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选题网 >总结报告

社会经济实践报告6篇

大家要知道优秀的实践报告也是需要建立在真实的情况之上的,大多数人都知道,高质量实践报告可以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录取选题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社会经济实践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会经济实践报告6篇

社会经济实践报告篇1

经过两个月的器材厂会计部实践实习,使自己课本理论知识更好的和实践相结合,对知识的理解和更深入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转眼又要回到课堂学习。以下是本人此次实践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实习开始接触的是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记帐做好准备。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而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点好看,可摘要却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长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了。

所有的帐记好了,接下来就结帐,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

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每一种银行帐单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什么时候才使用这种帐单,有了个基本认识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了。

除了做好会计的本职工作,其余时间有空的话我也会和出纳学学知识。别人一提起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跑银行只是出纳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纳聊天的时候得知原来跑银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项业务要怎么和银行打交道以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谁不想呆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就往银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除了跑银行出纳还负责日常的现金库,日常现金的保管与开支,以及开支票和操作税控机。说起税控机还是近几年推广会计电算化的成果,什么都要电脑化了。税控机就是打印出发票联,金额和税额分开两栏,是要一起整理在原始凭证里的。其实它的操作也并不难,只要稍微懂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就很容易掌握它了。

是的,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尽量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例如市场部的同事相处好,那工作起来的效率才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无道理的。

社会经济实践报告篇2

一.实践目的:

通过对浏阳的调查反映近年来的发展面貌,从而体现出浏阳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活和经济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为浏阳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经验。并为将来浏阳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力量。

二.实践安排:

1.实践途径:①从报纸、新闻、网上查询资料文件;②电话访问

2.实践时间:2011年11月—12月

3.实践地点:沈阳各乡镇及相关部门

三.实践调查背景:

湖南省浏阳市,近几年来由于市委、市政府采取措施得力,使全市特色经济傲视群雄,城镇建设独步三湘,财政收入、外贸出口跃居全国百强,其主要"奥秘"在于浏阳市委、市政府"建整到村、扶贫到户"。从1994年冬季开始,浏阳市委、市政府采用"领导联村、单位包村、队员驻村"等措施,先后抽调党员干部1026人,筹备扶贫资金11258.6万元、在全市布点482个村次,占行政村数的60.65%,并使其中218个村经济发展迈进省市先进行列,139个村成为小康示范村。

四.实践调查内容:

1.浏阳市的变化:一曲悠扬动听的《浏阳河》唱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地钟灵而生曲,曲因地而扬名。浏阳,是一个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地方。

浏阳这几年飞速发展,得益于“三个一”。一是修筑了一条高等级公路,贷款筹资2.7亿元,架桥36座,打通隧道4000米,将长沙到浏阳3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为1个小时,而且离机场只有30多分钟的路程。二是得益于建了一个五星级的“神龙”宾馆,长沙的市民休闲可以到浏阳,吃住方便。三是人民银行促进、帮助浏阳市建设了一个金融安全区,当地的商业银行和辖外的金融机构可

以放心向浏阳投放资金,有力撬动了经济的腾飞,实现了“经济活,金融活;金融活,经济活”的良性循环。

2.近年来,浏阳坚持以信用建设为核心的创安工作,创安工作给当地经济、金融、企业生存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讲信用,打造“诚信浏阳”,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正在深深扎根于浏阳大地。政府赢,企业赢,银行赢,一个多赢的“蓝海战略”得到实施并实现了效益最大化浏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讲信用,逢会必讲诚信的重要性,并举办乡镇干部金融知识学习班、讲座等。围绕打造“诚信浏阳”,有关部门积极宣传金融法律法规,组织文艺团体送戏下乡演出100多场,通过媒体举办“诚信大家谈”征文,加大打击逃废债行为的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培育诚信意识。

对于浏阳的“三赢”甚至多赢,人行浏阳市支行行长彭敦良向记者作了详细介绍

政府赢:经济快速发展,浏阳1999年gdp为61.26亿元,到2007年增加到253.35亿元,年均增长19.42%;政府的钱袋子鼓了,市财政收入1999年为

4.68亿元,2007年达到22.04亿元,年均增长21.3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4128元和6348元,浏阳由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市)的第八十五位。

企业赢:浏阳企业改制比较早,由于较好地落实了债权债务,得到了银行的大力支持,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2005年,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只有一家,到了2007年达到25家,效益显著增加。

