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行动和目标,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们可以互相分享心得体会,从而获得更多的启发和理解,下面是录取选题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生命教育家长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生命教育家长心得体会篇1
为期两天的“生命教育”培训结束了,与以往参加培训后的感觉大有不同,以前参加过几次教师培训,要么是一些“专家们”向我们讲解专业理论知识,要么是“名师”向我们介绍成功的经验,总让我感觉遥不可及,而此次培训让我有了碰触心灵之感,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三点:
一、生命教育的核心实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曹教授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充分:充分相信每一个人都具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充分尊重每个人反映出来的客观现状,充分欣赏每一个人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三点无一能够做到,以前,总是抱怨我们学校的学生生源差、学生素质低,学校领导没有为我们创造好的教学条件,学生家长不理解我们教师的苦心,抨击现有的教育体制,斥责应试教育等,为我们所教出来的低素质学生找理由。
其实,作为教师,我的教学实践又何尝不是偏离了教育的本质,面对那些后进生,我总抱怨他们不思进取,批评他们总是为自己完不成作业找借口。我又何曾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厌恶学习的真实背景?我从没做过,甚至没有试图去做,我固执地认为,他们天生就是不可救药的,也或者说是他们父母从小就没教育好,把责任一推了之。曹教授的讲课让我了解了真正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尊重人性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生命教育伴随着自我审视与提高。静默自问是总结反思的良方。静默自问:我在工作中的常态是什么?我工作所围绕的核心是什么?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我所做到和想要的是一致吗?从前,我的工作常态是忙碌、烦躁,总有忙不完的事,却总觉得做的是无用功。我工作围绕的核心是学生,却又总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这种矛盾让我一直感到疲劳和痛苦。经过曹教授的点拨,我认识到,工作是为了自己,这让我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自己而工作,其实是一件美好的事。静默自问可以让我们觉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只有认清自己的当前状态,才会不断地提高自己。
三、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心灵归位。营造归属感的环境是心灵归位的前提。“归属感”是伴随人生很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少年儿童的归属感尤其强烈,在曹教授讲“归属感”的瞬间,我想到了从前所听的“名师”报告,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营造的是有归属感的环境,也让我真正地明白“学生不喜欢你,就不喜欢你的课”的实质。是啊,真正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要伴随着心灵的碰撞、交流和沟通。在孩子们的心向我的心靠近碰撞的瞬间,我没有及时抓住他们,却让他们离我越来越远,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怕我,总是用胆怯的眼光看着我的缘由。
记得两年前刚接一年级的时候,有些有点资历的老教师曾告诫我说,和学生见面上的第一节课就要给他们个下马威,否则以后就压不住他们了。殊不知,下马威使得有些孩子永远也不敢向我们靠近。建立归属感的环境,要让班级成为孩子们的家,并且要让他们成为这个家的主人,各有其位、各尽其责、互帮互学,才能共同提高。
曹教授的培训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有很大的收获,让我明白改变教育现状,需要我们教师做的不是改变教育的体制,也不是改变教学条件,而是要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改变自己、提高自己,我不期望自己成为名师,但静默自问,我要成为一名让自己满意的教师。
生命教育家长心得体会篇2
接上篇:生命故事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上)
生命故事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下)
以前我一直以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学习了爱与幸福理论,聆听了这么多生命故事,知苦惜福,我才真正明白父母给我们的这份爱太厚重了,我发自内心深深地感恩他们,感恩他们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给了我们人间最珍贵的真爱。
