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一定要对事情的发展经过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心得体会的写作方式类似于总结感悟,下面是录取选题网小编为您分享的15课堂心得体会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15课堂心得体会篇1
“小班化教育”的精神实质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最大空间,更多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而这也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所以“小班化教育”的实施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了诸多便利,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是有利的。我们学校地处南岗区宣庆小区,随着这几年商业发展,这里的实际居住人口不断减少,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顺应教育发展的形式,适应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我校在教育局的指导下98年率先进行了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是在过去几年小班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感到小班化教育外在表现是班级人数少,而实质上是优质教育与人本教育的有机结合。它不仅是一个涉面及广的大课题,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整体优化的育人工程。为此,我们认为这一实验课题的核心应该从整体着眼进行操作,尤其是教师能否真正立足于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小班时间、空间条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优质教育,这样小班教学才能具有其顽强的生命力。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环境下,抓住这个机遇,利用好小班的有利条件让学校教学质量有质的提高?把学校建成以小班教学为特色的形质兼美的三园式(花园、学园、乐园)的精品校。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把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全面深入地实施小班化教育研究作为切入点,并在南岗区教育局初教科的引领下,经过严密的课题论证和认真准备,最终将“小班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研究确定研究主题。可以说在从事了几年的“小班化”
小班精品化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从整体着眼进行操作,即按整体优化的原则,统筹安排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校多种教育要素、教育资源形成最佳的教育结构,使得“小班化教育”潜在综合性教育效益得到充分开发。小班教学研究中我们没有单纯停留在我校本阶段小班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主题上,而是实施了教育教学同步研究协同管理的策略,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融通、共同促进。同时体现“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研讨两项工作有机整和的
教育实验的操作过程就是实验方案的实施过程。为此,课题论证结束后,我们便按照操作过程的详细规划展开课题研究,对预设进行全面检验。但仅仅两周的行动研究,我们便进入了最初研究的高原期。出现的问题是理论培训效率低、成效差,教师感到行动研究无从下手。教育教学一体化研究的载体和切入点并没有找到;方案中研究设想提到的教师明确实验方向、主动参与、笃学慎思的积极的行动研究状态我们并没有看到,实践使我们感受到预设和生成差别太大,最初我们确实感到了困惑。
行动中的挫折让我们的感到:修正方案是迈过挫折,使研究获得进展的关键,而这个关键在于研究者能否拿出新的研究思路。而新思路来自何方?今天我们可以说新思路来自于管理者的深度的另辟蹊径的学习、思考;来自于班子成员深入研究现场,立足课堂,对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实践考察;来自于团队成员不断的探索实践来自于初教科领导的思想引领,来自于协作体成员的互动交流的顿悟。
随着“小班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越发感到小班教育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为此要潜心研究新的教学策略,同时要掌握具体操作的技术与方法。那么打造一支能适应“小班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将是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前提。
丰富的思想内存,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切创新的基础。要使“小班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课题取得良好的实效性,强化个体持续性的专题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努力搭建平台不断提升教师对“小班化教育”理念的深层次理解,为课题实验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立足探究实际激发教师的灵感和机智,促使教师钻研、探索一套符合小班的教育教学艺术和专业技能。从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作业辅导批改到教学评价各个教学环节实施综合性的技能培训。
在“小班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探索中我们在小班协同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协同教学方法初探。这就需要实验教师成为多专多能的全科教师。为此,自课题实验不久,我们就开始持之以恒地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有学校在个人自培基础上的深层次、系统化的理论培训,有本校的专业教师进行的专业技能培训等。特别是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每周都固定了时间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由于实行这一特殊培训,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为小班化的协同教学法的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实施“小班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
教学方法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小班化”教学方法亦如此。它是用来指导具体的小班教学实践的,没有良好的小班教学方法,小班化的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那么,要使“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取得良好的实效性,就应该引领教师采取行动研究,紧紧抓住影响“小班化”教学方法的三大要素,即:“教师、学生、知识及其载体”、立足于小班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小班的时间空间优势反复实践,不断地锤炼这种针对不同个体进行启发、指导、激励、影响训练的小班因材施教的方法。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让小班教学过程变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
2、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课题中的“三维目标”主要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它又是载体,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三大领域的目标,既各有内涵,又相辅相成。
