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个性独特的心得体会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通俗易懂的心得才会给更多人启发,下面是录取选题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篇1
本学期我仍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在本学期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充实自我的头脑,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头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一下小结。
一、学生情景
九年级是初中三年的关键时刻,学生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九年级学生整体学习风气很浓,学习数学的进取性也很高,还有一些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基础知识有了必须的提高,学习态度也端正了许多,但班级两极分化还是很严重。今后还应当在这方面多多研究。
二、教学工作方面
1、备好课。
本学期我每一节课前都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研究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在课堂上,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三、总复习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1、让学生板演,加强解题过程训练。
如果只分析,优等生还能够,但有些学生就可能跟不上,并且让学生板演还能让不一样层次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因为学生板演可为教师供给反馈信息,如暴露知识上的缺欠,可弥补讲课中的不足,同时,学生板演中出现的优秀解题方法,为教师供给向学生学习的良好机会;另外也能够培养学生胆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本事,促进记忆。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教师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是重要的,首先能够经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能够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本事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应预防错误的发生,要了解不一样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景,调查中发现:(1)审题本事差、(2)分析本事差、(3)缺少创新思维。并针对以上情景进行了单独训练,效果较好。
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能够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
最终,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事实证明,练是实践,评是升华,只讲不评,练习往往走过场。
四、自我提高
本学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及时构成了材料。在中考复习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小结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此刻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在网上能够找到很多有关中考的题和信息,给中考复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应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忙。
在本学期我严格要求自我,坚持岗位练功,在教学中虚心向别的教师请教。并利用业余时间读了《有效教学的基本功------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技能指导》、《新课程》、《新教育》、《吉林教育》等有关的书籍与刊物,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与借鉴对自我有用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加强理论学习,并在学习的同时,做了学习笔记和读书的心得笔记,努力提高自我的教育理念与自身素质。
总之,初三总复习是重要的教学阶段,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是中考前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初中数学的一个阶段,是学生成绩迅速提高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首先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复习,然后进行了本事的提高,最终进行了综合本事的提高。经过成绩来看,平均分由69分提高到了84分,效果较好,还有一名学生打了满分,这也是我校十几年来从来没有过的。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篇2
这段时间以来的教学工作很是充实,作为数学教师我也是感觉非常的好的,我真的是能够深刻的感觉到这一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这是我的职责所在,现在这也让我感觉非常的好,在这方面确实让我感觉还是有很大压力的,对于自己各个方面我是应该有一个客观的看待,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主动去做好的,我现在也是做出了很多准备,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我应该主动一点,现在我也是在认真的做好这些细节,我一定会让自己搞好这方面的细节,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在这方面我还是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证的提高教学能力,严格按照公司的标准搞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在工作当中努力去做好教学工作,我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能力,初二阶段的学习也是紧张的,每个学期的教学工作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有的时候也是能够看到教学工作当中的不足,在这方面我也是感觉自己的教学工作是有突破的,在工作方面我是能够做的更好的,我也是能够意识到教学方面自己的变化,我也一定会坚持去搞好教学工作,教学进度是非常重要的,在工作方面我应该努力去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教初二的学生还是比较好的,学生们也是比较听话,讲起课来还是比较的轻松的,在这方面我也是一直在努力的搞好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是能够深刻的题回到这一点,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也是的做好了很多,初二阶段的学习让我感觉自己是进步了很多,现在我也是能够意识到缺点,这让我感觉非常的好,数学是一名逻辑性较强的科目,班上部分学生都是觉得难度较大,对于这部分学生我都是重点去讲解,能够提高一些是一些,对于学生们我都是比较认真的,这样的教学态度是非常好的,初二阶段是时间很快,我也是意识到了在数学教学方面我还有哪些不足,也正是因为能够看得到自己的不足,这才让我感觉自己还是可以做的更好的,我也是非常相信自己的能够把工作做的更好。
在工作当中努力的提高自己能力,这段时间我感觉真的是很好,我也一定会坚持去做好这份工作,让自己的积累足够的工作经验,用心去做好这些,我也一定会努力的,认真教导学生,并且在未来的数学教学当中努力做的'更好。
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篇3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至六年级)的总体情况,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有关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与发展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第一部分:本套教材实验版的实验与使用总体情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至六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这套实验教材于xx年9月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从10年多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经过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实验使用证明,这是一套我国广大城乡地区普遍适用的小学数学教材。