非常幸运的是,我的先生也来自一个有爱的家庭,婆婆又是一个特别智慧的女人,公公婆婆也非常的恩爱。感恩爱与幸福,让我悬崖勒马,改头换面,重新做回小女人,与夫君恩爱。从生命故事中明白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经历的重要性,学习之后我开始努力给予2个孩子更好的原生家庭,我也惊喜地发现,我曾经对孩子的学习的纠结在不知不觉中放下了。
2015年,面对着女儿叛逆的种种表现,我没有太多的焦虑恐惧,相比2年前由于女儿谈恋爱给我带来的压力,恐惧,简直是大相径庭,当郑委老师告诉我,青春期的孩子会不断挑战家长的原则底线时,一语点醒梦中人,我和先生及时商量,与女儿深入交流,商定了一系列底线原则,结果这段时间来女儿的情况大大改善,她坦言自己曾经交友不慎,要吸取教训。任何事情都是来让自己成长的,在与女儿的交锋中,我有意退居其后,让先生出面与她交流,父严母慈,在这个过程中我再次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说男人是天生的教育家,为什么说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夫妻合力,其利断金。我对宽严有度,对爱是无条件的,有原则和底线的有了更切身的体验。感恩亲爱的同修,你们的生命故事,让我知苦惜福,让我有了前车之鉴,更加坚定地走在爱与幸福的大道上。
聆听了这么多生命故事,在指导师研修班最深切的感受就是郑委老师太不容易了,10几年来,多少人鼓足了勇气将压在内心的那块石头倾诉给郑老师,郑老师要帮助每个家人保守秘密,陪伴他们在成长过程一次次去面对那份撕心裂肺的痛,直到这个生命绽放了,而这个过程何其漫长,郑老师也是个普通人,这钟负能量,这份压力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心疼之余,我也暗暗下决心希望自己能更快地成长,分担老师的一些压力。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陪伴学员成长的过程中那点点滴滴的变化。印象最深的就是厦门的1个主要学员,一个是llc家庭,她是特训一期的学员,2014年12月特训一期之后,我对她有点摸不透的感觉,觉得她很游离,有点自私,不怎么参与当地活动,心里对她有不舒服的感觉。当时厦门有3个休学家庭,另外2个妈妈充满焦虑,非常积极主动参加沙龙,参与活动,而她好像没有太多焦虑,什么活动也不积极主动,其实后来我才明白那时的她并不太相信爱与幸福能解决她家的问题。
后来有个契机,也许是她开始对我有了一些信任,她坦诚地向我诉说她的人生经历,她面临的困惑,我才感受到这个生命的痛,明白她为何如此的徘徊,挣扎。我对这个生命开始有了悲悯之心,在后来的沙龙活动中,她来的次数越来越多,老公偶尔露露面,在庆祝父亲节的活动中,她上台大胆向老公忏悔,忏悔自己这么多年的迷失,她的行为让我对这个生命有了敬佩心。
北京孝亲营的启动仪式,她作为主要负责人,策划了我们的节目,我开始感受到llc满满的能量,到11月的厦门3期,指导师年会,厦门第四期孝亲营,不仅看到他们夫妇俩超强的工作能力,更看到他们全身心地付出,他们的这份无私,这份爱深深地感动了我,我对这个生命萌生了敬畏心。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郑老师讲的,指导师不是来指导别人的,指导师陪伴生命的成长过程就是指导自己成长自己的过程,从llc身上, 我看到自己的慈悲心和敬畏心一点点在滋长,我看到自己对每个生命的平常心和无分别心也在一点点滋长, 感恩亲爱的学员,是你们的生命故事让我成长了自己。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觉得郑老师太神了,会看面相,学员简单的几句话他就能判断出是哪一类的学员,家庭情况是什么样的,我也和大家一样,对郑老师的这一功夫很仰慕。在成为指导师的第一个完整年度,虽然工作依然忙,由于我的工作性质,很多需要与境外联系,我每天下班到家都接近8点,吃完饭散步20分钟,9点开始指导,通常10:30左右才结束,每周有3-6个指导,还要参加沙龙及爱与幸福的活动,接学员电话,微信回应,自己的时间确实安排得满满的,可是我仍然记得郑老师和宋老师一直强调的,一对一的指导量是对指导师最基本的要求,我努力坚持着,不断反思总结各种家庭的案例,规律。
在去年12月底南宁的心心之旅过程中,当我谈到一些家庭的夫妻关系的种种表现以及背后的成因时,不时有学员告诉我,老师,我就是你说的这样的,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一刻,我的内心有了一丝欣喜, 我为自己在这些生命故事中找到一点规律而感到兴奋,也更加明白郑老师的神功是他在几万个案例基础上总结的结果,作为一名新指导师,我才刚刚起步,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4年成为指导师之前,我更多的是想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爱与幸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经历了1年半的时间,听了几百个生命故事之后,我的想法悄然转变。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2015年,我面临着一次巨大的商业利益诱惑,这样的机会也是多年前我梦寐以求的,结果我选择了放弃,对很多人而言是难以置信的,但现在的我非常明白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感恩生命故事这本最好的教科书,唤醒了我,让我在年近半百时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全文终)
本文知识产权归爱与幸福所有!
