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选题网 >工作计划

语文必修3教案推荐5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例如语言、数学或科学,我们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教案格式,录取选题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必修3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必修3教案推荐5篇

语文必修3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③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与态度: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重点难点:评价历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一、导入:咏 荆 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秦王纵横平赵燕。

男儿有志纾国难,太子无奈求圣贤。

家国重任擎一身,樊首舆图封两函。

始皇幸存统四海,荆轲忠勇高云天。

二、背景介绍:《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篇,西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勇于斗争的行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②划出疑难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一课时

1、 听录音,正音正字

徵(zhǐ) 卒(cù) 提(dǐ)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拜谒(yè) 濡(rú)缕 变徵(zhǐ) 淬(cuì)火 忤(wǔ)视

图穷匕(bì) 见(xiàn) 八创(chuāng) 箕(jī)踞 揕(chèn)之

偏袒(tǎn) 陛(bì)下 拊(fǔ)心 瞋(chēn)目 怒叱(chì)

2、学生自读课文。

二、找学生读,讨论第一、二、三自然段疑难词句。

三、翻译下列句子。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将奈何,为之奈何?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被陵辱。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一、 找学生读,纠正读音。

二、 讨论“行刺准备”剩余部分。

三、翻译下列句子。

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第四课时

教学时间:

一、找学生读“易水诀别”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易水诀别”部分。

二、 找学生读“秦廷行刺”部分,纠正读音。并讨论“秦廷行刺”部分。

语文必修3教案篇2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单元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du?(踱)步niǎo(袅)娜mí(弥)望yuàn(媛)女ǐ)鱼服小人所腓(f?i)四牡(mmǔ)业业

d、不遑(huáng)启处忧心孔疚(jiù)自我徂(cú)尔于(yú)嗟鸠兮

1、c(偕xié;b渐jiān;d疚jiù于xū)

2、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夙兴夜寐,靡有朝矣。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四牡翼翼,象弭鱼服。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b(a夙,夜,名词作状语c象,鱼,名词作状语d雨,名词用为动词)

3、各句的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宴:形容词,快乐。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聘:动词,访问,探问。

c、忧心烈烈,载饥载渴。载:动词,承载。

d、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腓:动词,遮蔽。

3、c(载连词?又?)

4、对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以见复关以尔车来,以我贿迁(2)二三其德吾其还也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4、d(以:连词,表目的;介词,把。其:他,代词;表祈使、商婉的副词)

5、比较下边句子加线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c.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d.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5、c(从另一个角度考查实词意义和用法)

6、下列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⑤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

6、a(根据课文注释,辨别通假字)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篇。编排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通常把这三个部分叫做风、雅、颂_。篇章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有三种,通常称做赋、比、兴。人们把《诗经》的内容编排和表现手法通常称为?诗经六义?。

8

9a.第一段写的是古代青年男女的求婚经过:氓诚恳求婚,“我”热情相送。

b.从第一段看,古代青年男女恋爱是讲究媒妁之言的,没有媒人恋爱是非法的。

c、第四段写的是婚后“我”遭遗弃的情况:氓家庭贫寒,遭受水灾,“我”被遗弃。

d.第四段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托物起兴的方式,由桑叶变黄引起并比喻氓的变心。

9.c(第四段用桑树、淇水起兴,写弃妇婚后多年忍受贫苦生活,没有什么差错,而男人却改变了主意。)

?离骚》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谣?)离(sāo)í)岌可危b、方(yuán)?)眉朝(suì)而夕替

c、攘(rǎng)诟兰皋(gāo)相(xiàng)道d、溘(ka)死芰(jī)荷鸷(zhì)鸟

1、d(?芰荷?的?芰?应为?jì?)

2、下列句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da、“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

d、

3、对句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3、d

a、背(喻准绳)以追曲兮。(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压抑)志兮,忍(忍受)(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溜应识九歌心”这幅对联说的是4、c

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

5、填空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_____。

(4)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苟余情其信芳。

(5)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屈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其代表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离骚》全诗主要以主人公“余”的________构成。它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手法。

(9).“离骚”,按东汉班固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10).《楚辞》是由__________(朝代)代__________(姓名)所辑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后人仿写的作品,因这些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名为“楚辞”。

6、翻译下列句子

①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我后悔选道路没有看对,久久地伫立着我想返回。

②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到朝庭去做官受到责难,回江湖重整我旧时衣衫。

③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佩带上好服饰多彩缤纷,香喷喷那气味真是好闻。

④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怨我那神圣王实在荒唐,他始终不能把民情体谅。

⑤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是雄鹰是凡鸟不能同群,都这样自古代直到如今。

⑥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习以为常。

7、作者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即后悔当初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想要返回去。作者是真悔吗?这一节在行文中起什么作用?