银行赢:浏阳的所有金融机构家家盈利,2007年,全市金融机构实现利润

2.5亿元,是1999年的19.8倍。浏阳金融机构不但全部盈利,而且大多数在全省县市级机构各项指标排名中位居前列。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99年为30.7亿元,到2008年2月底为122.57亿元,年均增长率近20%;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比率1999年为5.7亿元、26.4%,到2008年2月降为4.14亿元、4.7%。浏阳市农村合作银行由于各项经营指标良好,成为全省首先挂牌的农合行。讲诚信的品牌效应带来无形资产,凸显出资金"洼地"优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条件下,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优劣,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状况,常常会主宰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浏阳创建金融安全区,突出信用建设的品牌效应,带来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域外金融机构或到浏阳设立分支机构或把资金投向浏阳,形成了资金的"洼地"效应。长沙市商业银行2002年底进驻浏阳,成为埠外的第一个分支机构。到目前,短短5年多时间,业务迅速发展壮大,存款达到9.2亿元,贷款4.8亿元,无不良贷款;国家开发银行把浏阳作为湖南惟一一个支持县域经济试点市,几年来支持浏阳重点项目建设及辖内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3.6亿元;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到浏阳寻找优质客户,几年来贷款投放达到2亿多元;辖内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安全区的信用品牌,争取上级资金倾斜,到2007年末,辖内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83.1%,远高于湖南省其他地州市、县40%至60%的存贷比。中行浏阳支行上报了86个拟支持项目,上级行批了80个。

浏阳创金融安全区9年,优化了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了辖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被省政府称之为"浏阳金融现象",并取得多项"创建金融安全区示范单位"称号,200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湖南省

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方案》,全省创安工作全面启动,浏阳经验在全省推广,产生了强有力的示范效应。

浏阳创建金融安全区暨建设金融生态的经验,正在三湘四水生根、开花、结果。

3.根据调查浏阳以“富裕浏阳人民,富裕浏阳财政”的总目标的统领下,浏阳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如下:

花炮产业继续释放经济增长潜能,生物医药园和制造产业基地成为财税增长新极,新型工业财源不断提升。全市规模企业发展到599家,比去年增加100家,亿元企业预计可达30家;工业格局初步形成鞭炮烟花、生物医药、机械制造三足鼎立。全市可完成工业总产值2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38%。招商引资的强劲推动有力地培植了税源,2006年共引进项目298个,到位资金45.8亿元,其中外资4136万美元。投资拉动的大突破,也是我市实现预期财政收入目标的重要动力,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亿元,比去年增长21%。三产活市也使得财源质量不断提高,“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开始显现,全年共实现旅游收入11亿元。

五.实践调查:

查阅以往的浏阳风光的照片和现在的浏阳风光做比较:

以前的浏阳小镇::

现如今的浏阳:

六.调查报告总结:

近年来,浏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国民经济步入快车道,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朝阳这个小小的城市在党领导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困到小康生活,矮平房到高楼大厦,黑白电视变彩电,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除了解温饱问题,还注重精神生活。

浏阳取得辉煌成就:

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3、工业经济迅速崛起,重点产业贡献突出。

4、固定资产投资硕果累累,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5、流通市场繁荣活跃,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6、财政实力显著增强,金融信贷日益活跃。此外,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卫生医疗条件显著改善,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我们武平人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出一个美好的新生活。

七.调查报告体会:

作为一名大大学生,这是我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学期,而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进入社会,靠自己的力量做一点事;第一次尝试在去有意识的完成一个课题;第一次去做一些调查,第一次去做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事情;第一次体会大家一起用心,劲往一处使,努力完成调查。总之,参加这次社会实践,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体会了很多,深深感受到家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生活的日益优越,更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惠对家乡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对于自身,不仅丰富了阅历,增加了经验,还有利于我们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经济实践报告篇3

调查时间:20xx年10月11日至20xx年10月13日共3天

一、调查目的:

探究淮安未来几年的变化,看是否合适我们毕业以后是否能留在淮安发展

二、调查内容:

我的家乡位于江苏省的一座美丽迷人的城市——淮安,30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滋润了大江南北,在这一浪潮下,淮安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淮安是中国运河之都。京杭大运河自隋唐开通之后。即成为运输主动脉、经济大通道。淮安位于大运河中段,是纯粹因运河而生、由运河而兴的城市。从隋唐到明清,这里一直是南北漕运的枢纽,明清时期由于漕运总督、河道总督都驻节在淮安,使之成为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河道治理中心和淮北食盐集散中心,商贾云集,盛极一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都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淮安是风光秀丽、景点众多的旅游城市。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馆藏文物4万余件,目前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达60多处。有烟波浩淼的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和正在申遗的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有“明代第一陵”之称的明祖陵,有被誉为“江苏九寨沟”的铁山寺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盱眙第一山,有农业观光好去处金湖万亩荷花荡。淮安人杰地灵,人文景观众多,文通塔、镇淮楼、韩信故里、水下泗州城、明祖陵、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特别是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遗物陈列馆等历代名人的故居遗迹分布境内。这些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纯朴自然的山水风光构成了一幅风光秀美的画卷。我们学的是酒店管理,旅游的发展能带动酒店行业的发展,我们认为这样可以让我们在淮安本地更好的发展。淮安的城市建设,农村建设,社会事业都需要进一步发展。