一、本套实验教材的实验与使用情况
xx年有8个省的8个国家级实验区,山东、重庆、辽宁等省市的4个志愿参加的实验区以及河南省的部分学校使用了这套实验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室对首轮实验区进行了每年2次的教材培训,受训小学数学教师约2万人次。利用每次教材培训的机会,我们在国家级实验区召开座谈会,了解实验教材的使用效果,收集教师对教材的意见与建议。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多次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实验教材适用性的满意度。
从xx年~xx年,我们每年举行大型研讨会,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经验交流会”,共召开了6届,xx年5月召开了第7届。通过经验交流、问题研讨等形式获得教研员、教师对实验教材的意见,以及修改建议。
从xx年开始,各省级课改实验区也逐步使用这套实验教材,在以后9年中,使用这套实验教材的地区和使用量逐年增加。到xx年秋季,使用这套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地区和数量均达到同类教材之首。
二、有关各方对本套实验教材的总体评价
(一)“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共12册,系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经审查,本教材基本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理念与要求,并有以下主要特点:
(1)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努力体现教材的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积极探索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新思想和新方法。
(2)较好地处理了新理念与具体实施之间的关系。教材的整体结构注意不同内容的交错安排,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的呈现形式注意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注重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在教材的创新、实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有成效的尝试。
(二)实验研究得出的关于本套实验教材的主要优势
xx年夏季,国家级实验区小学阶段完成了整整一轮的课程改革实验。12月召开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经验总结交流会。会上,教材研制组提交了《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篇4
忙碌的人总觉得时间不应该流逝,闲人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回顾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他们有苦有乐,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获得了必要的知识,提高了素质。为了今后能做得更好,积累经验,现将这一时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认真备课。
每节课都是精心构思和规划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言行对孩子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我认真学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路和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和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适当补充相关材料,让学生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提到但课堂上必须掌握的知识。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求、方法和习惯,以及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课堂上,发现学生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没有牢牢掌握,以便及时进行补充复习,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回忆所学,发展新知识。考虑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知识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教材的知识,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为了教得更生动,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竞赛的形式上课。让学生多做工作,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得出结论,让学生在教学中思考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为了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我经常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他们喜欢竞争,我就抓住这个特点,把全班分成四组,一起竞争。新课我们会竞赛看哪一组能最快的找到规律和结论,练习课我们会竞赛看哪一组的学生能快速准确的完成全部。平时上课,尽量穿插与本节学习内容相关的小活动。比如这个班的学生反应慢,口算差。所以我特意制作了大量的口算卡,每天课前花几分钟答题。而这些小活动也让学生热情高涨,不自觉地喜欢上了数学。
第二,课堂教学。
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引起学生注意,保持相对稳定。同时,激发学生的情绪,让他们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布置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在课堂上提倡动静结合,活动时积极热情,敢于操作,愿意参加实践活动,说话自由。比如我们教画角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去做,同时掌握画角的过程,注意事项;安静的时候,我努力思考,勤奋思考。此外,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一名教师,我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维护学生的自尊,与学生平等交流,与学生交谈,倾听学生的声音,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抛砖引玉,为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指明前进的方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数学学习的环境,把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作为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数学学习的环境,把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作为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第三,争取知识转移的完善。
在这学期的教学中,会在每节课后进行自考,努力不断提高自考质量。比如在几何知识的课程中,我总是准备大量的材料,并制作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几何的概念。然而,这学期我在三(3)班和五班教书。因为重新安置,班里孩子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松散。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个学期下来,我很努力,虽然有时候学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争取每一个孩子每一节课的收获,认真做好每一节课,将是我的教学原则。业务方面,这学期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教研活动也让我有了新的收获。
为了促进下学期更大的进步,将总结如下:
一、教学目标的实现
1、这学期,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虽然两个班的学生成绩都不尽如人意,但他们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善。上课出勤的效果,尤其是三班和三班,进步明显。
2、期末成绩
