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掌握课堂节奏,优化学习体验,教案的书写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灵感,以下是录取选题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美术墙的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美术墙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是否标新立异,大胆、积极地思考
2、是否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
课前准备:
1、师准备各种工具和废旧材料,如弹簧、抽空的蛋壳、乒乓球、纸杯、图画纸、废旧报纸、纸筒、吸管、颜料、剪刀、胶水等。
2、图画纸、废旧画报、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时数:
1教时
授课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一起学过了“会动的小纸人”这节课。小朋友还记得会动的小纸人是那一部分会动啊!是纸弹簧会动(复习纸弹簧制作方法)
二、新授
今天我们又要来为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玩具了,师出示玩具请小朋友观察它出现了什么变化?这个玩具它会“摇”。它是怎样摇起来的,为什么会摇呢?
欣赏书中图例,看小朋友们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玩具。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自学,看看这些玩具你都会做吗?
书上根据各种形状制作了很多有趣的玩具形象,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怎样的会摇的玩具,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1、用鸡蛋壳来做小朋友,不倒翁,小动物……
2、用彩色纸剪贴和画
3、用废旧易拉罐,纸卷,吸管……
三、布置作业
动手来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一评、议一议
六、小结
小学美术墙的教案篇2
课题:第四课 多样与统一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2、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对不同静物的观察。
教具学具:各种水果、文具、小器皿、写生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
师问: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多样与统一》
二、发展阶段:
1、学习知识窗内容:三个苹果的例子
2、学生活动: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怎样才比较好看
3、欣赏范画实例: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
3、绘画步骤
(1)摆好静物
(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
(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
四、学生作业:完成一组静物写生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写生工具。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多进行观察和静物写生,锻炼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还可以进行风景写生。
小学美术墙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美丽的孔雀。
2、学习制作简单的'立体及半立体构成制品,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立体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孔雀的装饰及立体孔雀的制作
教具准备:
六种立体孔雀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成品、彩色折纸、cai课件、六个孔雀乐园(纸工)
学具准备:
学生自主收集的孔雀材料(彩色卡纸、挂历、糖果纸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配乐欣赏孔雀的录象、图片
2、说说看孔雀的特点及你最喜欢孔雀的哪一部分。
二、传授新知
1、揭示课题《孔雀翩翩》
2、师导言:小朋友,我们都知道孔雀最美丽的地方是那一身的羽毛,特别是开屏以后。那谁来说说看,它羽毛美丽的原因?(色彩鲜艳、纹样丰富且有对称美)生答
3、探索研究:师将五只不同的孔雀在幻灯下展示,并发到个小组中,学生带着问题讨论、研究。
问题一:每一只孔雀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材料?
问题二:立体孔雀头部和身体的制作方法及和半立体孔雀的区别。
问题三:老师在羽毛纹样上是怎样处理的?(对称或自由的图案)
4、总结:师把小朋友的意见总结,并示范一种立体孔雀的折法供学生参考。
5、欣赏书本作品,说说其他小朋友在孔雀羽毛上的做法和发表一下小朋友自己的意见。
三、作业:
用多种材料做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
四、动动手
学生制作,教师个别辅导。
五、总结评价
(1)评价:请小朋友将做好的孔雀放入各小组桌上的“孔雀乐园”里,分小组搭火车进行参观。
(2)说一说:小朋友谈谈欣赏完孔雀乐园的感受,并说说哪个小朋友的作品最吸引人,为什么?
小学美术墙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的主要特性。
2、尝试用看看、摸摸、捏捏等方式进行探索操纵。
3、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活动预备:
1、经验预备:幼儿生活中使用过海绵制品。
2、物资预备:不同造型海绵(人手一块);大、小盒子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激起活动爱好。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好玩的东西,它就躲在我们小朋友的椅子下面,请你们轻轻地拿出来,仔细地看一看它是甚么模样的?这些东西是用甚么做的呢?请你摸一摸、抱一抱、掂一掂你的海绵宝宝,说说有甚么感觉?
2、师幼共同小结:原来海绵可以有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外形、长得也能够完全不一样,仔细看起来海绵上面还有很多很多的小洞洞。摸一摸它是软软的、糙糙的;掂一掂它是轻轻的;抱一抱它很软、很舒服。
二、动手操纵,发现海绵会变形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捉迷躲”
游戏一:躲在身体里
(1)师:海绵宝宝想先在我们身体上面躲一躲,你会把它躲在身体的甚么地方呢?
(2)幼儿操纵,在身体上收躲自己的海绵宝宝。
(3)师:你的海绵宝宝躲在了身体的甚么地方?躲在xx里,你有甚么感觉呢?
2、 “和海绵宝宝捉迷躲”
游戏二:躲在盒子里
(1)师:这儿有很多的盒子(出示盒子),海绵宝宝想躲进这些盒子里,你觉得他们能躲进往吗?请你选一个盒子试试吧。
(2)验证料想,操纵尝试,初步探索海绵能变形的特性。师:你的`小海绵躲在盒子里了吗?为何你选择这个盒子?
(3)讨论:假如我选择小盒子你觉得海绵宝宝能躲进往吗?
(4)再次验证料想,尝试操纵,感受海绵能变形的特性。
(5)师:你的小海绵能不能躲在小小的盒子里?为何很小的盒子小海绵都能躲进往呢?那出来以后会是甚么模样呢?
3、师幼总结:原来海绵的身体软软的,只要用点力就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外形,不用力的时候还会还原。
三、探索游戏,进一步体会海绵能变形的特性。
1、师:(出示圆筒盒子)这儿有个圆筒盒子,它是甚么模样的?盒子的口这么小海绵能躲进往吗?这个圆筒很长能不能躲很多的海绵宝宝呢?
2、集体实践游戏,进一步体会海绵宝宝能变形的特性。
3、师:海绵软软的,能变形,这一个圆筒中就可以躲很多很多的海绵,那我们到班级中找一找有无海绵做的东西,看看海绵躲在了哪里?变成了甚么模样?
小学美术墙的教案篇5
课题:添画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四、材料准备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
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老师辅导要点:
(1)能否巧妙图片。
(2)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
(3)添画构图是否美观。
(4)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
9、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10、布置、展示作品。
六、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大量的范画作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大胆添画。巧妙运用图片上的内容,让画面新奇有趣,效果好。
小学美术墙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台历的基本方法(剪、折、画等)和步骤
2、培养细心制作的习惯
3、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台历基座的制作(平衡、美观、创新)
教学难点:
台历的美化
教学准备:
台历或者挂历实物1-2件,示范用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来了,让我们翻开台历来看看吧。(出示实物台历)台历有什么作用呢?台历放在什么地方?(作用,告知日起,放在桌前)
我们来给新的一年或者新的一周之作一个台历好吗?
出示课题:“开心台历”
二、欣赏分析,学习方法。
1、台历范品出示:台历由哪两个部分组成?(基座、日期、画面)板书:
2、台历要放稳在桌上,必须立起来。怎样使小纸片立起来?
生尝试作业,请几名学生上台试着折/
3、怎样让折好的基座更加有趣呢?师示范将对这方法的基座剪制成双兔外形。
4、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创意?(动物外形,植物外形,物品外形等)
5、学生尝试第二次创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何使之作更精细——画后,用铅笔画以后再剪
6、配日期:可选择一个月或者一个星期的日期配上去。
教师出示范品(正误对比)
(1)日期写得很小,写得乱。
(2)日期写得大,并配上画面,干净。
7、教材上优秀作业欣赏。
8、讨论: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日历?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选最“开心”的台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美术教案模板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