三、调查结果

一、城市建设

生活了20年,我感受最城市面积明显扩大了,小几条宽广的马路,一到下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淮安出现了好多高层建宽又广,公交车的环境明边的绿化搞得非常好,像市,淮安已光荣被评为深的是,淮安的时候,没有雨天,路滑给不便,现在,筑,条条马路显改善,马路一个园林城“国家级卫生城市”,这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骄傲。淮安市中心也比以前繁华了许多,记得还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淮海广场那儿新建了地下商城,能在淮海广场的喷泉旁拍照是小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后来,铂池山公园建成,现在金马、沃尔玛又相继落户淮安,富士康集团也来淮安安家,这些更进一步促进淮安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城市的扩建,身边的这些变化让每一个淮安人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改革开放创造的成就。

二、农村建设

近年来,淮安农村建设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城乡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农村,原来是草房居多,后来是瓦房居多,改革开放后的近几年提出“建设农村”,许多两层小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路边排成一排,放眼

望去,宛如一座美丽的商业街,这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这一切是由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淮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第一措施,通过加强培训、成建制输出等办法,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据统计,3年间全市新增劳动力转移30万人,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92万人,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目前已培育出市级以上龙头加工企业40户,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1个;优质稻米、蔬菜、生猪、家禽、水产、林木等优势产业形成支柱,建成淮安农业科技园和2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园,通过省级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84万亩,拥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志318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迅猛发展,全市已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826个,农民经纪人12.5万人。这样的举措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是党的正确领导促进了淮安农村的发展。

三、社会事业

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事业上,淮安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资料显示,淮安继续组织实施科技“六大工程”,并成功举办了第六届科技洽谈会,签约项目429个,其中超亿元项目42个。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全面完成了165所农村初中“四配套”工程,启动了452所农村小学“四配套”工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共免收学杂费1.83亿元,惠及中小学生65.6万人。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达345.4万人,参合率达96.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位居苏北第一;建成市妇幼保健中心母婴大楼,完成市四院病房楼、急诊楼新建主体工程;新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2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300个。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组织开展了首届“农民读书节”,建成“农家书屋”80个,完成市博物馆改扩建和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新陈列馆主体工程,有线电视行政村开通率达93%。

四、调查总结

淮安的发展很快,设备很完善,跟我们的专业有很大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我们现在只是学的是理论知识需要实际行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会掌握在服务过程可能会遇到特殊情况,自己会用心去处理这些意象不到的事情。

社会经济实践报告篇4

xx大学青春建功走xx社会实践团队赴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xx乡的实地考察研究,在对xx经济发展现状考察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其当下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实际与自身专业所长,寻找相应应对措施,最终对实践活动进行成果展望,希望更好服务和发展xx的经济建设事业。

一、经济现状

(一)生产规模

xx乡矿产资源有限,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来源以外出打工和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经济来源主要有三大支柱产业:烤烟、茶和特色农业(包括魔芋和何首乌)。其中烤烟种植面积7500亩,每年收购量达150万斤,年产值约1500万,纯收入600~700万元。茶园25000亩,投产5000亩,每亩年产值约8000元。政府对此扶持力度较大,免费提供茶苗和种植技术,建设加工厂房五间。魔芋种植农户有227户,种植面积449亩,每亩产量达10000斤,收购价1.5元/斤,采取订单销售的模式,是未来重点发展的一个方面。何首乌种植面积达3500亩,人均每年纯收入可达3500元。

(二)科技投入

政府与企业对该乡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已初具规模,建有各类农业科技服务站,并定期对农民的种植生产进行指导,还建立了各类试验田。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既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也是实现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基本保证,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促进各个时期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国家推广体系逐步完善,推广方式不断创新,重大技术推广成效显著,依法监管能力不断增强,国际交流合作蓬勃发展等主要成效。但在xx乡走访调研中,发现农技推广也面临着推广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队伍素质、保障条件等多方面的不适应,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存在问题

(一)现代农业方面

建设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是比传统农业更为发达的一种农业发展形态。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农业,应当具备传统农业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和优点。如果用高度概括的语言,现代农业可以理解为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形态。其中,高产出是目标。产出低的农业,是传统农业,而不是现代农业。高投入是手段,没有高投入,就难以实现高产出。高产出的内涵应当比较丰富广泛,应当包括产品的数量多,质量好,农民的收入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好。也就是说,建设现代农业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

1、保障农产品供给的数量;

2、保证农产品供给的质量;