7、?悔相道之不察兮?具有假设意味,并不是真悔,而是作者的反省:是否当初没有看清道路,应该返回去呢?这一节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8、承着前面反省的思路,作者开始从哪些方面来检查自己?结果如何?

8、作者从进退、制衣、佩饰三个方面检查、反省。通过自省,作者愈加坚持自己的崇高品质,坚定自己的追求:?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9、“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中“芰荷”“芙蓉喻指什么?

9、喻指诗人高洁的德行。

10、反省之后,诗人为何还要“高余冠”“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加坚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悔自己的选择。

?孔雀东南飞》

1、下列加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1、a)

a、公姥(mǔ)簿(b?)禄相伶俜(píng)

b、葳蕤(wēiruí)玳瑁(dàimào)王当(dāng)

c、钱帛(b?)便(biài)言多令才否(pǐ)极泰来

d、摧藏(zàng)虽与府吏要(yāo)敷衍塞(sa)责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终老不复取。b、箱帘六七十。c、谓言无誓违。d、府吏见丁宁。

e、奄奄黄昏后。f、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2、f(a、?取?通?娶?b、?帘?通?奁?c、?誓?通?愆?d、?丁宁?通?叮咛?e、?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3、下列句中没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3、a)

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d、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4、从题首的注音与释义中,选择恰当的将序码填入相关的例句括号中。

相注音:a.xiāngb.xiàng

释义:a.观察、审察b.命相c.辅助d.古代官职名e.互相f.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①儿已薄禄相(音b义b),幸复得此妇②操虽托名汉相(音_b__义_d__),其实汉贼也③誓不相(音a_义f)隔卿,且暂还家去④枝枝相(音a义e_)覆盖,叶叶相(音a义e)交通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音b义c_)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音a_义e)师⑦朱文子相(音b义c)三君,妾不衣帛⑧胜不敢复相(音b义a)士

5、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并指出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区别

①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自由自在②虽与府君要古义:约今义:需要

③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人家④适得府君书古义:刚才今义:适合

⑤却与小姑别古义:回头今义:转折词⑥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

⑦好自相扶将古义:服侍⑧何意出此言古义:料想今义:心意

⑨举手长劳劳古义:怅惘若失⑩奄奄黄昏后古义:暗沉沉的今义:气息将绝

6、阅读“新妇谓府吏??吾独向黄泉。”两段文字,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①感君区区怀。区区:真挚的情意②何乃太区区。区区:愚拙

③区区小事。区区:不重要④区区之众。区区:很少⑤区区与诸君。区区:自称的谦辞

(2)①君既若见录。见:我②信而见疑。见:被

③风吹草低见牛羊。见:通?现,显现?④真知灼见。见:见识,见解

⑤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见:会面,见面

7、“新妇谓府吏??吾独向黄泉。”两段文字中都用了“磐石”和“蒲苇”作比喻,分别说说刘兰芝和焦仲卿使用这两个比喻的真正意义和说此话时的心情。

7、刘兰芝:表现两人对爱情忠贞不贰的决心和庄严的保证,心里强烈期盼焦仲卿和自己一样。焦仲卿:表现自己对爱情始终不渝的思想和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斥责刘兰芝变心的痛苦、气愤、焦急。

8、上面第一诗段刘兰芝说完比喻以后,又说了“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几句,说说这几句诗的含义和作用。

8、表现刘兄粗暴无情、独断专行的性格,预示了刘兰芝在婚姻问题上将会有巨大的不幸,为后面的情节作铺垫。

9、填空

(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称它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2)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一种托物起兴的手法。旨在渲染一种笼罩全诗的缠绵悱恻的氛围;结尾部分(“两家求合葬??”)采用_浪漫主义_手法,表达了人们的_理想和愿望_;中间部分是诗的主体,记叙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抨击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

?诗三首》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子衿(jīn)呦呦(āo)越陌(m?)度阡(qiān)

b、鼓瑟(sa)参差(chī)飞猱(r?u)高堤(dī)

c、剽(piào)悍荫(yìn)庇羁(jī)鸟墟(xū)里

d、哺(bǔ)育掇(duō)暧暧(ài)守拙(zhuō)