三班和三班相比,论文面和成绩都有提高。虽然平均分与同年级相比没有明显提高,但在写作习惯和思维上有所提高。
35班的宋楠和梁家豪两位同学这次成绩并不理想,但大部分同学都取得了相对的进步,只是这次的平均分并不理想。
二、教学工作
1、备课
学期初,专家和老师对初三的教材进行了深入的教材分析,了解了学期的教学内容。在学期中,他们专注于单元备课,掌握单元和全书中各部分知识的位置和作用,同时,做出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预设,全面设计课堂教学。
2、班级
创设各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这学期我们力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探索,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为了打破课堂上的沉闷状态,大多数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也愿意回答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和身体状态。另一方面,它使学生学习容易,轻松。
3、工作安排
作业安排要细化,从课本上的目标和题目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鼓励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多练习。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的作业,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认真纠正每个学生的问题,并在作业过程中对他们的错误进行分类总结。
三、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
在教学中,向同一学科的老师请教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同时,积极参加各年级组、班组织的教研活动,学习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
1、课后辅导
课后要注意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指导,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知识的指导,更要注重学习思路的指导。要提高后进生的分数,首先要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四名学生、张繁成、胡、张教一通过了数学考试。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抓后进生之外,还要注重尖子生的培养。设计习题的时候,让他们多做一些思维发展的题。
2、教学反思
在这个学年里,学校一方面组织大家认真反思教学,另一方面又结合自身情况和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因为他们的教学经历并不是特别充实,他们通过教学反思取得了进步和成长。
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篇5
一、主动才能得到收获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要有“道”可传,有“业”可授,时能解“惑”,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径。课程团队给我们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动才能抢占先机,唯有主动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进步
学习,需要耐得住寂寞,关起门来用心钻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远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还要尝试走出去和引进来,这种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交流的过程。而交流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有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但我觉得我们很可能不单单因为交流有了两种思想,我们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多种思想,所以这远非一个“一换一”、“一换二”的交流,而是“一换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研修中这种交流就包括很多种,比如你读文本资料,从文本资料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你将写出的文章发表出去,别人读你的文章而与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获;又比如我们给别人评论,会吸引来作者或其他学员回复,然后再回复下去,或者参与班级研讨和在线研讨,这种交流就是一种非常及时的交流;甚至我们还可能由此而结交些许好友,大家相约着面对面交流。总之,交流让我们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思想,也让我们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当然,在主动学习和主动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课程标准是统帅
我认为对课标的正确落实源于对课标的准确理解。但反观现状,我们对课标在教学中本应有的地位已经忽视很久了。对课标的重视不够,首先体现在驻守在教学第一线的我们身上,我们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甚至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课标了,更遑论研究解读课标。很多老师平时教学往往就看两本书:教材、教参;新老师可能再加几本优秀教案之类的书;熟悉教材的老教师可能连教参都不翻了。其次,正如吴老师文中所言,课改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专家对“课标”做过许多的解读,但是进入到操作(教学实践)层面或环节时,可能很快就脱钩了。课标的实施出现了专家解读热后的断层器和真空期。其实大家都知道,课程标准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我们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制都是源于课标的,课标才是最高统帅,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甚至对教参中“对应的课程标准”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说课评比、优质课准备等比较“重要”的事时才想起翻翻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是怎么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认真学习拷贝的视频和文本资料,张开思维的触角,学人所长,取其精华的同时我也在对比思考,在对比中,我发觉我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肤浅,这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没通过对比,自己往往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我觉得如果对《数学生活》不熟悉的话,参加这样的研修就会困难重重,难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就好比去听一堂自己根本没有看过、没有备过、没有讲过的课,效果肯定不会太好。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给自己多安排了一项任务:回归教材,认真研读。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与研修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
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一块主阵地,这块阵地要守住,还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励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认识了很多学员,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专家,他们都给了我诚挚的鼓励,非常感谢他们!这次研修跟以往相比作业量、评论数大大减少,任务安排比以前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特别值得记住的是,在我们的研修平台上,课程团队、班主任、学员之间也相互通过“公告”、“花絮”、“评论”留言等方式传递着防风防雨的温暖提醒:“集中研修可以临时采取分散上网的方式进行”、老师考虑到大家研修时长期坐在电脑旁边,找了些在电脑前就坐的小贴士和大家分享等等。我们在研修中知识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华,头脑得到充实的同时,情感也时时受到关爱暖流的滋润。这次研修,很值!