3、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4、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现代农业形态的判断,从根本上说,应当是基于这四大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四大目标是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至于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这四大目标,需要哪些条件,则是现代农业的外在特征。

如何衡量以上四大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以利用四个方面的指标,即: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和资源利用率。

1、资源产出率

资源产出率包括土地单产、饲料转化率、水资源产出效率等。资源产出率高是现代农业最基本的特征,这意味着使用同样的自然资源投入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者使用较少的自然资源投入生产出同样数量的产品。这样,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就可以提供出更多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食品消费需要和工业原料需要。

2、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直接与农民的收入有关。劳动生产率不高,农民的收入就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必然高,因为人自给自用的数量是有限的,多生产出的东西必然要销售出去。但是,反过来却不能成立。即商品率的高低并不能明显地反映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直接与产品的可用性和人们的健康有关。质量和数量也有密切的关联性:质量有严重缺陷的产品,至少等于是次品,减少了可用的数量。更严重者还起到反作用。根据具体产品的不同和健康要求的不同,衡量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一定的技术参数。

4、资源利用率

资源利用率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与农村的多功能性。一些本来荒废的资源,例如荒山和水面,利用现代农业措施就可以将其转化为资源,从而提高了资源的数量,减轻了对原有资源的利用压力。或者,一些农产品副产品例如秸秆和牲畜粪便,在没有利用的情况下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但是,如果采取现代农业手段加以转化利用的话,就可能变废为宝。在农业与农村环境形成了优美的景色时,又可以为开发观光旅游农业提供契机,使得原来没有利用或者利用不充分的农业与农村资源产生出价值。反之,那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的生产方式是不能认为是现代农业的。

通过以上四个指标来衡量,可以发现,xx乡的现代农业化程度还比较低,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有:

1.自然条件恶劣

xx乡地处喀斯特地区,喀斯特山区自然环境恶劣,人均可耕地少,农业生产规模狭小,并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差。贵州是我国西部欠发达、欠开发的多民族山区省份,是我国喀斯特地貌也是世界三大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的几何中心。贵州省喀斯特面积13 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73.8%,全省87个县、市区中有喀斯特地貌分布的县、市区达83个,占全省县、市区的95%;全省91. 7% 的耕地、85. 3%的农业人口、94%的粮食产量、95. 7% 的地区生产总值均来自于喀斯特地区。

xx乡平均每个农户的耕地只有一亩;畜牧业的养殖规模也比较小,传统的家庭小规模养殖仍是畜牧业的主体。这种小规模生产方式,既对农产品产量(土地单产和畜牧生产率)有很大约束,也对农产品质量尤其是质量安全有很大约束。

2.农技推广不足

我国农业科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是,农业科技的推广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村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推广的手段过于单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农业生产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过程中,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面临着一些困难,反映出制约我国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亟须引起重视。

(1)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与市场运行机制不相适应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及运行机制,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是政府支持农业的依靠力量。选择什么项目推广,推广范围多大,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这是计划经济条件所决定的,这种农技推广模式,目前已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当前,随着粮食购销价格的放开,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明显加快,科技农业已经显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种植什么产品,需要什么技术,基本上都由生产者自己确定,如果再采用原有的推广方式,就无疑等于剥夺了生产者作为市场主体的权力。另一方面,农技推广体系内部也存在着运行机制不活的状况,从而影响和制约着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进行。另外,在基层农技推广单位,普遍存在着经营性职能和公益性职能不分现象,为了多创收、多受益,农技推广部门不愿花大力气去搞公益推广事业。

(2)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农技推广的力度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政府部门要注入一定的示范启动资金。

据了解,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 6% ~1%,发展中国家也在0. 5%,而我国不足0. 2%,人均经费更少。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技推广单位是国家全民事业单位,财政部门要保证其工资及正常推广事业费。但是,由于乡镇财政困难,加上乡农技推广站人员多,负担相当繁重,很多农技推广人员的工资得不到保障。由于农技推广经费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了卸包袱现象,为了生存,把农技推广部门推向市场,去从事一些非农技推广工作,不少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忙于经营种子、化肥、农药、兽药等,通过实体创收,以解决职工生活待遇问题,从而影响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农技推广部门被拍卖或撤销,造成人员离岗和流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

(3)农业科技成果现状与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

我国人多地少,长期以来,粮食一直短缺,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主要是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全国农业科技成果总量虽然不少,但是存在增产性技术多,质量效益性技术少;粮食作物方面技术多,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方面技术少; 产中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丰年有余,这样就出现了农业结构性矛盾。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实施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这样农民就迫切需要蔬菜、花卉、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优质农作物和畜禽的良种繁育等方面的技术,而目前农业科技成果现状却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4)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农业新技术推广转化质量