认真制定符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的课时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同时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相适应,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目标是行为的导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要、明确、具体。
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同时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教学设计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a主体意识参与,让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b主体情感参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应从中得到体现;c主体行为参与,学生的感官要积极参与;d主体时间参与,除师生共同活动外,要安排学生的自主活动;f主体参与深度,鼓励学生联系生产、生活、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活化”。
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评价功能,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各种评价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调节功能,教学程序的设定、教学方式的选择等等一切具体的课堂学环节均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而经常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激励功能,教学目标对师生双方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也就是说,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还具有重要的管理职能,设计并陈述教学目标,实施目标定向引导,成了课堂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落实和实现教学目标。那种不注重过程与方法而专注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是不可取的。同样,如果只追求课堂教学中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外在形式,弱化知识与技能,或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教学中剥离出来,企望通过讲授来实现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测试,也可以通过量化进行横向比较,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可以显现出来,有时却是隐性的,给评价会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尝试通过学生“参与度”,就是从一节课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的学生有多大比例,通过“有效度”,就是问的问题,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它本身的意义、价值有多大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班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虽然是方法,但根子在“小班化”的教育观念。“小班化”教学方法是教师智慧的折光,它来源于对“小班化”现代教育思想的深刻理解,来自于教者对于小班课堂教学的炉火纯青的驾驭能力。由于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水平、“小班化”教学相关知识的储备及研究深度的有限,让教师在短时间内直接探究创生出“小班化”的教学方法是不切实际的。为此,我们认为立足小班教学实际辩证客观地模仿移植有关“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前期成果是深入探究的必要环节。尤其是在小班化教学方法个人探索阶段,我们鼓励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采取自我研习、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于上海小班化教学研究的已有成果(十种小班化教学方法)进行模仿性探索,做到以模仿实践验证体验其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在教师“自我演习”“模仿感受”的基础上,根据“小班化”教学的实际采取“部分移植法”进行研究。引领教师通过学情师情分析,通过自我研习的感悟,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理念精心选择,将他人总结出的“小班化”教学方法中成功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来,采取“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行动研究策略,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效果。例如:在北师大版语文第四册“音序查字法”一课教学中,实验教师李英采用“自我研习”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模仿移植,她立足学生对知识掌握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小班的优势在模仿移植的行动研究中成功地运用了小班化教学方法前期研究成果的两种方法,即“分层教学法和个别指导法”。分层教学中教师让本节学习有余地的学生们自己练习音序查字法并与同伴互动交流。而对于感到吃力的学生则采用个别指导法给予适时充分的点拨引领,让其逐步领悟掌握音序查字法的方法,取得了大班教学无法替代的教学效果。这两种小班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运用,使教者跳出了原有的教师面向全体讲,学生被动听的大班传统教法的局面,近而使小班分层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
“小班化”教学方法模仿移植的行动研究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不同的课堂同样的教法,教学效果迥然。实践证明教学方法是具有创造性的,而“小班化”教学方法的探究中仅仅是模仿移植是不够的。“创造”是小班化教学方法的生命,只有不断地创生才能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才能充分地体现小班的个性化教育特点。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每个教师都会创造,每个教师都必须创造。创造正是小班教学适切性的需要,这种适切性也就是它的灵活性。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课堂教学方法的一次革命。“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中,有“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支撑在理论上和教学实效性上都存在很大优势,当然这种“小班化”教学实效性的产生还有赖于教师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探索。实践中我们感到:目前小班的课堂上缺的不是教学情境,不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气氛,也不是个别学生的主动参与,而是充分利用小班教育资源上的有利条件来提高个性化教学实践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尤其应该研究“多元智能理论”,让小班教师余下的精力更好、更细微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特别是后进生所具有的那种并非靠笔和纸测试所验证出来的有潜质的智能,并以此为基础使“小班化”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更充分地体现其适切性。(1)依据不同的智能特点,创生运用多种“小班化”的教学方法。加德纳教授的教学方法理念是“为理解而教,任何一个概念或技能都能以多种方法来教”“小班化”教学恰好能很好地贯彻这一精神。