1、d(a项?呦?读yōub项?猱?读náoc项?剽?读piāo)

2、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文言句式的一句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狗吠深巷中。c、鸡鸣桑树巅。d、不厌高,海不厌深。

2、d(a、宾语前臵句b、状语后臵句c、状语后臵句)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几何!几何:怎么样。b、采之欲遗谁?遗:遗留。

c、忧伤以终老。终老:度过晚年,甚至去世。d、何以解忧?何以:为什么。

3、c(a项应解释为?多少?,b项应解释为?赠送?,d项应解释为?凭什么?)

4、下列五幅对联分别写出了五个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4、c)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2)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孤傲,青莲居士谪仙人。

(5)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a、谢灵运欧阳修杜甫辛弃疾诸葛亮b、欧阳修范仲淹白居易李白陈寿

c、范仲淹欧阳修杜甫李白诸葛亮d、范仲淹谢灵运白居易杜甫陈寿

5、补写名句

(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语文必修3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对象特征

高一的学生,经过多年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初步掌握了鉴赏古代散文的一般方法。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因而对文言文的学习,显得兴趣不浓或学习效果不佳。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的知识。

2、把握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清行文思路。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人生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学生思考: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表现情感变化的相关词语。)

板书: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2.理清思路,请同学试概括本文行文内容。(投影)

1段:写赤壁夜游之乐。

2段:写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箫声。

3段: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4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5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二、指导诵读:

1、这篇课文体裁为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质与情韵,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押韵和形式中的对偶句。

先请同学们听示范朗读,对照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自己跟着低声吟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栗;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我们会发现,有些字听起来并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发生变化的缘故,在苏轼创作的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

(说明:通过听示范诵读,自己自由诵读,初步疏通字词,扫清字词障碍;同时通过用韵情况的了解,初步了解了文赋的一般特点;在了解文赋的特点基础上,有助于把握诵读过程中的快慢停顿等节奏,有助于进一步体会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通过几次诵读,学生基本被文本体现的美妙情境所吸引,进入文本营造的特定语境。进入文本,才能进一步赏析和感悟文本。)

2、初步明确朗读的情感基调

“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部分要读得悲凉激昂;

“喜”的部分要读得旷达洒脱。

3、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生齐读。

三、赏析评价

1.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1)本段苏子的心情怎么样?

明确:乐甚

(2)为何而乐呢?

明确:美景、畅饮、友情……

(3)本段景物描写胜似仙境,请同学们试描述一下月夜秋景图,并思考有何作用?

学生描述……

总结:月夜秋景图: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着江面,清风徐徐吹拂着,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在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作用:苏轼这寥寥几笔,描述出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4)诗人在欣赏月夜美景中情不自已,朗诵起诗词来。为什么苏轼在船中朗诵“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教师补充(幻灯片投影)《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① 注释:

皎:皎洁光明。 佼(jiǎo):姣之借。 佼人:美人。 僚:美丽。

舒:舒缓轻盈的样子。窈纠(jiǎo):形容女子的体态窈窕的样子。

劳心:思念。懰(liǔ):音刘,妩媚。

慅(sao):音骚,心神不安。

燎:此形容女子光彩照人。

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

② 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③内容赏析:《月出》是陈国的民歌,是一首情诗。诗人在月下遇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因为爱她,于是就悄然心忧了。此诗共三章,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第二、三句写美人,末句写诗人自己不宁静的心情。

