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选题网 >工作计划

小动物活动方案7篇

活动方案的详细制定有助于活动的后续评估和改进,活动方案的详细性关系到活动的执行效果和参与者的体验,下面是录取选题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动物活动方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动物活动方案7篇

小动物活动方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野生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况。

2、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和简单的设计、制作、展示活动,懂得动物与环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保护动物的重要意义。

3、学习简单的画册设计制作,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

4、通过活动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5、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认识我国几种珍稀野生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况。

教学难点:

学习简单的画册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制作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

1、教师准备:我国珍稀野生动物资料和图片、多媒体课件、画报等。

2、学生准备:每人搜集一两种珍稀野生动物的图片或资料、铅笔、钢笔、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搜集的我国珍稀野生动物资料,对搜集资料多的同学予以表扬。

2、导课:同学们,在我国的土地上生长着一些世界上著名的珍稀动物。可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过度捕杀,这些珍稀动物已濒临灭绝,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国家的巨大损失。为了使大家懂得我国珍稀动物的现状,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些我国的珍稀野生动物。(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资料,下面请各小组代表上台给大家作介绍。(学生展示资料)

2、师: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老师也整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最为珍贵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东北虎、华南虎、扬子鳄、白暨豚、金丝猴、藏羚羊、野骆驼、丹顶鹤等。

3、 目前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现状怎样呢?(展示资料和图片)

大熊猫——中国的“国宝”。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全世界约一千只。 白鳍豚——我国特有,有“水中熊猫”之称。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不足三百只。

扬子鳄——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俗称猪婆龙,土龙,亦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

华南虎——华南虎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华南虎是虎所有种类中最为濒临灭绝的一种,到目前为止,中国存活的圈养华南虎仅为70余只,正在南非野化的7只,野外目前仅存于广东、湖南、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山区,可能不足25只。 丹顶鹤——有三长:嘴长、腿长、脖子长。仅见于松嫩平原以东至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低地沼泽,以及日本北海道的钏路湿原,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丹顶鹤数量稀少,全世界大概有1200只,我国有670多只。

野骆驼——仅存于我国新疆、甘肃及这两个省(区)与蒙古国交界地带的荒漠戈壁这极狭小的“孤岛”地区,而且目前仅存1000只左右,比大熊猫的数量还少,其中中国大约有七八百只,其余二三百只在蒙古国。骆驼性情温顺,机警顽强,反应灵敏,奔跑速度快且有

持久性,能耐饥渴及冷热,故有“沙漠之舟”的称号。我国野骆驼喝又苦又涩的咸水。

藏羚羊——现存种群量约在10万只以上。它们身材矫健,奔跑如飞,被称为“高原精灵”。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青海、西藏和新疆),有少量分布在印度拉达克地区。

金丝猴——亦称仰鼻猴。哺乳动物。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些。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生活与2500米——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

(出示图片)你认识图中的珍稀动物吗?为什么称它们是珍稀动物?

4、看了以上珍稀动物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但是它们又为什么要灭绝呢?请看以下图片,跟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5、看来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根结底是人类的无知与自私。是人类对物质享受的无止境的追求。

而动物所面临的生存问题,也正是人类所面临的问题说明野生动物受到人类的破坏在地球上渐渐的减少,如果不再去保护它们,也许只能从下面图片中看到它们了。师生讨论该怎样去保护。

6、小结: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就别忽略了它的每一件东西,哪怕是小小的动物,这小小的动物能为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和快乐。人们欣赏珍稀动物,人们喜爱珍稀动物。动物给人们带来了快乐。珍稀动物是人类的瑰宝,一旦失去,不可再得。大自然中如果没有了动物会怎样?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动物,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更重要的事,人类也会随之灭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

三、 探究如何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而展开设计:

1、 师:同学们,保护珍稀动物,抢救濒于灭绝的动物种群,保存和发展自然资源,是一件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那么,我们应该为保护有限的珍稀动物做些什么呢?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要怎样设计小报或画册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

3、怎样写保护珍稀动物倡议书

四、分组制作:

1、 以收集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资料和照片,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制作出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宣传小报或画报。

2、 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

3、 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和制作,鼓励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造型手法。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加以纠正。在练习中可随时展示比较有特色的作品。

五、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 是否能把自己想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

2、 告诉学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是我们的责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与探究能力。

3、 保护珍稀动物倡议书

六、小结: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自身的一些不良行为,不仅破坏了地球环境,也破坏到了动物的生存环境。工厂的污水、汽车的尾气、对森林的过度砍伐等不良行为,都对大自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对生存在大自然的动物造成了直接的伤害,使动物生存艰难,种类、数量越来越少,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使人类走向灭亡。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护我们的大自然,保护我们周围的动物。

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爱护动物,善待动物,成为动物的好朋友,为改善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吧!