教师用余下的精力,能更好更细微的观察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课上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智能特点从而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持的“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实践尝试。以“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支撑的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课堂教学中传授相同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特点选择创生多元的“小班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有的学生用音乐智能来启发或导入很合适,有的可能用身体运动智力来教学很奏效。在北师大版第六册画“对称图形”一节教学中,实验教师对空间智能较差的学生采用了“手把手图画感知”的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们在许多方面都是有智慧的,每一个都是独特的、复杂的和高度个性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小班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小班化”的教学方法能更充分地体现它的适切性,尤其是通过丰富个性化的“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充分发展后进学生的潜在的智能潜能,使其得以更大更均衡发展,以此更好地提高小班因材施教的实效性,这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4、实施“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应与“现代化”教学方法研究紧密结合
“小班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针对学生个性储备更多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精品教育所取得的实效性。“小班化”的教学方法为实现“小班化”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奠定基础,为实现小班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研究中我们也深刻地感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模仿移植机械化痕迹太重,错误地把固定的几种“小班化”教学方法套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上是不科学的。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也让我们领悟到“教学方法”所蕴含的内容之丰富,对于它的研究必须从整体上入手,用相互联系的观点立足教学实践。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课题研究中理论引领要高,研究的实际落脚点要放低。课题研究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教师拥有丰富的思想内存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有更好的创新。“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也属于现代化教学方法范畴。现代教学方法所涉及的领域及其特征、分类及优化组合和运用问题都是“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指导,其特征充满着时代性和先进性。这些对于尚未接触过这么多现代教学方法的实验教师来说现代教学方法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会使教师在改进自己教学方法的研究上视野更加宽广,基于问题学习研究水平也将随之提高。同时也能将“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与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两项研究有机的结合。
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那么“小班化”教学方法的课题研究亦如此:必须从“小班化”教学实际出发,在现代化教学方法高层次的理论指导下,在借鉴已有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经验和模式下,立足于小班个性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小班教学的优势和自身的教学实际,创造性运用所学的教学方法理论,必然会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创生更多的具有实效性的小班化的教学方法。那么,小班的教师在小班教学中一定会针对每一名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左右逢源,稳中取胜。
实践研究不是简单的模仿移植,而是在探索的过程中要敢于否定自我。敢闯、敢干、勇于改革。那么,不断创造出适应小班育人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将继续成为宣庆每位教师不断超越的方向。
(2)调查法:采用向教师、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改进研究工作。
(3)观察法:确定观察对象,制定观察目标,观察学生实际,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4)案例研究法:对某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5)文献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
15课堂心得体会篇2
这个寒假,我认真拜读读桂贤娣老师《情感教育》一书,书中一句句话语,一个个故事,让我觉得教师工作中没有情感,就没有爱。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是由教育本质和特点决定的,它不仅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学生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理想、能共处、会思考的学生,教师只有深入而广泛地接触学生,关爱学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学生倾注真情,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教育产生应有的效果。我在做教师工作中最深的体会是:运用情感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用心上好第一节课,创造良好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坚信这一点。作为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新学年伊始,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坚定、自信且面带微笑地步入教室,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在这一刻拉近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油然而生。这时我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尽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情感氛围。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初调动起来了,迎来的将是对学习的主动、积极、全身心和更大热情的投入,这将是无穷无尽的活力和创造性能力的释放,以至最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情感教育能提高教师的威信。