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篇6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二、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40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他们有的可能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甚至还会说话打闹。这时如果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但是提问时,不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三、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篇7
一、落实三维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目标变得丰富了,它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使得数学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三维目标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知识与技能既是数学教学目标,又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重要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认知的杠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且与其它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它是认知的根本;错误与失败是认知的绿叶。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落实三维目标的两条教学策略。
二、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
英国教育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形知识,他认为:许多技能、方法、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隐性知识(即只能意会的知识)。隐性知识无法形成像数学课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只能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的分析中感受和习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感受、感悟、反思和习得,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化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而且能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学习数学的态度朝主动、积极方面发展,感受成功探究带来的愉悦。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学习中,学生通过量一量活动,初步感受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致是180度,但是此时学生尚存疑惑;通过拼一拼活动,学生便可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这时疑惑消失了、成功探究的喜悦出现了;再通过特殊三角形的推导说明,学生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自信心诞生了……通过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究活动和与同伴的协作互助,不仅促使他们习得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而且促使他们习得怎样探究一类数学知识的方法,同时促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产生了良性变化。
三、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注重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是注重获取数学知识经历的体验,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动,并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随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于是学生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再引导学生举实际例子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当学生发现猜测不正确后,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用“算珠”任意摆数、试除,由学生自主发现算珠个数是3的倍数时,摆出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摆出的数与算珠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样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实验、发现的过程,自然能获得深刻的体验,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
在落实三维目标中,有的教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三维目标中游离出来,力图创造一种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对学生施以说教式的教育,这实质上是对三维目标的曲解;还有的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教学,毫不遗漏地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体验和感受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可以被忽略的,这仍然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四、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情境要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调出学生的既有经验,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设计好这一情境的程序,让学生在这一程序中开展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在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时,上课伊始,老师很神秘地请学生考考自己,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分数,如1/2,5/6,7/25,7/15……教师很快判断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并让两个学生用计算器验证,结果全对。正当学生又高兴、又惊奇时,教师说:“这不是老师的本领特别大,而是老师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从而创设了展开教学的情境。教师紧接着问:“这个规律是存在于分数的分子中呢?还是存在于分数的分母中?”当学生观察7/25与7/15分子相同,但7/25能化成有限小数,而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发现规律存在于分母中。教师追问:“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开了:有的学生说分母是奇数的分数,但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1/2却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学生又说分母应是偶数的分数,但5/6不能化成有限小数,7/25却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从而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正当学生有大功告成之态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8/24与6/24,为什么分母同是24,化成小数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学生的认知又激起了新的冲突,从而再次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发现必须是“一个最简分数”这一重要前提条件。
学生在知识内在魅力的激发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参与一种活动,经历一个过程,获得一种体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