生命教育家长心得体会篇3
生命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发展,而生物课堂恰恰是生命教育的沃土。《标准》中明确指出“生物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生物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正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生命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那么,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才都应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全面渗透在学校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要引导他们关爱生命,关注自身的价值;它不能以成败功利来评价。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实践,需要具体措施的有力保证。
其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我挺看重“乐趣”二字。只有是有乐趣的,才是充满生命情怀的,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帮助和提高的。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去教去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又如何能符合当下新课程的精神呢?只有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有人文关怀的,才能被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我们的教育也才会更具有意义。做老师的太过一厢情愿,太过霸道,而忽略了那小小生命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做老师的总是要求全体统一,按一个步调去学习去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抹杀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没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学习,归根结底也只能算是被动的,无效的学习。真的希望,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更有人情味的老师,成为一个因为观察而更敏锐地捕捉快乐和阳光的人。
再个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折射出来的社会各种因素,正以极强的力量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学校更有份量。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家庭留给孩子的烙印是终身的。学校教育再尽职尽责,也难与家庭的影响相抗衡。所以,如何在家庭这个层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教人育人的问题,我们教师自身难以完全担当,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的我,要在这种新理念的引领下,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台,把他们看做生命发展的主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每一个学生都是正在成长的人,难免会犯错误,我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我愿意尽己微薄之力,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学生送去安慰,送去阳光,让他们轻松健康地成长。
生命教育家长心得体会篇4
广场上。一只受伤的孱弱到不再能飞起来的小鸟,一个刚刚可以走稳路的小女孩。
她注意到了那只鸟,摇摇晃晃反反复复试图靠近它。鸟儿一次又一次地被惊吓想逃离,只能扑棱着翅膀,艰难地蹦跳着躲避她。那么小的孩子,难以想象她的注意力竟然可以那么持久,不为周围别的动静所影响,只是想着靠近鸟儿抓住它。抓了几抓,自然没抓住,她急躁了,不高兴了,开始用脚划拉,想踢到鸟。在她,用手捉与用脚踢基本是一样的办不到。可她却能办到一点——让鸟不停地担惊受怕艰难挪动,连同她口齿不清的喊声,都会让鸟儿一惊一吓。
那年轻的妈妈一直在旁边笑着,还鼓励着孩子,“快抓住了”,“加把劲”……
我转身,离开。
我可以给那位妈妈说“鸟也是生命应该敬畏”吗?我可以提醒她“得让孩子从小学着爱弱小者而不是伤害”吗?我知道不可以的,轻者她会白眼一翻怪怨我多事,重者我会受到语言攻击。
场景二
各色各样的金鱼,价格不一。一条一块,四块,十块,甚至更多。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拉着妈妈靠近了一个大鱼缸,后面跟着爸爸。小男孩指着鱼儿满脸兴奋。
“想要?咱就买,——钱能解决的都不是问题。”爸爸摸了一下孩子的小脑袋,调侃道。小孩挑了三条,说再买个小鱼缸吧。“算了,就塑料袋,不等回到家就叫你折腾死了。”妈妈似乎很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倾向于将就一下。“死了我娃要咱再买。”爸爸也搭了腔。
还没相处就冷漠地预言到了死,死了再买就是了?我不禁多瞅了几眼那对奇葩爸妈。
我可以与那个妈妈交流说“应该引导你的孩子学着爱,从小鱼开始”?我可以提醒那个爸爸说“你不能既浪费了钱还让孩子远离了善良”?我知道不能,我曾因为多嘴被翻过白眼受过冷语,那以后我发誓不再吃饱了撑的讨人嫌,我只能让愤怒在自己心底潮起潮落。
场景三
“妈——,你是不知道,刚才有个车把骑摩托的人撞了,流了那么多血……”一个女孩一见到妈妈就很惊慌地叙述起自己的见闻。那声音那神情,看起来还是惊魂未定。
妈妈脸上波澜不惊,直接就堵住了孩子的嘴:“世上大了,每天都有多少车祸,有啥奇怪的?你没事就行。”
那一刻我刚好在旁边,我恨不得过去给她一巴掌,——有点人性好不好?如果你不能施以同情,最好保持沉默。你那么冷漠,孩子受你影响,再火热再深爱的心,也会慢慢凉下来,甚至成为你那样的人!别说给一巴掌,重重地训斥一声我都不敢,我还没有强大到应付所有自找的麻烦,我不会自取其辱。
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在陪伴孩子成长中,都缺失了对生命的教育,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性格的某些残缺,自此而生。
生命教育家长心得体会篇5
据澎湃新闻消息,一般而言,儿童得新冠后,症状相对成年人都比较轻,但需要警惕的是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这是一种儿童免疫系统过度所导致的疾病,发炎部位可能包括心脏、肺、肾脏、大脑、皮肤、眼睛或胃肠器官,一般在小孩新冠康复后的2-6周后才会发病。
尽管大多数患有 mis-c 的儿童在经过医治后都会康复,但根据国外的情况看,还是有一些儿童的状况会迅速恶化,以致危及生命。所以需要家长在孩子感染新冠后的2个月内,尤其注意这些情况:
碰上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的几率有多大?根据一项针对 26 个国家的研究显示,mis-c 在新冠患儿中的发病率为 0.14%,也就是每一千名确诊儿童当中有 1.4 人出现这个综合征。
目前,人类还在研究新冠为什么会在部分小孩中引发这种疾病,发病率也有争论。家长们要做的还是当心、当心、再当心。
新闻多一点
孩子发热怎么办?