教师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就是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重视自己的角色,严于律己。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高尚的文明素养。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学生穿戴要整齐,说话要文明,说到必须做到。教师只有首先做到了,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才能淡化教育的形象,代之以慈母、伯乐两种角色。随时不忘“人师”的导向。明确传道的职责才是学生的益友。慈母角色主要是有利于培养、激发教师的爱心,促进教师更加热爱、关爱学生。
三、情感教育能增强教育的可信度。
由于学生的认识过程总是伴着情感过程的增强而加深,作为学生都多么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与关心,保护与鼓励,这种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调动他们的情感。我是这样做的:学生的笔掉到地上,我主动跟他捡起来;下雨天,学生到校衣服湿了我急忙找来干衣服为他换上;学生生病了,我及时地护送到医院医治,为学生倒开水吃药,垫付医药费等。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使教育具有人情味,创造出亲切和谐的教育氛围,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班主人产生依赖感、信任感。
四、情感教育能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情感是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凝合剂。要想有一更积极向,团结进取的班集体,只有知道学生所想,学生之思,耐心细致地了解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与自己谈话时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以换取学生对集体的热爱,形成一种凝聚力。那么,教师不仅在理智上,而且在情感上体验到别人的存在与集体中的每一个同学心心相映、息息相关是每一个同学的痛苦和欢乐变为整个集体的痛苦和快乐,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体现公正。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效果。就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教师工作中只要加强了情感教育,就能提高教师的威信,就能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心相印,融为一体,就一定能够构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15课堂心得体会篇3
小学新课标的美术教育,以促进学生的美术素养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为结构。它说明了美术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为主要内目标。然后,美术素养的培养又需要以一系列的欣赏、创作(制作)、交流、评价等师生、生生间的活动来承载和体现。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和达到这一目标。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都应该认真探究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一点尝试和肤浅的体会,籍以抛砖引玉。
一、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
纸上得来总觉浅。我们不是常说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吗?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去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小学声的美术活动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发现自己身边发生的一系列美好的事,捕捉自己身边的一瞬即逝的美好风光。才能不断从生活中获得进行美术活动的丰富的创作素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是以自己特有的思维形式——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去观察事物和描绘事物的。要指导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有意有序的美术活动,首先就得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提供给他们直观而美好的形象。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比中高年级的学生更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但他们的画画还正处于涂鸦阶段,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存在着更多的是随心所欲的涂鸦成分,缺乏对描绘对象的取舍和画面的安排能力所表现的大多数是平铺直叙式的,更缺乏对形的描绘能力。如果要他们画一幅完全由自己创作的作品,往往是左上角一个红太阳,附近是几朵均匀排列、大小一致、颜色一样的云彩,云彩下面是几只展翅飞翔的小鸟或蝴蝶,再下面就是房屋和排列均匀的花草和小白兔。不会去描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不用说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了。正应为这样,就去要我们对他们进行耐心地引导。虽然如此,但要知道,美术的创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进行练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虽然小学美术的培养重点是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但这里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理所当然地包含了画画这一基本技能。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很多时候都是有画面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不能因为创新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基本技法的指导。这就像走路,一个人连路也还不会走,又如何去奢谈跑步。美术创作也是一样。只有在掌握了基本技法后才能去进行创新(创作)。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我们只有让他们从最简单的基本形状开始进行练习,从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基本形体的描绘开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过度到比较复杂的形体的描绘。虽然不要求画得很标准,只要有一定的样子就可以了,但总不能连一点样子都没有吧。这样的知识,在浙美版的美术教科书中很多。如《有形的世界》、《鸟的天地》、《大鱼和小鱼》等课文都比较重视对物体的基本形体结构的描绘。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不指导练习一些基本的形体结构,学生往往觉得不知道从何着手,不知道该怎样去画。因此,只重视创新而忽视基本技法指导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体系。如果知道学生从认识和描绘基本形体结构开始,通过对基本形体结构的描绘,让他们知道原来无论是多么复杂的物体,都是有长方、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形体构成的,画好这些基本形体对以后的画画有这么重要的关系,他们就会比较顺利地去完成作业了。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对学生的作业没有严格的要求。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持之以恒地、经常有意无意地讲解一些有关基本形体的知识。让学生时刻注意对形体的描绘。并逐渐地有简单到复杂转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一定的最基本的技能知识。如在上《小雨沙沙》、《爸爸妈妈真忙》、《我的老师》这些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人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头是什么形状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让学生知道人的身体是由圆形和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这样,学生就会觉得画人原来也不困难,也就乐意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了。