小动物活动方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通过自身过冬的认识,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动物过冬的兴趣,并学会去关心、爱护动物。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如南飞、搬家、冬眠等。

2、有积极探索动物过冬活动的兴趣。

3、学习词汇:冬眠、贮存。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难点:积极探索动物是怎样过冬。

活动准备

1、冬季背景图一幅,画有地洞、树洞等。.

2、冬季人们着装及活动。

3、各种动物贴绒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幼儿与幼儿,幼儿与老师谈谈人们怎样过冬?

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天冷了,你是怎样过的?人们是怎样御寒的?

小结:天冷了,人们采取各种方式来防寒保暖,动物们也是这样,让我们来了解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二、幼儿观察冬季图画,说说它们过冬的方式怎样。

提问:兔子、乌龟、小刺猬、松鼠、蚂蚁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小燕子又到哪里去了?启发幼儿说出兔子身上的毛加厚了,乌龟正缩着脖子睡大觉,一个冬不吃不喝,冬眠呢!刺猬缩成一个大刺球,小燕子飞到南方去了。

三、幼儿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四、小结:动物很聪明,它们为了能生活下去,都有自己度过寒冷冬天的方式,有的用换皮毛的方式,有的用冬眠的方式,有的用贮存粮食的方式,还有的飞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五、丰富词汇:冬眠、贮存。

六、出示贴满各种动物的绒板,幼儿自己分一分,哪些动物是冬眠方式过冬,哪些动物是贮存方式过冬。

七、活动延伸:送小动物过冬

幼儿把过冬的不同方式的动物送到不同的地方去,送到冬季的背景图中,如:刺猬、蛇冬眠,蚂蚁、蜜蜂等贮存粮食过冬。

教育幼儿学会关心、爱护动物。

小动物活动方案篇3

一、设置理由(主题由来)

在春天的这个主题活动中,宝宝们在对大自然观察的同时。也开始注意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万物复苏,小动物们也开始活跃了,它们最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和兴趣。我们要通过开展这个宝宝最感兴趣的主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与小动物相关的简单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引发他们关心小动物、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育目的

1、观察几种小动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学一学它们的叫声,听音乐模仿几种小动物的走路姿势。

2、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照顾小动物的简单方法,知道它们爱吃什么。

3、萌发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4、学习儿歌、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小动物的主要特征。

精彩活动

活动一:动物的家

目标:

1、布置不同的小动物的家,能分辨出不同动物的家

2、学习当小动物的爸爸妈妈,照顾小动物,并能与小朋友分享环境

准备:

1、在娃娃家中布置小猫、小兔、小狗的家。

2、请幼儿将家中的小动物玩具带到幼儿园中。

过程:

1、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区,认识不同小动物的家。

2、请幼儿自告奋勇包出自己想当哪个小动物的爸爸妈妈。引导他们爱玩玩具,细心照顾动物宝宝,鼓励他们与动物玩具说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徐美家当小猫的妈妈,她能仔细的抱着小猫对它说:“宝宝乖,妈妈亲亲你!妈妈给你吃东西

啊!”对小猫照顾的特别认真细微

恬恬当小兔的爸爸,他带小兔到外边去做游戏还教兔宝宝双脚跳。嘴里还说:“你两只脚一起

跳,快跟我学!”脚色语言运用相当好

3、带宝宝游戏后,将它们各自送回

自己的家。引导他们寻找不同的动物家的标记。

家家找到了有小鱼的房子、恬恬找到有小兔标记的房子、美美找到了小骨头标记,将小狗放在

有骨头标记的房子内。孩子们都正确的将小动物们送回了家。

美美还对小狗说:“你睡吧,天黑了!”并给狗儿盖上了被子!

由此看出,孩子们已经能初步照顾这些小动物宝宝了!

活动二:小鱼吹泡泡、

目标:学习画圆圈,能将圆圈的口封上、

准备:鱼缸形纸,上面画有小鱼游水的背景,彩笔。

过程:

1、出示背景图,请小朋友谈一谈图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认一认它们的颜色,说说自己喜欢哪条小鱼。图片由玩后,孩子们非常兴奋,纷纷大声说:“我喜欢小鱼,这条小鱼好看:”指着红色的鱼说:“这条好看是红色的,它的尾巴大!”淼淼也大声的说:“小鱼还游呢,真好看。”

2、“小鱼会唱歌,你知道吗?它唱的是泡泡歌。”教师示范泡泡的画法,注意边画边提示泡泡要圆,最后要封好口这样泡泡才漂亮

3、带幼儿进行练习。请幼儿伸出右手食指在桌子上画圆。小龙还边画边说:“刘妈妈你看,我会画泡泡,我画了这么多泡泡!”