推荐使用电子温度计或红外线温度计测量体温,测量部位应为腋窝和鼓膜,不推荐测量前额温度。
在用药方面:
2月龄以下婴儿发热禁用任何解热镇痛药;
大于2月龄婴儿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大于6月龄儿童可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特别提醒
必须明确的是,小婴儿不能用捂汗的方式退热。当孩子发热时,家长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凉爽、通风的环境,注意适当减少衣物,以孩子舒适为宜。
不推荐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或交替使用,不推荐解热镇痛药和含有相当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合用。每次口服退热药间隔时间应大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有慢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糖尿病、肝功能异常、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或出血性疾病的儿童,需遵医嘱执行用药。
孩子出现热性惊厥怎么做?
孩子体温上升期、高热期、退热期均可能出现热性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
大多呈短暂发作,持续时间1到3分钟,可自行缓解,这时候不必急于使用止惊药物,但居家紧急处理是关键:
首先让孩子平卧,解开衣领,保持室内通风。将孩子头偏向一侧,预防抽搐时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引起窒息,同时及时清理孩子口腔分泌物。
特别强调:
不掐人中、不撬牙齿、不按不晃。可拍摄孩子抽搐发作的视频,在就医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提前服用退热药,对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有预防作用。
孩子咳嗽如何处理?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一般在发病第4到5天时,会出现咳嗽。低热或不再发热后,咳嗽会明显加重。
对轻微咳嗽则无需用药,可给予足够的水分以及热量,同时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及维生素。
当咳嗽频繁、痰液黏稠时,可按药品说明书服用止咳化痰药,如氨溴索等。
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不常规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无法缩短病程或减轻症状,还可能造成不良反应;二是在咳嗽剧烈时不立即用镇咳药,避免孩子出现呛咳,引起窒息。
孩子呕吐、腹泻怎么办?
感染新冠病毒的孩子,部分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在一周内缓解。感染早期,可口服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益生菌。在饮食方面建议少量多餐,减轻胃肠道负担。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喂母乳,妈妈低脂饮食,荤腥少吃一些;
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按平时奶量喂,若腹泻较重,伴有双糖酶缺失,可暂时更换为腹泻奶粉,也就是无乳糖配方奶粉;
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给予一些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稀粥、烂面条、新鲜水果汁;
年长的孩子,多食鸡蛋、鱼肉、豆类等高蛋白低脂饮食,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
综合自澎湃新闻、新华社、健康中国
来源: 中国新闻社
生命教育家长心得体会篇6
今天我们学习了周节老师的关于《生命教育》的讲座,短短一个小时的学习,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索与感悟。生命,玄妙的东西,两个肉眼所不能见的细胞结合而诞生的我们,真是世界上最难以描述与研究的。在我看来什么奇迹的诞生,都没有一个婴儿的孕育来的这般震撼人心。自人有思想以来,由远古时对自然的崇拜,到对神的崇拜,再到自我精神的觉醒,这几千年的时间对宇宙来说不过是瞬间,但对我们来说却是近乎永恒的磨难。因为生命的最终结果只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死亡。人死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云烟!于是很多人开始迷惘,开始痛恨,开始自我堕落!