三、给学生更多的机会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其画画正处在涂鸦阶段。往往是想到哪里画到哪里、落笔成章,不会再去做进一步的修改了。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精讲少讲,让学生有最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在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勤于巡视,看到能较好地表现作业要求的作品,及时表扬,同时,把他的作业作为范例来讲解,引导学生观察这为学生是怎样来画的,让学生从身边的榜样中学习知识技能。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业,不要怕影响须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让学生看到每一次修改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喜悦,学生不但不会降低学习积极性,反而会因看到自己的进步而欣喜若狂,信心倍增,更乐于参加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
另外,不要固定学生的创作(作业)时间。有很多情况学生可能不能在一节课里完成作业,可以给学生安排2节课或者更多的时间,也可以让学生请他们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帮助,当然这个帮助不能是包办代替了,而是请他们指点,作业还是要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和自主创新能力。
15课堂心得体会篇4
来浙江师大学习已进行有两天时间,我们主要学习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设计、应用等相关知识,虽然我们只是理论学习,但通过认真听老师的讲述后,无论从理解认识上、还是视野开拓方面都使我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将我的学习心得交流如下:
我认为不管是微课还是翻转课堂,其实最终目的都是为更好的教学提供服务的,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得以改善。而微课的设计正好可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求,因为微课有如下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学习无疲劳感。
(2)教学内容较少:主要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针对性强。
(3)资源容量较小:为解决某一问题而录制的一段小视频,从大小上来说,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方便师生在线观摩;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从而实现移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所以,利用微课可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学习而且效果立杆见影。
翻转课堂其实是微课的一种形式,学生先通过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做实践性练习,并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遇到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这样做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好处:
1、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将更多的教学转化成学生的主动学习;
2、增加了与老师交流互动的机会;
3、真正实现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虽然微课与翻转课堂确实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我认为实现起来却也有许多令人困惑、担忧的地方:
1、面对农村中小学,这样的.课能实现吗?多数学生基本没有相关硬件,基本是实现不了的。
2、即便能实现,学生要面对中考、高考,如果每个老师都让学生课前看视频,课上做作业,需要多少课前学习啊?时间何来?即便实现,就是时间久了,学生也会感到乏味。
3、虽然这些课堂,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权,但我认为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不适合中小学生。学生如果课下不去看视频,或者没有看成视频,或者完不成自学任务,我们又如何来评价?课堂如何进行呢?对于这些无法自学的学生我们又如何来补救?其实,学生的层次不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新课程改革必将面临许多困难与困惑,也使我们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
总之,好的理念、经验、方法我们应该积极学习体验,但要根据硬件条件,学生情况有目的性、针对性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才是明确的选择。
15课堂心得体会篇5
当航天员们在《天宫课堂》为我们太空授课时,你是否了解过她为梦想付出的努力?他们是名人,他们也只是一个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的普通人,是坚持让他们的生命变得与众不同。梦想虽然美丽,但如果没有坚持的勇气和行动,那么,那份美丽就只能停留在梦境中,而不会成为如今的现实。
这让我想起之前在少年宫中学习的那些日子。我很喜欢发明,爸爸虽然支持,但妈妈却认为“发明不能当饭吃”,不赞成我学发明。我还记得爸爸说:“放心儿子,你想学就学。这是你的梦想,就算一万个人反对,自己坚持就对了。”爸爸的这句话和王老师的话真是不谋而合,也让我学画的心更加坚定了。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梦想着成为画家,而付丽娟姐姐却是拥有一双飞翔的翅膀。我很佩服她在蓝天中勇敢下跳的这份勇气——因为我恐高。
他们的事迹全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有梦就动力,有动力梦想才能成功;有梦就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成功;有梦就能出彩,只有出彩才算成功。
梦想不会抛弃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抛弃自己。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所以,尽管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中会出现各种磨难,必须经受多重考验,甚至会让我们难受得哭泣,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疼痛,但是,如果放弃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就算再苦再痛再累,我们一定要坚持。因为,坚持是通向梦想的最好途径。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当一名发明家家。虽然这个梦想看起来很可笑,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弄发明,认为发明家不外如是。或者有的人认为发明家只是多余的,不能与时代接轨,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我喜欢带着欣赏的目光、愉悦的心情欣赏那些有用的发明,去了解过去历史中发生过的`事情,去倾听古人的心声,去追寻他们所走过的痕迹。这尽管有许多困难要克服,但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就像他们一样。
梦想是一片钥匙,她不能打开所有的锁,但却能够打开属于我们自己的锁。但有个问题,这片钥匙可能需要我们自己去打磨,打磨得更适合打开梦想的锁。没有经过雕琢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我的朋友,就让梦想雕琢我们的人生,就让梦想带领我们走向成功吧!