“月出皎兮”,天上一轮圆月洒着皎洁的银辉,这夜色显得格外的美丽。这是写景,也是写情。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月光作为美好愿望的象征,无数次地赞美她,讴歌她,并给她编造了许多美好的神话故事,花婵娟,月婵娟,都是人们对所爱景物的美称。这句交待了诗人活动的背景,是在一个月光明丽的夜晚,这本身就富有很大的魅力和诱惑力,容易使人对景生情,生发出许多美好的联想。同时,结合下句,这句又有着比兴的作用,以月光的美来比喻所爱人的美,是很恰贴的。“佼人僚兮”,“佼”,犹姣,美好之意。“佼人”,美人。“僚”,犹嫽,娇美貌。这时,在诗人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娇美的女子,引起他无限的爱慕和情思。天上有着皎洁的月光,地上有着娇美的女子,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花好月圆,天惬人意,怎能不令这多情的诗人荡起春心呢?他不由得随口赞道:真美啊,这月光下的女子。“舒窈纠兮”,“舒”本作迟缓、徐徐解,此处则指女子举止的舒缓安闲。“窈纠”,与第二间的“忧受”,第三章的“夭绍”,都是形容女子行步时身材的曲线美,写女子的举止从容,体态苗条。这句写诗人仔细端详女子时的感觉。在月光下,她不但显得容貌皎好,而且身材那么苗条、秀美,真让人神颠魄荡。这只是写女子的外表美,而更吸引人的,是她还有一种气质美,她举止舒缓,雍容大方,性情安静,而这气比外表更富有魅力。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反映在外层,总是以曲线的细长为美,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等,就足以说明这点。而在内质上,则注重静穆和闲缓,所谓“淑女”,就包括她的举止在内。这首诗刻划的这位女子,说明了诗人也是以此为审美标准的。“劳心悄兮”,“劳心”即忧心。“悄”,与第二章的“慅”,第三章的“惨”,都是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此句是诗人自言其心情的烦闷。月光美,人更美,那窈窕的身姿象那雍容的举止,使得诗人一见钟情,而又无从表白,因而生发出无限的忧愁和感慨。爱美是人的天性,尽管那女子没有丝毫的觉察和反应,但诗人已经为之倾倒了,而这正说明了诗人的痴情和爱的深沉。《关雎》里所写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与此时此刻诗人心情是一样的。

这首诗的景色描写很有特色,“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柔美的月光本身就有无限的情意,而让它作为背景来衬托,则女子的倩影愈发显得秀美。同时,月光朦胧下,一个线条优美的女子在缓缓起步,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有一种朦胧美的韵味。所以,这一景色很富有画意,而画意又渗透了无限的诗情,把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在了一起。另外,人物形象只有两个,诗人愈扬妇子,则愈抑自己。把女子写得愈姣美,则自己愈觉得求之不得,难以攀比,可望而不可即,所以忧心愈重。这也是一种比照的手法。通过刻划“佼人”的美比照出诗人自己的痴情心理,让人觉得情之所发,合乎自然之理。

学生作答……

明确:时间上: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内容上:《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

(5)作者紧接着描绘“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一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何在?请同学们谈谈。

学生思考作答……

明确:月亮从东山后面露出了脸,到斗宿和牛宿之间就徘徊不前了,一“出”,一“徘徊”,写出月亮不易察觉的缓缓移动,以及对游人的依依眷恋和脉脉含情。也反映出作者看月亮时愉悦的感受。

(6)在这个月光如水、气候宜人的夜晚,作者泛舟于浩瀚无边的江上,用了哪两个字表现泛舟时的情景?品味这两个字,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纵”、“凌”。作者丢掉了平日的顾虑重重,任由小船在江上漂泊,也是随自己心灵压力的一种释放。“纵”,把一叶扁舟在长江上顺流而下,自由自在地随江势漂流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在船上随江而行的激动和轻松的心情。 “凌”,既是客观的描述,写出了小船在万顷无边的水面上腾越前进,也写出了作者当时激越壮美的心情。

2.学生读第二段并思考:

(1)客由乐而悲,悲又从何而来呢?

明确:主要由客人的洞箫声引发的。联系二三段内容及创作背景体会,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2)如何写箫声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舞幽之壑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运用夸张性比喻,从侧面写出了箫声摄人心魄的感染力,也为苏子“愀然”发问创设了气氛。

(3)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还在哪篇课文学过?

明确: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4)文中“美人”指什么?作者远隔千里,被贬黄州怎么还惦记仕途呢?大家交流一下。

明确:①古人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②说明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依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心,而不甘心沉沦。受到儒家思想经世致用的影响,作者身在千里,心忧天下的一种责任感的体现。

总结: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朗读课文

二、继续赏析评价

1、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第三段。

(1)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那么,“客人”之悲来自哪几方面?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讨论作答)

明确:对比。一是由历的英雄人物(曹操、周瑜)的消逝想到自己的渺小,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 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文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

总结:客的回答重复了一个前代人重复的永恒主题:感慨人生苦短。这就留给了我们一个悲观者的形象。表现了一种消极的社会观点以及虚无主义的思想。对封建文人士大夫而言,当政治上失意或生活上遭受挫折的时候,往往陷入迷茫与苦闷。这其实也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思想感情的一个侧面。

2、学生齐读第四段并思考。

(1)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子是如何说服“客”的?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明确: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上的月亮说起。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绵延不绝,因此可以说“未尝往也”。

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周而复始,始终无所增减。

(2)由此得出什么道理?