农技推广队伍的总体素质偏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现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长期从事传统农产品的技术推广工作,技术单一,同时又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的机会,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据统计,xx乡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有80%是从事传统农产品的技术推广工作的。

②由于农技推广工作环境不佳,待遇不高,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很难吸引高知识、高学历的人才,推广工作有后继乏人之忧。加上过去一些非专业人员进入,造成推广机构专业分工过细,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益农业多样化发展,对农民缺乏足够的权威感。

③重科研、轻推广的问题仍很突出。科技人员在实验室里搞科研的多,下到第一线推广技术的少。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与研究经费之比约为1:2,而国外的经验是推广经费应高于研究经费。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科技推广整体素质的提高。

(5)推广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弱化了农户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由于科技供给系统与应用系统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者实际经济利益脱节问题突出,使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主体都缺乏积极性。表现为:一是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与推广部门联系松散,形不成强大的合力,科研单位长期处在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中,申请立项、科研、试验、鉴定、申报成果,这种管理模式与推广部门没有直接联系,使一大部分科研项目变成了以获奖为研究目的,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先进实用的科技不多,造成大量科研成果的无效供给。而对于农业推广部门来说,不了解农业科技进展的新情况,所需要解决的科技难题,没有列入科研计划的正规途径,由于没有顺畅的技术来源,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而言,往往需要解决的技术得不到,得到的技术又针对性不强,供求不对应。二是目前农协组织及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生力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在档次、规模上很难适应农户的需求。

3.基础设施薄弱

生产、生活条件差,该地区长期交通闭塞,境内公路网不发达,局主要城市较远。边远村寨多为羊肠小径,运输靠人背马驮,对外交流十分困难。经过实施扶贫攻坚计划和新阶段扶贫开发,贵州xx乡地区交通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2005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贵州贫困地区实施重点扶持政策,通过实施以村级道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使xx乡的公路建设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由于喀斯特环境恶劣和历史遗留问题,xx乡的村际公路大多数仍然是简易的泥石道路,路面凹凸不平,交通条件差。

长期以来,xx乡地区的水利设施非常落后。没有大、中型水利工程,小型水利工程也很少,严格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中低产田面积大,抗灾能力弱等,人们还处于靠天吃饭的格局。

4.文化素质不高

农民素质较低的情况也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该乡现有农村劳动力中有37%的人文化程度为小学、文盲和半文盲,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3%。这种状况不能适应建设现代农业要求。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

(二)特色农业方面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及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和常规农业相比,特色农业具有一定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市场经济竞争优势和技术优势,是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并主导一定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的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发展是建立于特有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资源优势是特色农业的优势,所以特色农业就是资源优势农业,没有资源优势就没有特色优势,更没有经济竞争优势。

xx乡已经把魔芋和何首乌的种植作为该乡的特色农业来发展,并决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天然的弱质性以及xx乡的特色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1.规模经营尚未形成

特色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不是普通的农业生产,它的运行和发展依赖于市场需求,受市场竞争规律的制约,这就决定了特色农业是商品经济,而不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没有一定的规模是很难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和竞争优势。目前xx乡的特色农业生产大部分仍然是分散的一家一户式的单独生产模式,规模生产经营模式仍未形成,这不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特色农业抵御市场风险。

2.生产效率亟待提高

特色农业缺乏产业化生产的社会分工和协作。如上所述,xx乡的特色农业生产仍然处于分散经营状态,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模式还未形成,产业化的分工协作模式十分缺乏。社会化的分工协作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产出的重要途径,分工促进了产出增加和经济增长,这早已为斯密的分工理论所证明,因而缺乏分工协作将会降低特色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不利于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得建立于产业化生产基础上的先进适用技术很难推广和应用。这将极大地阻碍特色农业的效率提高。

3.龙头企业未成气候

从事特色农业生产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发挥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有限。如xx乡虽然已把魔芋和何首乌作为特色农业来发展,但是还未发展期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小规模企业多处于成长初期,数量少、规模小,,对市场经营的拉动作用不足,对于其它农户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有限,对特色农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协调力、凝聚力较弱。因此要加快xx乡的特色农业发展,就必须要提高、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

4.自然灾害影响巨大

特色农业生产受自然风险的影响较大。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主要指气候因素)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和其它产业相比,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制约较大,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xx乡地处云贵高原,气候环境恶劣,因而气候变化对xx乡特色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大。特色农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自然风险的存在使得特色农业生产的产出和收益十分不确定。因此自然风险的存在制约了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5.特色农业认识不足

对于特色农业的正确认识不足。由于特色农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因而在一些地方对其的正确认识不足。如认为特色越多越好,因此在发展中就出现了不顾实际和自身能力的遍地开花式的'所谓特色农业,最终导致了各地的产业结构趋同、产品结构趋同,造成产品竞争力下降,反而失去了特色。又如认为发展特色农业就是变卖资源、发展规模越大越好等错误认识。这些错误认识的存在将导致特色农业发展偏离正确方向,甚至于误入歧途,因此必须予以纠正和澄清。