4、“请你们把小鱼唱的歌画下来吧!”幼儿作画,教师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提醒幼儿画的圆尽量封口。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手把手的教张允颐画的特别的好,边画还边给同桌的小朋友看:“你们看,漂不漂亮!”蔡辰、艾艾都画的又多又好。杨恩画的不太圆,在进行手把手地教后,有了进步,能将圆封好了。

5、讲评幼儿作品、

幼儿能评出自己的小鱼特别的漂亮。还能为其他的小朋友拍手鼓励。

小动物活动方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知道,人们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船,造福人类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水、玻璃杯、肥皂盒、能沉能浮的各种物体如:玻璃球、珠子、石子、铁钉、纸片、塑料娃娃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树叶、小碗、磁铁、笔、)若干。

教师准备:水、透明的玻璃缸、玻璃瓶、橡皮泥、同一大小,同样颜色的铁球和皮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孩子们,想不想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呢?今天请小朋友来当小科学家,一起做实验,学习新的知识。

二、实验

幼儿尝试(1):谁沉谁浮

请小朋友看盒子里有什么东西,请你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水里,仔细观察,谁沉谁浮?

幼儿尝试.

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幼儿尝试(2)重沉轻浮

同一个玻璃瓶放在水里,封口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了水时,沉到水底下,这是为什么?(让幼儿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

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玻璃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很轻,所以就浮。装满水时,瓶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就沉下去。

幼儿尝试(3)形状与沉浮

同一个橡皮泥,把它团成球状时沉到底下,把它做成船的形状时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让幼儿做实验)回答。

教师总结:橡皮泥捏成船形,里面有空气,所以就浮在水面上,团成球,没有空气,所以就沉到底。

幼儿尝试(4)区别两个球

区别同一大小,同一颜色的铁球和皮球,(让幼儿想办法区别)

教师总结:掂一掂、捏一捏、拍一拍、放到水里 看一看,就知道,哪个是铁球,哪个是皮球。

幼儿尝试(5)

教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

教师总结:我们刚才做了很多的实验,知道了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同一件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时沉,有时浮。人们很聪明,利用沉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很多的东西,希望小朋友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当科学家,发明新的东西,为人类做许多事情。

三、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小动物活动方案篇5

设计意图: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喜爱动物又是孩子们的天性。此活动故事情节简单,充满童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且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小班孩子年龄小,独立性差,常常爱模仿别人,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本活动,产生对动物的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能运用各种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欢的几种动物,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动物是人类朋友。幼儿对“小动物”认识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还有距离,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1、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2、培养幼儿大胆地用自然音说话、正确发音并能够表演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模仿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前的准备:

1、课前请家长利用休假日带幼儿到动物园、动物市场观察、认识各种小动物。

2、搜集各种有关动物的故事、图书、图片、影碟资料,充实到各区域角。

活动中的准备:

1、小动物声音,动作特点课件。

2、小动物头饰。

一日过程:

1、听辨声音,模仿动作。在生活活动时间播放声音课件,让孩子们倾听辨别:“你都听到了谁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孩子仔细倾听分辨各种声音,有意识地让幼儿模仿所听到的小动物的动作,给幼儿一个创造性地表达、表现的机会。通过用耳朵、用脑、用手、脚、用身体来体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为一日活动做了铺垫。

2教育活动时间:表演故事,复习巩固。《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小班幼儿基本上是以模仿性游戏为主,要在成人的不断提示启发下才能展开游戏。在表演时,我也加入到游戏中,既担任着“兔子裁判员”的职责,又能够适时指导幼儿表演。在游戏中,我不时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体态进行暗示性的帮助,与孩子共同参与,享受快乐。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3、户外活动时间:举行动物运动会。在总结的过程中,我对每个(组)幼儿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及时肯定、表扬其表现。此活动内容体现了根基性、直接兴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动性、整体性与发展性,课程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与集体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原理,始终以动静融合的形式展开:倾听声音(静)——模仿声音动作(动)——欣赏故事(静)——表演游戏(动),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

小动物活动方案篇6

活动经验:

1、练习听信号在一定范围内追逐跑。

2、会按动物的住所分类。

活动材料:

小鸟、熊、小鱼、袋鼠、小猴、熊猫等动物头饰每人一个;怪兽头饰一个;

场地布置:

在场地四角分别放四张椅子,分别挂上小河、鸟窝、草地、竹林的图片,表示动物没问你的家;欢快的背景音乐磁带。区域规模设一个区,全体幼儿。

活动指导:

1、请幼儿说一说图片上有哪些动物的家。

2、教师交待幼儿游戏玩法:幼儿自由选择动物头饰,四散站立在场地上。教师引出游戏情节:“今天天气真好,许多小动物都出来玩了。”幼儿扮小动物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活动。教师拌“怪兽”出现,“小动物”四散追逐跑,回到各自的家。

3、每次游戏结束后,有儿可交换头饰,怪物也可由幼儿扮演。

活动目的:

1、了解一些动物用保护色、拟态、断尾、喷“墨汁”等保护自己的本领。

2、产生进一步探索动物自卫能力的兴趣。活动材料幼儿、家长收集的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图书等资料;大白纸、彩笔;幼儿用书第3册第5页。区域规模设3个区,每个区4——5名幼儿。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收集的资料或阅读幼儿用书第3册第5页,互相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2、教师和幼儿一起归纳动物自我保护的几种方式。如:蜥蜴、树蛙遇到危险时改变颜色;黄鼠狼遇到危险时放臭屁;斑马身上的条纹能对自己进行伪装;刺猬遇到危险时身体缩成一个小球,把刺竖向外面;壁虎遇到危险时丢掉自己的尾巴等。

3、教师帮助幼儿将动物自我保护的主要方式记录下来,张贴在活动区域,供幼儿继续探索。

小动物活动方案篇7

夏天到了,各种动物的叫声就象一首美妙动听的交响曲,而这此动物的叫声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又是相当熟悉的,为了激发幼儿学习节奏的兴趣,我根据童话《动物乐队》,设计本艺术活动,让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以及运用利用乡土材料制作的打击乐器练习节奏,为歌曲伴奏。用身体感官感受表现音乐,通过一种特殊的形式掌握一些节奏的特点,使幼儿大胆地进行艺术表演,享受音乐的欢乐氛围,从而陶冶幼儿的情操,使幼儿获得美的感受。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动物的叫声进行节奏练习并为乐曲伴奏,初步感受强弱拍、弱起拍以及符点音符。

2、学习轮奏、合奏和看指挥演奏,引发幼儿利用多种材料进行节奏活动,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重点: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练习节奏,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节奏活动。

活动难点:感受强弱拍和弱起拍,学习轮奏、合奏。

二、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节奏卡若干并画有相应的图案;2、音乐磁带,自制打击乐器若干(莲湘每人一个,响罐10个,竹鱼10个,串铃10个);3、幼儿熟悉乐曲旋律,一位教师配合弹琴。

活动流程一、导入部分:

1、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并学小动物叫声听音乐进活动场地。听音乐信号入坐,做律动。

2、教师扮演小青蛙出场和小动物们问好:"呱呱呱,我是小青娃,你是谁呀?"二、动物乐队学练节奏。

"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小动物们想举办一个庆"六一"音乐会,组成一个动物乐队,用自己的叫声来演奏,到音乐会上去表演。

1、分段练习节奏。

(1)出示节奏卡

1:教师示范用青蛙的叫声来演奏。"你想用哪个小动物的声音来演奏?"

(2)练习节奏

2"这一段节奏谁能用动物的叫声来演奏?请个别幼儿表演。选一种动物的叫声集体练习。

(3)练习节奏

3"这段节奏有什么不一样?你试试看。"幼儿自选动物叫声演奏。

(4)节奏

4:幼儿自由尝试练习。请幼儿用多种动物的声音一起演奏。

2、练习整段节奏。

3、利用叫声分三组进行轮奏、合奏。

4、利用打击乐进行演奏。

5、用动物叫声和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商量举办音乐会的事项。

1、选定节目主持人,编排节目顺序。

2、过渡:律动。手持乐器到舞台上。

四、六一音乐会。

主持人报幕:"六一音乐会现在开始,第一个节目:节奏乐,有动物乐队为大家演奏。"

2、下一个节目:《打莲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描写小动物的作文500字5篇

喜欢小动物的作文精选8篇

大班给小动物喂食教案6篇

与小动物相处的作文8篇

保护小动物的倡议书5篇

用英语写动物的小作文5篇

描写小动物的作文500字参考8篇

小动物园400字作文推荐6篇

小动物园400字作文优质5篇

冬天里的小动物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700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