明确:变与不变,无论是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人生百年,天长地久,其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常态;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万物无穷无尽,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3)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如何评价?

明确:这是一种辩证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这种宇宙观表现了诗人对政治迫害的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坚持;表现了他在身处逆境时候的一种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也表现了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安慰。

(4)那么诗人主张从什么地方寻求安慰呢?

明确: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非但不必因为“吾生之须臾”而羡“长江之无穷”,而是要使“无穷”的万事万物为“吾生”所享有。

3、分析第五段。

(1)结尾段主客感情如何?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

明确:“喜而笑”、“相与枕藉”。“客”心悦诚服。主客心情分外欣慰和轻松。

(2)本段写酒后一片狼藉,主客相与枕藉乎舟中,有何作用?

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用“杯盘狼藉”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这时候的喝酒已不是借酒消愁,而是精神达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娱悦了。

布置作业:完成同步训练

第三课时

一、字词知识归纳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 属——嘱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③山川相缪 缪——缭

④举匏樽以相属 属——嘱

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②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4、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

二、检查背诵

三、写作特色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文中有许多描写,生动形象。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延伸阅读

江城子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思考: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简析: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后赤壁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林西仲所说:“若无前篇,不见后篇之妙;若无后篇,不见前篇之佳。”前后《赤壁赋》被认为是苏轼散文中的“双璧”。

请同学们阅读比较前后《赤壁赋》在内容、体裁、情感和写作特点等方面比较有何不同。

五、作业布置

1.据你对苏轼的了解,对“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一句话加以扩展。(不少于30字)

(1)(在句首扩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句尾扩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身系眉州父老的期望,心系海南百姓的嘱托,带着文章太守的英气,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

(2)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向你走来,向无数热爱他的读者走来,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胸襟,什么是气度,什么是才华。

2.校要举办一场诗歌朗诵会,请你结合诗歌内容、风格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首诗词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50字。

第一首诗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结束,串联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听诗人徐志摩的深情告白《再别康桥》。朗诵结束后,串联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请欣赏配乐诗朗诵戴望舒《雨巷》。

答案:(1)离开“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古战场,穿越历史的烟云,我们来到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康河河畔。

(2)挥一挥手,告别柔美、静谧的康桥。让我们走进江南烟雨中的石巷,去邂逅一位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3.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甚至是世界文化的伟人,而他的人生际遇也许正是他成为伟人的催化剂。生活在今天,真的应该庆幸!我们不必再遭受流放、战乱之苦,不必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不必再受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贫寒。但是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打击,面对失意苦难,我们该如何做?我们又该如何实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的人生价值?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语文必修3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较中肯定苏轼的达观精神,探讨这一精神对当代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

面对权贵的威,李白……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思路

1、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所幸,黄州赤壁的山山水水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人。面对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苏轼心里有一丝慰藉,有一点感悟,感情有一些变化。那么,苏轼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板书)

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乐————悲———— 乐

三、赏“乐”之景

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请问作者因何而“乐”?(第一自然段)

(1)如诗如画的美景。

(2)有哪些景?

清风、白露、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使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不仅是“乐”,还是“乐甚”。

(3)你能为我们将这个画面描绘出来吗?

◆肯定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写,有的思考。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微波。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徘徊: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

◆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种情景吧(读第一段)

(板书)

第一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四、解“悲”之情

1、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乐,那么,他为何在第三段开头突然就“愀然”呢?什么叫愀然? (第二段)

(1)来自歌词中的“美人”,为什么“美人”就让作者感到“愀然”呢?

◆“美人”比君,而“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

……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美人”还象征什么?

苏东坡生存的年代恰好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这时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生忠君,却被贬他乡,壮志难酬。怎能不“愀然”?

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他人生的三处贬所,也是他人生中的三杯苦酒。在他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在政治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所以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已万念俱灰,只能随波逐流)

(2)来自客人悲怨的“萧声”,怎样描述“萧声”的?

◆难道仅仅是因为萧声?苏子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悲?

心底的悲和客人的萧声产生了共鸣。

(板书)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2、第三段末尾借客人之口发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这“悲”又从何而来呢?(第三段)

①来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的处境对比:

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尚目随“大江东去”,销声匿迹,“而今安在”?何况“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吾与子”,只能是白添几许白发而己,悲!

