大海的呀?
老师小结: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或固态,最后再变成液态,这就是水的循环。(展示课件)
五、水的现状
清清:“穿过了几扇门,我们终于到了水王国。请大家参观吧。”
老师:“看到这些图片之后,你有什么话想对清清说?”(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资源会紧缺,为什么水会污染严重,人类应该怎么做。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六、节约用水,从小抓起
清清的家园被破坏,我们人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为了弥补我们的过错,我们应该
怎么做呢?节约用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节约用水呢?
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课件展示。
七、积累诗句
参观完了水王国,我们要回家了,可是大门却被锁上了,门上面有一道题目,我们必须答完题才能回家,答得好的还可以得到一件礼物呢。(课件展示)配乐朗诵
八、作业:出一份手抄报
自己睡教案篇5
设计背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4—5岁幼儿的动作能力有明显发展,表现出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积极的学习欲望。抓住这一特点,培养幼儿养成好习惯。鼻子,我们的五官之一,每个幼儿都知道,但是很多孩子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活动通过谈话交流、欣赏故事、情境演练等形式使幼儿认识鼻子,了解鼻子的作用和保护鼻子的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鼻子,初步了解鼻子的作用。
2、会使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
3、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鼻子并了解鼻子的重要作用。
2、难点: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鼻子图片、花露水一瓶、幼儿自备纸巾、故事《翘鼻子鲁鲁》。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巩固《指五官》的游戏,引出鼻子的主题
2、 教师出示鼻子图片,问:“这是什么?”,让幼儿使用完整的句型说出。
3、 教师引导幼儿尝试说一说鼻子有哪些作用。
(二) 展开部分
1、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在活动室内喷洒花露水。
问:“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你们闭上小眼睛来猜一猜是什么?(花露水),你的眼睛是闭着的,怎么知道是花露水呢,你是怎么闻道的,你的鼻子还闻到过是么气味?
2、 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说说有什么感受?(提醒幼儿捏住鼻子的时间不能太长)。
3、 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所以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鼻子。
4、 教师讲述故事《翘鼻子鲁鲁》,让幼儿了解挖鼻子和将异物放入鼻子的危害,并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注意倾听。
5、 故事结束,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故事中不爱护鼻子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并说一说这样做对不对。
6、 小结:我们平时应该不挖鼻孔,鼻子痒时用手轻轻按压;不把东西塞入鼻孔。
(三) 结束部分
1、 教师:“小朋友已经知道鼻子的作用真大,可是鼻子有时会流鼻涕,比如感冒时,流鼻涕了该怎么办?”
2、 教师组织幼儿用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擤鼻涕。
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方面
2011年12月22日我执教了学前双语教材中健康领域《保护鼻子》一课,这是双语教学活动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幼儿认识鼻子,初步了解鼻子的作用。
2、会使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
3、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鼻子是我们的五官之一,每个幼儿都知道,但是很多孩子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活动过程方面通过谈话交流、欣赏故事情境演练等形式使幼儿认识鼻子,了解鼻子的作用和保护鼻子的方法,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过程方面
这节课的活动流程如下:首先一《指五官》游戏引出主题,然后带小朋友一起认识鼻子并讨论鼻子的作用,接着通过闻花露水及幼儿的自身体验感受鼻子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所以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鼻子。再次用《翘鼻子鲁鲁》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挖鼻子和将异物放入鼻子的危害,并掌握保护鼻子的一些方法,最后以教师组织幼儿用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结束。
以上是这节课的活动流程,教学环节基本没什么问题,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对于名族孩子在理解方面有一些问题,为了是孩子们的理解水平提高,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认真倾听、多练习说等方法提高汉语的理解水平。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整体效果还不错,幼儿认真倾听并积极举手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三、教学策略方法
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我认真分析教材,确定重难点之后认真备课。这节课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我认为整体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因为这节课发挥了小朋友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小朋友们兴趣,整节课让小朋友们在轻松的氛围下,没有疲劳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