如果想要放弃,请握紧手中的钥匙,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打开那把锁!
15课堂心得体会篇6
阳光课堂教学在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3—9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已经全面实施,它采取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环节。为了使学校师生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各个环节的具体流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使各个环节的操作更具有实效性,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真正作用, 4月10日下午2点我校召开了“阳光课堂教学改革小组建设”培训会。
此次培训会由学校副校长、中学部校长白国民主讲,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会。白国民校长对我校的校本教材“阳光教学课堂教学学案——小组建设培训手册”做了全面的分析和讲解。
白校长重点讲解了“预习”部分,他说“所谓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预习将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他倡导预习时要遵照以下步骤:一是要妥善安排时间。二是要明确任务。三是要看、做、思结合。
预习新课程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浏览教材;
(2)找出本节应掌握的预备知识,并复习、巩固和补习这些知识;
(3)对照预习提纲,边学边做;
(4)确定本节的重的和难点;
(5)找出上课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可用彩笔勾出。
随后,白国民校长又从“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选拔、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环节’培训”、“小组合作学习之展示环节的有效性探究”以及“当堂训练”等几个方面向全体教师做了培训。小组长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但是各个方面都应该比较优秀,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起到一个小老师的作用,要有热心、有责任心,能够帮助其他小组成员。白校长讲到对小组长的.组织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控制性行为:分工、约束、督促;二是协调性行为:协调、疏通、解决争端;三是建构性行为:组织讨论、分析、汇总小组意见。因此,小组长必须要自身素质过硬、学会组织协调、学会上传下达、学会合理安排调度、学会团结组员,互帮互助。
在讲到“当堂训练”时,白校长从“当堂训练”的意义、“当堂训练”的内容、“当堂训练”的形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他说:“‘当堂训练’是师生信息互动交流的一个关键窗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当堂训练’作为学生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它不仅通过训练巩固当堂所学内容,并把知识转化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堂堂清’,而且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当堂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核心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学习的兴趣、习惯、意志、方法等非智力因素。“当堂训练”的形式可采取口答、抢答、板书、讲解、补充等多种方式。
最后此次培训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通过这次培训,全体教师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环节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师们纷纷表示回去后一定再次认真阅读 “小组建设培训手册”,并对小组长及全体学生进行培训和训练,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学校的课堂更精彩、更高效。
15课堂心得体会篇7
3月21日,市教研室组织 仪阳、安站、孙伯、潮泉四个乡镇的语文教师在我们潮泉镇中心小学参加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这次的观摩学习,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受益匪浅,下面我针对这次学习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首先,我们学校的李荣荣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从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来说,教师真正做到了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性的学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之前,教师提出明确性的学习目标,然后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并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保证能让学生在充分地阅读课文后有所悟,有所思。