②悲叹生命的短暂:

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渺如沧海一粟;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

③由理想现实矛盾生悲。

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3、小结:同学们,你看,作者真可谓乐极悲来,至悲至痛啊!(读:“方其破荆州……”)

(板书)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五、悟“乐”之理

1、既然作者如此之“悲”,最后一段又为何借客人说出了自己“喜而笑”呢?(讨论)(第四段)

心病还须心药医。听了苏子的一翻理,客人思想上得到了顿悟。苏子是怎样说理的?你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吗?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说的是水,它千百年来一直不停的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岁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伟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的是月,它虽有圆有缺,但却并没有增加也不见减少。从这两个角度推广到天地万物的话,可以来说明一个事理:

角度一:变。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即使是一瞬间的功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角度二:不变。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一样都是永恒的。什么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们的恒久我们是可以认同的,但人怎么是永恒的呢?人也在万物之内,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和人的寿命相比,要长久得多;对于寿命短暂的蜉蝣、蝼蚁、落叶等来说,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样永恒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蝼蚁、落叶等寿命更短的生物,在他们的眼中,蜉蝣、蝼蚁、落叶不也是永恒的吗?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为恒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对于广袤的宇宙而言,它们还是永恒的吗?因此,苏子便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何必感叹那人生的苦短呢?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真正地成熟了。

这种成熟让“客人”最终“喜而笑”。 (读最后一段)此时的喜是大彻大悟的喜,是彻底悟透人生后的喜。

(板书)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

2、小结:

同学们,你看,作者从游之乐,到生悲,到最后的喜而笑。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

六、品“苏”之韵

1、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词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1083 贬居黄州)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

(1082 贬居黄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这两首词分别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心路历程。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蓝色的词,看看你分别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一个孤独寂寞的苏轼;《定风波》,一个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苏轼。

3、点拨:

注意《定风波》的下阙,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寒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我们的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的时候,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

七、总结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2、写一句你认为最有文采最有意蕴的话。(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留待作业)

所以,苏轼是——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小结:

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他的精神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提升着每个人的人格。愿我们用心去体味生命中的每一缕清风,每一轮明月。因为——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周国平

附:

板书设计

第一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

语文必修3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鉴赏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把握小说的主题。

能力目标 通过小说的阅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及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 接受作品中所表现的湘西古朴、淳厚的人文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欣赏“边城之美”。

教学难点 由文本延伸,引导探究“边城之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湘西大家”——边城之范

1、这里山青青水碧碧,这里水寨苗家韵依依,这里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边城优美的自然风光。

(播放视频)

所谓边城就是靠近两个地区交接处的城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茶峒。那里有小河沿岸的优美风光,那里有凭水依山的小城,那里有清澈见底的河流,那里有浓翠逼人的细竹,那里有恬静幽美的山村,那里有桃花深处的人家,沈从文给我们勾画出一个如诗如画,如烟似梦的田园牧歌式的美丽湘西世界。

2、作家简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代表作: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

沈从文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如《边城》;一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如《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等。

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边城》充满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寄托了沈从文“美”与“爱”的理想,是他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是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巅峰之作,文学地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居于第二;曾于1987年、1988年两度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沈从文的文字是中国文学最美的象征。

3、写作背景。

1934年,沈从文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湘西故乡,看惯了大都市尔虞我诈、世态炎凉的作家,重新感受到故乡人身上保留的那种质朴的人性美,也感受到了由于现代文明的侵入,这种人性美行将消失的情景,于是创作了中篇小说《边城》。

二、“不悖人性”——边城之事

1、《边城》故事简介。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爷爷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顺顺的小儿子傩送并喜欢上了他。一年前的端午,翠翠初识傩送的哥哥天保,天保也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 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之后,在唱歌之时,让弟弟先开口,为了成全弟弟,自己没有唱歌,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爷爷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

小说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怅惘。

补充翠翠父母的故事

翠翠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很秘密的背着忠厚的老船夫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小孩子后,这屯戍军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悖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经过一番考虑后,军人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翠翠的母亲却关心腹中的孩子,不忍心死,拿不出主张。老船夫知道后,只当做没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一面怀着羞惭一面怀着怜悯,仍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喝了许多冷水死去了。留下翠翠,由老船夫一人抚养。