6.种植技术参差不齐

农户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制约了特色农业的大力发展。据调查了解,村民反映自己所种植的魔芋和何首乌多是模仿他人的种植方式进行种植,所受到的农技培训也是小规模定期的培训,而且次数较少。同时,虽然农户接受了培训,各群众的接受程度不同,种植、管理水平有高有低。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特色农业的大力发展。

(三)产业化进程方面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农工贸、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所能带来的效益是极其叫观的。农产品的供应链,是指农产品从收购、加工、运输、分销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过程所组成的环环相扣的链条。xx乡农产品供应链现状的主要特征为:

1.核心企业弱小

核心企业弱小,供应链组织困难。拿茶业来说,与邻近的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相比,这一问题尤为明显。田坝村初具规模的茶庄有十余家,其中也不乏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带动了所在地区茶业发展的产业化,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休闲旅游业等。

2.市场主体分散

市场主体过度分散,缺乏供应链的概念。农业产业链中的市场主体主要是分散经营的农户,市场意识淡薄,总体索质较低,即使是合作社,规模也较小。用供应链的观点考虑农产品的经营是很难实现的事。

3.加工环节薄弱

加工环节薄弱,对消费者的需求考虑甚少。农产品的深加工问题虽然受到各层而的关注,但最终消费者的需求与价格接受能力信息传递不畅,占据这部分价值空间的推动力依赖于组织和分工,规模效应也必须有组织才能实现。

4.物流发展滞后

物流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长期以来重农轻商的观念使得很多人认为经商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农村把从事运销的人称为贩子,多少有些贬义。农村道路、通讯条件差,包装、运输、存储业的落后加剧了物流的不畅。

5.产业联系不紧

农业与非农产业联系不紧。产业联系是伴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和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必须形成广泛的产业关联,以向社会提供商品为基本目标的,并通过一定契约关系、利益关系直至是组织关系建立起稳固的业务关系。当前,一些地方发展农业产业化,不是在农业的圈子打转转,就是考虑如何从农产品在流通领域打开销路,最多是追求农副产品的加工。没有把向社会提供商品作为最终目标,也没能考虑如何使农业与非农之间去建立以利益为纽带的契约关系和组织关系,形成直接和稳固的业务联系。

三、建言献策

(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政府和农业生产者的共同努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任何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最终都需要通过他们的努力来实现。但是,政府职能的发挥对于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三个一号文件,对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与此同时,建设现代农业获得了高度的重视,被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来加以强调。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关键是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的各项投入,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全面提高政府的公益服务水平。

1.加强农技推广能力

xx乡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作用尤其重要。近年来,我国超级稻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较大面积的试验田单产水平已经达到了每亩800公斤以上,但是xx乡稻米单产水平近10年来却没有显著提高,产量较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力应是原因之一。建议从两个方面着手提高xx乡的农业科技推广能力:

(1)重点加强政府科技推广部门的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科技服务站的作用,使之切实成为向上连接各级科研机构,向下连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示范农户、村级农民技术员(村干部)等的纽带。在税费改革等一系列农村改革之后,村干部的管理性职能将弱化,可强化村干部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信息员职能。

(2)建立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结合当地的主要产业,每个行政村确立一名农民技术员,可以从村干部或者示范农户中产生。主要职能是联系上级技术推广部门,对当地农民实行现场指导。农民技术员属于兼职的,政府可每年给予适当补助。其特点是既节省经费,安心工作,又贴近生产第一线和农民。实际上,一些地方的村干部或者示范农户已经在发挥着这样的作用,给予他们一定的名义和补助,将会更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更好地发挥作用。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在走访中得知,很多农户感觉种植水稻的收入还是比较客观的,但由于该地区地表水系缺乏,地下水资源未进行开发,又缺乏相应的农田水利设施,制约了水稻的种植,只好改种其它低产值的农作物。因而,各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以及山区的梯田修建等都将成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它们对提高单产起到重要作用。

3.完善产品补贴制度

现在已经实行的粮食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等,对于促进农产品生产具有直接的重要作用,应当保持稳定并不断完善。除了粮食之外,针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应完善对其它支柱产业的补贴制度。

4、加大公益服务投入

政府对农业的公益性服务,除了科技创新与推广之外,还包括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市场信息与标准、食品安全管理、农民教育与职业培训、农民合作社服务与培训、法律法规服务、资源保护等。政府在上述领域的公益服务,对促进农业生产重要具有重要作用。

(二)着力发展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的发展,会很容易产生品牌效应,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主要有:

1.加强技术培训

农业技术部门要加强种植基地的技术培训力度,增强农户的科技意识,提高农户的科技水平,不断创新和发展特色品牌,力求持续壮大发展。要切实根据魔芋和何首乌产业的发展情况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带动xx乡特色农业产业更科学的发展。

2.加大投资力度

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特色农业的投资力度,制定可行的发展思路,用于种植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发展特色农业。

3.引导产业转移

引导产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转移,带动农户多方面发展特色农业,延伸相关产业链,提高农产品质量,继而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4.推广特色农业

加大力度推广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引导规模效应,使先富带动后富,扩大魔芋和何首乌的种植规模。

(三)努力完善农业产业链

1.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链是根本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链的优势,规避和减少其不利因素,需要有效实施对农业产业链进行管理,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链。

(1)尽可能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

延伸和拉长农产品链的关键是拓展农产品加工业。xx乡现有的农产品加工能力十分薄弱,技术水平差,设备落后,产品档次低,加工企业规模小,附加值较低。只有延伸农产品链条,才能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有利于减缓农业的弱质性。

(2)突出整链意识

只有整链协作互动,每个环节的作用才能发挥。只有最终产品被市场接纳,各环节的价值才得以实现。因此,要强化整链运作意识,产业链的各行为主体就应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确保产业链的整体利益大于各个参与者的局部利益,使上下游各环节利益与整个产业链的利益紧密联结起来。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来整合和引导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3)强化协调机制

理顺和协调农业产业链,目的是使产业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顺畅,降低交易费用,获得整链效益。目前,关键是要减少流通环节,流通环节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产业链的延长,相反容易使信息失真、资源浪费、效益下降。要积极推行定单农业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避免人为割断产业链,将农产品生产流通纳入正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同时,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对农业产业链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创立适宜的渠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确保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输。

(4)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技术稳定衔接

在依靠科技进步拓展产业链条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产业链的技术一致性和稳定性,不仅要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进步,而且要力求上下环节之间技术衔接合理,产品性能协调。要根据下游产业或最终市场的要求,在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2.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着力点

供应链的核心是企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会提高产业的附加值,还会创造就业机会,并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发展龙头企业的主要措施包括:

(1)以优惠的政策导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涉农产业。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受自然条件限制,风险较大,而与广大农户的生产、生存息息相关,社会影响面大,售价千元的劣质种子就能导致几万元的损失,消费者需求变化大、要求高,只有解决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与利益关系问题,才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涉入。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现有企业能在更广大的空间寻求优惠,快速发展,使部分地区率先取得突破;

(3)解决好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资金支持问题。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受季节影响,资金占用量很大,在国家粮食体制改革和现行农发行政策规定条件下,混合所有制及外资企业很难取得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大量资金支持,成为龙头企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4)对土地政策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体制的约束要探索解决办法,土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能够给农民带来更好的收益,如何组织,使龙头企业能按照企业和市场需求安排生产非常重要。

3.组织农户参与农产品供应链是关键

对农户放开产业链的其它环节,让农民(不仅仅是农产品)进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才能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甚至涉外贸易)中分得利益。初级农产品被加工流通企业一次性买断的做法,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实施产业化经营,让农民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使农民不仅仅经营自产初级产品,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产品深加工和大流通的要求,真正进入市场。

目前,xx乡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专业合作社,部分能人跑市场,搞销售,各家各户按统一的标准对农产品进行初级加工包装,但由于存在一些问题,发展并不好;二是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搞订单农业,农民承担较小的市场风险,但受到龙头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整体效益并不稳定。

依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市场不稳定,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不对等,为了维护农户的利益,最直接有效地办法还是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但要进一步解决现有的问题。

合作社的特点在于,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充当中介,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龙头企业提供收购、粗加工等服务,降低了农户、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使双方之间的联结程度更为紧密,利益分配更趋合理。在这种组织形式下,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通过合同等方式联结。龙头企业委托合作社组织收购农产品,并支付给其一定佣金,或根据合同,合作社负责收购农产品,龙头企业按其收购数量,给予一定的提成。

这种利益分配机制有助于减少企业与单个农户之间进行协商、签订经济合同的交易费用,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经济利益通过组织章程及合同联结起来,合作社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收入在扣除自身组织的积累以外,还按成员的交易额,返回给成员一定利润,或按合作社成员入社的股金,进行分红。

这种利益分配机制还有助于保护农户的利益,使广大农户组织起来,进行规模生产达到规模效益。成立合作社的一个直接作用是促进了农民的自由联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了加工企业直接面对众多农户难以有效运作的状况。企业与合作社签订供销合同,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按合同运作,克服了各企业争原料大战,使当地农产品市场规范有序。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市场交易中显示了合作经济组织保护农民利益的特有优势,已经或正在成为农村中一支重要经济力量,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预见,合作经济组织很可能成长为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主要组织形式,因为合作社毕竟是分散的、弱势的农民自助性联合组织,惟它能更直接代表农民社员的合法权益。