诚然,生命的最终结果是死亡,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死亡而放弃生命。谁给了我们生的权利?是我们自己!谁又能把我们生的权利夺取?只有你自己!哪怕是生我们的父母,哪怕灾难与疾病,哪怕是所谓的神佛,都没有权力夺取你的生命!我们要学会享受生命,享受生命中的七情六欲!无论是幸福甜蜜、辛酸浪漫、成败荣辱、生离死别,我们都应该去享受它,因为我们是这世界唯一能享受这些感觉的生命体!我们应该骄傲,骄傲我们能经历这些事,这些情。所以我们要学会享受生命,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一切,欢乐抑或不幸。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丰富多彩的,是令人神往的!因此,有人不断发出“活着,真好!”的赞叹!有故事云:苏格拉底和一个朋友相约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的风景如画,犹如仙境。几年以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实在是太遥远了,他们就是走一辈子也难以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朋友十分沮丧地说:“我用尽精力奔跑过来,却什么也没有看到,真是太叫人伤心了!”苏格拉底掸了掸身上的灰尘说:“这一路上有那么多美丽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看到?”朋友说:“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往前奔跑,哪里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要知道沿途处处有美景!”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一起不复返,才会想到珍惜生命。只有意识到生命属于自己且只有一次,才渴望抓紧每一个现在、重视每一个过程!只有了解生命的真实过程,才会让人们更加尊重和热爱生命,甚至能够更加平静地面对死亡。
生命教育体现了人权的基本理念——生存权。如果没有生存权,其他的权利无所依附,“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关爱生命,更加注重提升生命质量,更注重实现生命价值。
生命教育也有成功经验,从去年底开始,成都的石室中学率先把中学的生命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总规划,开展生命教育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为三维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技能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就是从活着、到活好、再到活出价值。这是值得赞赏的,生命教育,不仅关爱生命,更注重实现生命价值,把生命观、价值观观和实践观结合起来。
今天的生命教育讲座,让我明白了对于自己的终极真理,热爱生命,珍惜现在,好好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生命教育家长心得体会篇7
暑假期间,我参加了文明出行的宣传活动,在短短的发放传单宣传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对于国家民族,荣辱观是决定其兴衰成败的基石;而对于作为一分子的个人,荣辱观是左右其生命质量的重中之重。荣辱观正是文明的根本。
近10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0万起,死亡10万余人,并且死亡人数呈递增趋势。仅2009年1月至10月,全国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26378起,造成87218人死亡,39175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0.2亿元,死亡人数比2008年增加1618人,上升1.9%。交通事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杀手。北京的交通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尤其是近期以来,校园附近涉及师生的交通事故的比率有所上升,给了我们许多惨痛的教训。
出行安全,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透过川流不息行驶的车辆,“关爱生命,安全出行”八个字在我的脑海里显得更加突出。
提到出行安全,很难不让人想到交通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总是围绕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一出行,便同交通安全打上了交道。行走时的一次走神,过马路时的一次侥幸,开车时的一次违章,仅仅是一次小小的疏忽,这一切都可能使一个生命转瞬即逝。飞旋的车轮会无情地吞噬掉行人的生命。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全国每六分钟就会有一人死于车轮底下”。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惨痛的事实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文明行车,文明走路。”
现代交通的发达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安全隐患。有人曾称交通事故为“现代社会的交通战争”,交通事故像一个隐形的杀手,潜伏在马路上等待着违章违规的人出现。因此,人们应当学会保护自己,要养成文明行车、文明走路的习惯。
血的教训只能有一次,悲剧不能重演,生命更没有第二次。诚然,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防止非自然因素,也就是各种事故(包括交通事故、矿难事故及其他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生存就是为了自己么?不,我们决不能这样如此自私。可以说,我们的生命的一半就是家人,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交通事故使我们遭到沉重的打击与巨大的灾难,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再去拿生命开玩笑呢?
是的,死亡总是留给人们恐惧,对死亡的抵触使人们对生存产生渴望,因害怕所以才拒绝。正是如此,人们对生存的强烈愿望昭示着我们必须珍爱生命。
我们的道路还很长,人活着总得给世上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吧!朋友,我们这次心灵般的沟通,一定能够打动你的心,我已经感受到你那颗炽热的心在有力的搏击着,甚至在颤抖。我们应让自己的生命在理智的搏击中度过,就像落叶、谢花一样,潇洒地来,潇洒地去,做到对生命无怨无悔,让生命之光永远辉煌。珍爱生命吧,哪怕生命只有一刹那,那也让它成为一种永恒。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小事中体现我们的修养,实践荣辱观,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用无悔的青春创造闪亮的人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前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