学生自学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秩序井然又不失热烈。在展示交流环节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不同小组的成员谈理解、谈感受,教师及时给予评价,教师那亲切的评价性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那样贴切到位,“你最聪明,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语言真美,你真棒,你观察得很仔细,老师为你高兴……”这些语言像潺潺的小溪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要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这节课还有一点值得我学习的就是教师重视朗读教学,但教师决不是让学生为了读而读,而是让学生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学习中穿插着齐读、分组读、个别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意。 既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又让学生在朗读中欣赏到了美。
观摩完课例,教研室辛主任又从理论的高度对此次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进行了阐述。
1、导学案设计的优劣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导学案能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知识内容,有利于准确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每一节课我都要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关键的指导和人性化的服务。
2、课前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保证。“语文导学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学生运用探究、质疑去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明确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3、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有效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莲》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4、文本一拖一是高效课堂的发展趋向。
语文教学不能总局限于课内的文章,还应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在更广阔的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5、全面达成目标是高效课堂的终极追求。
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地全面达成阅读教学目标。
6、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教材教法,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教师更应该做科研型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总而言之,这次活动,不仅使我享受到了优质课的丰富营养,更让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重新审视语文课程标准,探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生存方式、生活状态和生活世界,精心打造“生本课堂”,真正实现“课堂高效”。
15课堂心得体会篇8
上周周四周五,我参加了x县语文教师高校课堂教学比武活动。通过两天的听课以及自己讲了一节课,我受益匪浅,感想颇多。
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对我来说,不足和遗憾就更多了。
1、对于导学案的编制,我平时就力求科学实效,可这节课密度还是大了些,特别是时间的预设做得不够好,导致拖堂,没能完美的体现“五步三查”的各个环节。以后更要精心设置问题,适当减少知识的投放量,特别是对或然性、拓展性题目的设计时间应该更长一些。
2、课前的预习很重要,只有充分的课前预习,课上才能有精彩的展示和质疑。不过没有指导的预习效果肯定不会太理想。
3、课前预先让课代表抄教学目标,各小组将需要展示的题目抄到展板上,确实解决了高效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是个不错的办法。
4、课代表的回顾与导入创意比较新颖,本节课效果不错,但绝对称不上精彩。仍需课前加强对其培训,确保精彩展示。
5、板书的设计中,回顾的内容设计让课代表先抄到黑板上,预留出上课时教师的补充空间。更加便于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复习、归纳与梳理,用起来较好。不过,本课没能完美展示。
6、课上的`“五步三查”环节应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疏密有致,一气呵成。此点我做的还很不到位,应多向这次讲课的许多年轻教师学习,特别是多向六道河的王海栓老师、二中的贾晓静老师学习。
7、展示环节中的书写与讲解需进一步强化,特别是不需要板展的,只需口展或公示答案即可,以节省时间。确需讲解的,板展后尽可能脱稿展讲并着重讲解过程和方法,同时做好预设,最好有时间限制。展讲时,对正确的补充和质疑应及时评价加分。展讲完毕,嘱咐展讲者督促其他同学修改导学案。
8、听展者注意倾听以及时补充和质疑,提出的问题尽量要有价值,不必要过分追究细枝末节,耗费时间。这时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了。
9、达标测评一定要嘱咐学生不得提前做,但可以提前准备,到时必须统一时间把导学案折起来独立背答,完成后公示答案对组互评。组长检查统计小组得分。我不赞成教师口头对答案,我认为答案一定要提前写好,对答案时及时公示出来,以保证答案的准确性。测评的实效性。
10、对我来说,评价方式应更加灵活多变并有所创新。通过本次活动我要多学习那些年轻教师的做法,如:赛龙舟、智慧树、报道站、发奖状、赠礼品等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确保高效课堂的高效。
11、评价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及时准确,特别是对那些补充质疑正确者,应嘱咐展讲者予以评价加分。下课前一定要统计小组得分,公布成绩兑现奖励。
12、收获与感想环节,要求学生重点书写课上的纪律表现,听课的状态,以及预习的完成,检测的情况,独学、对学、交流研讨、展示与听展、补充和质疑、达标测评、导学案的整理等各个环节的表现和改进措施等等。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