四、成果展望

(一)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机制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农户等各方面的努力,因而,建立以政府政策为主导、龙头企业创新为着力点、示范农户科技推广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机制,能够很好的维持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活力和普及推广的效力。xx乡应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借助公益科技服务机构,努力培育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并在基层农户中选取文化素质高、农业生产有带动性的农户作为示范户,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二)创建文化中国茶城的品牌效应

茶叶的种植一直是xx乡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茶业的产业链并不完备,缺乏从种植、加工、销售为一条龙的产业体系,也没有充分挖掘茶的文化内涵。为了创建品牌效应,借助湄潭县翠芽茶的知名度,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xx乡已把创建文化中国茶城为发展目标。在进行村落面貌改造,创建文化氛围的同时,健全茶业产业链,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扩大影响力,并发展相关的消费-休闲-服务体系,有望打造名副其实的文化茶城。

(三)打造别具一格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魔芋和何首乌是xx乡的特色农业,也是xx乡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种植规模有限,难以发挥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xx乡应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适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特色农业的种植规模。并要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扩大下游产品,提高利润空间。在此基础上,仿照茶业产业链,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社会经济实践报告篇5

一、调查背景

xx市xx镇xx村是我美丽的家乡,村内有条小河,养育着当地人民。改革开放以来,xx村经济和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大家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大家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大家利用休息时间对村里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大家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村里选点实地观察并采取水样;到几家企业调查了排污及治理情况;走访了村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作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大家自身的能力,我们大家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作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

本次实地调查,我们大家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观察表明,唐坪村大气状况尚属良好,晴天时大气能见度比较高。个别地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如附近河段水色浑浊,散发出臭味,水样ph值测定表明,其ph为酸性。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大家了解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体造成的。

(二)调查结果

据调查,很多人认为,目前唐坪村的环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时候村里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等等。被访者普遍认为,确实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被访者就如何保护我们大家的环境纷纷提出了意见和看法,他们也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为把我们大家唐坪村建设得更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见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很强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大家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目前这种环境状况,光靠环保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也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大家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大家也懂得了:我们大家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大家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大家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地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大家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

(三)改进意见

为此,我们大家建议从我们大家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2、慎用清洁剂,选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防止造成富营养化。

3、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地点。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

6、多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的法律,积极向环保部门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

7、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

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大家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让我们大家以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而行动起来吧!

通过这次自我组织活动,我们大家深入了解了环保知识,增长了社会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的能力。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次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社会经济实践报告篇6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的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西游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主要进行三点考虑: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选择行为时经济学分析的对象,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其主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及其合理分配,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也就是说,经济学是有系统地探索财富的转化和传递规律的一门学科,财富的转化和传递就是指财富的创造、财富的消费、财富传递等过程,经济学的核心就是经济规律,即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

经济学专业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论述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经济学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资本论》、《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而最能体现经济学特征的课程主要有《资本论》、《经济学说史》、《产业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个偏重于理论的专业,如果要在经济学方面有所成就,首先我们应该具有一下技能: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2.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个计算机应用技能。3.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4.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恩呢管理。5.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7.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及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能熟悉掌握一门外语。

除此,我们还要了解经济学十部经典著作:文章转载自:个人简历网 实习报告频道 原文地址:经济学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1.亚当·斯密(英国)《国富论》,此书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他提出劳动价值论、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效率之源的理论。2.大卫·李嘉图(英国)《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本书中他阐明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3.马克思(德国)《资本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影响巨大。4.瓦尔拉斯(法国)《纯粹经济学要义》,现代经济学的主观价值论、边际革命、经济学数理化的转向通过本书而系统化。5.费雪(美国)《利息理论》,提出放弃当前消费而承担未来的不确定性的风险的报酬。6.凯恩斯(英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7.马歇尔(英国)《经济学院里》。8.萨缪尔逊(美国)《经济学》,把经济学知识标准化、体系化,改变经济学知识的传播和复制方式。9.布坎南(美国)《同量的计算》,开创“公共选择理论”。10.刘德(中国)《财富论》,阐述了财富规律,财富规律是经济学的客观规律。

如果阅读了以上十本经济学著作,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经济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之所以读书,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生活的精彩。当我们队经济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也要了解经济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7篇

暑期社会实践的总结报告参考7篇

暑期社会实践的总结报告5篇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推荐7篇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参考8篇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最新7篇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7篇

超市促销员社会实践报告7篇

社会下乡实践活动总结报告8篇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心得精选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351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