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应考虑到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教案的书写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灵感,下面是录取选题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美术墙的教案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美术墙的教案篇1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绘画表现自编故事的形式特点,通过创作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画自编故事,使学生从生活中体会真、善、美。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了解绘画故事的表现特点,感受真、善、美。
教学难点第一课时:选材、构思设计。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各种材质和表现形式完成的.范作数幅,相应的课件。
学具准备各种可绘画的笔,作业纸、彩色纸、胶棒、剪刀、等
课件内容
1.丰子恺漫画欣赏
2.小故事片段配画,有单幅的、多幅的。
3.欣赏漫画《父与子》。
4.自编一个小故事。
5.用不同绘画形式创作故事画。
教学评价
1.能否运用简练语言编写故事。
2.能否展开联想,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创新。
3.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课时1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活动一:游戏“连一连”
教师提供数张图片和几句话(或几段文字),请学生根据文字找到相应的图画将它们连起来,并找出先后顺序将故事讲完整。
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图文并茂》。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连一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内容——图文并茂。
小学美术墙的教案篇2
1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录象,白纸,彩色水笔,毛线,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 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学生回答)
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
三、讲授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
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一一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简要评说烟花的美感并简笔画出烟花形状。)
2、欣赏录象中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
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
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小学美术墙的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
2、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材表现烟花。
3、指导学生学会安全的使用剪刀等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
1、点、线、面的应用。
2、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烟花。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张大纸、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水彩等。学生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哪儿见过烟花,都有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回忆烟花是如何升空的,用手势表演一下烟花。(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烟花升空后是从中间向外放射)
(二)掌握、创作阶段;
1、观察书上烟花的照片,说说它们的形状象什么?
2、请几位同学到前面的大纸上,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画烟花。其他同学在自己桌子上用水彩笔或彩线摆出烟花的形状。
3、烟花的形状丰富多变,要如何变?教师在学生画的烟花上进行再创作,有的加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线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让学生领悟点、线、面的大小、长短、粗细等可以让烟花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
4、教师将五、六支彩色铅笔绑在一起花烟花,出现一种五彩斑斓的效果。鼓励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现特殊的绘画效果,如:在彩纸上画,用深色油画棒涂满底色后再用硬物刮画等。
5、每两个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设计的烟花与众不同,可添加上人物、建筑物,增加节日的气氛。
作业完成后,贴在教室的墙上,互相评价、欣赏。
小学美术墙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夏、秋、冬时风的不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风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和联想说说不同季节的风的特点。
2、如何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不同的风。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出示三面小旗,用电吹风机吹动小旗,组织学生观察旗有什么变化。
2、新授:
(1)旗在风的吹动下向什么方向飘动?一样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师:这就是风,它可以让一些东西动起来,你观察过风吹来时,有什么情景会出现吗?
学生讨论交流。
(2)师:不同季节时风的脾气和样子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界中景物的变化看到、听到风的样子,如树叶变黄下雪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3)引导学生回忆不同季节的`风给人的不同感受。
(4)看书中学生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不同的风中,人们的感觉会不同,有快乐、紧张、害怕等。
3、作业: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结合自己的想象与感受,画一幅非常有趣的关于风来了的作品,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以我为主体,使画面形成中小构图的样式。
2、人物形象要注重表现在风中的感觉,暗示春、夏、秋、冬来了,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服饰、画面色彩等表现。
四、收拾与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情况
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3、作业展示,学生自评,他评,教师。
三、课后拓展
用其他材料制作一挂件挂于自己卧室窗前,让它随风飘动。
教学后记:
本课即以生活中学生常常遇到的风为内容题材,让学生回忆各种各样的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风的形状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怎样表现风来了呢?这便是教学中要解决的学习问题。通过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飘动、旋转、迅疾和方向,使学生体会风的形态,同时也可以利用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
小学美术墙的教案篇5
一、 学生现状分析:
本年级有三个教学班,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对美的事物也有初步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该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
存在问题: 1、学生作品缺乏表现力,使作品的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强。
2、部分学生作业上交或做作业方面比较慢。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和尝试xxxxxxxx 的技术和方法;
2、在xxxxxxxx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3、喜欢xxxxxxxxx的过程,并能用xxxxxxx美化生活运用到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和尝试xxxxxx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初步体会xxxxxx画面效果与xxxxxxx方法及用色之间的关联。
三、教具学具:
xxxxxxxxxxxxx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基本脉络: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欣赏感受、开阔视野
3.观察
4.探究、
5.了解技法
6.制作实践、
7.感受色彩魅力
8.美化装饰、
9.培养设计应用意识
10.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欣赏感受
1、教师展示xxxxxxxx,引导欣赏。
(1)教师简单介绍的特点和方法。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
(3)板书课题
xxxxxxxxx
2、欣赏xxxxxxxx作品,开阔视野、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演示课件,简单介绍,引导欣赏。
(2)学生讨论交流欣赏感受。
(3)激发学习欲望。
二、观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观看制作方法视频。
(1)教师播放制作方法视频课件。
(2)提问:制作xxxxxxxxx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特别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观看视频。
(4)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
2、探究发现xxxxxxx方法。
(1)教师出示xxxxxx作品展板,提示xxxxxx基本方法和形状变化。 (2)分组探究xxxxxx方法。
(3)学生代表到前面演示发现的多种xxxxxxx方法。
3、尝试xxxxx过程。
4、欣赏xxxxxxx作品,启发创新。
(1)欣赏课本里的xxxxx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打算。
三、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
1、学生xxxxx实践,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播放轻柔、欢快音乐)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
四、美化装饰,设计应用
1、教师展示xxxxxx装饰的xxxx作品,引导欣赏,启发思维。 2、学生讨论发言。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展示自己的xxx作品。
2、相互交流评价。
3.启发学生制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并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
六、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
2.作业要求,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3.作业提示。
七、板书设计:
xxxxxxx(题目)
制作过程:xxxxxxxxx。
方法:xxxxxxxx
小学美术墙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通过素描几何形体、石膏像、静物的练习,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的物体进行描绘,目的在于提高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在具备了基本形体塑造技巧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如写生训练,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提高艺术修养,为将来人物头像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提要:
(1)素描几何形体
(2)素描静物
(3)素描石膏像的结构表现
(4)素描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现
重点、难点分析:形体塑造,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和固有色、质感、光线、空间的结合。
重点:形体的塑造。
难点:固有色、形体塑造、质感的结合。
原则和方法:为了很好的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素描的教学目的,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拟定如下教学程序:
素描的训练遵循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的原则展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讲授相结合。了解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确定训练的内容和难异程度。在提高学生绘画表现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概括的手法和归纳组织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明白时间长短与所表现内容的关系,最好是长期和短期作业相结合。
第一章:素描几何形体、素描石膏像
教学目的:通过几何形体和石膏人物模型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对构成立体形象的最基本的因素有所了解,掌握人物的形体结构、比例关系。并在写生训练中掌握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透视关系、明暗变化规律和基本的造型方法。为今后真人写生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对人的特征的认识表现。教学难点:1、掌握基本形体的造型方法。2、人物和重心问题、动势和比例关系。
教学场所:1、专业画室2、教室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几何模型、石膏人物模型
教学内容提要:
1、几何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结构的表现方法。
3、线的表现方法
4、全因素的表现方法
复习思考题:整体感在素描写生中的作用。
第二章:素描静物
教学目的:在几何形体写生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的物体进行描绘,注重质感的表现,提高造型能力,在具备了形体塑造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
教学重点:形体的塑造,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相结合。教学难点:1、形体空间感、体积感
2、形体结构与明暗、质感的结合
教学场所:画室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静物
教学内容提要:
1、静物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结合
3、形体的结构表现方法
4、形体的全因素表现方法
复习思考题:静物写生训练在绘画中的作用
讨论练习:
1、结构的产生
2、形体结构、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表现因素的分析、讨论结构与光线的关系
4、结构素描与全因素素描的关系
评价标准单个几何形体的结构素描
1构图2透视原理掌握及准确度3形体结构、解剖结构空间结构理解表现的能力
多个几何形体的全因素表现1画面构图完整2形的准确程度3黑白灰关系明确
静物的结构表现1构图完整2透视合理3形体结构、空间结构清晰
静物的全因素表现1画面构图、形的准许确度2光的原理的把握3质感及明度变化的掌握4线条及虚实的把握关系
石膏像的结构表现1画面构图完整2形像生动3解剖结构准确4表现手法(线条、明暗、虚实)
石膏像的明暗表现1画面构图完整2黑白灰关系明确3光影原理的掌握
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现1画面构图、形的准确度2光影原理的掌握3明度变化掌握4不同材质感的表达
第三章:继续实践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作画步骤,构图知识,美术术语的基本含义
重点、难点、及措施:重点理解构图知识和美术术语的含义教具:几何石膏、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举生活中的生动图片。
二、素描的含义;
1、用单色的点、线、面的结合表现物体的形体,色调明暗层次等造型因素的绘画。
2、写生素描从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3、工具可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水墨、粉笔。
4、作画时间可分为长期素描,速写,默写。5、从绘画传统的角度分为;中国传统的素描(白描)、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
三、素描的表现语??
1、线条、色调。对于初学者,首先学会用线条表现形象,即学会用线条打准轮廓及把握比例,透视关系等。
2、初学者注意表现形体的明暗和色调的深浅。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
1、感觉能力
2、知识(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
3、技巧:勤,练。
小学美术墙的教案篇7
教材分析:
神奇的口袋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神奇的口袋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神奇的口袋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神奇的口袋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神奇的口袋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神奇的口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神奇的口袋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
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
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
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生自由议论。
6、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思考
1、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