2、课文节选故事内容。

(认真细读课文,对照了解故事情节)

三章,又到端午,民风民俗: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端午节,边城的人们用自己独特而古老的方式欢庆节日,活动丰富,官民同乐,生活安乐祥和。

四章,两年前端午,初遇傩送:两年前的端午节,翠翠和爷爷到城里看龙舟,爷爷因担心替自己守渡船的老朋友,先回去了,因为朋友喝醉没有再返城找翠翠,翠翠一直在河边 等爷爷,等到天黑,遇上在河里捉鸭子的傩送,两人一番“拌嘴”后,傩送请人把翠翠送回家。回家后的翠翠心思有了些“异样”。

五章, 一年前端午,初见天保 :翠翠回想一年前的端午节,带着“异样”的心情,又去城里看 龙舟,却遇上下雨,到顺顺吊脚楼避雨,没见到二老傩送,却认识了大老天保,天保慷慨地送了翠翠鸭子和粽子。回家的路上,爷爷试探翠翠,被翠翠回绝。

六 章,回到现在,花轿情思:小说再回到现实中,老船夫与卖皮纸的过渡人争执,拒不收钱。爷爷重提一年前和两年前端午节的事,翠翠俏皮地与爷爷逗笑。翠翠看着迎婚送亲的喜轿,听着爷爷吹的唢呐,心飘得很远很远……

3、请给“边城”加上一个恰当的定语,要求概括出小说所写的主要内容。

示例:风景秀丽的边城;民风淳朴的边城;宁静幽美的边城;至真至善的边城……

3、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并谈谈为什么。

示例:美。

教师提示:作者在谈到小说的创作动机时说:“我的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个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的美可以概括为风景美、民俗美、人性美。

三、“美的赞歌”——边城之美

1、学习小组的划分与分工。

把学生分为如下六个小组进行探究学习:民俗风情组;人物篇之翠翠组;人物篇之爷爷组;人物篇之兄弟组;人物篇之乡民组;自然风景组。

任务:民俗风情组主要探究小说描绘的风俗美,人物组主要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的描写方法,风景组主要探究小说描绘的自然风光美。

要求:从文中找出具体的段落或语句,指出特点,分析作用。

2、探究示例(教师引导)

飞扬的锣鼓——民俗风情美探究

(1)、《边城》充分地描绘了湘西边地风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请速读课文,划出文中集中描写当地锣鼓的相应的文字。

明确:课文第三章的第三、四、五段。

(2)思考这些风俗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

明确:边城不仅保持着古老淳朴的民风,而且相应的保持着古老的风俗习惯。锣鼓飞扬的场面带有官民同乐的意味,更衬托出边城人的和睦安乐的风貌,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

3、学生在学习合作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活动。

4、学生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示例(1)如诗如画的风景美

示例(1)如诗如画的风景美

相应文字: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风景特点:这里的山——青青,水——碧碧,水寨苗家——韵依依。

作用:再现了边城的温柔、美丽、平静,远离世俗的尘嚣。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边城清丽明净的自然美。沈从文如此着力于边城的自然景物,其中一个重要的意图,就是以自然的明净状写湘西人心灵之明净。 于是,自然纯朴的人性美和清丽明净的自然美就构成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示例(2)热情友善礼让的乡民

相应文字:第六章“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至”可以吃到镇筸城!”

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这里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示例(3)翠翠物形象分析

翠翠被人送回家,“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这一段描写凸显出乖巧的翠翠调皮、活泼的一面。她不是真的生祖父的气,只是表现出一种小女孩特有的娇气和顽皮,让人忍俊不禁。

另外,翠翠第一次在吊脚楼下见到傩送二老,二老邀请她去家中做客。翠翠误会了,骂了他一句。二老说,你在这里,当心河里的大鱼咬你。翠翠说,大鱼咬不咬我不关你事。联系此细节,翠翠对爷爷说自己被鲤鱼吃去,实际上是对邂逅二老的情景的一个不自觉的温柔回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出翠翠对二老的喜欢,虽然这种喜欢是淡淡的。“大鱼咬你”这句话对翠翠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温柔的回忆,而且,这句话颇带俏皮味,也成了翠翠和二老以后相爱的一个隐喻。

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总之,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其关怀备至。对于爱情羞涩又真挚,后来傩送出走她又矢志不渝的在等心上人回来。是一个理想化、纯美化的形象。

示例(4)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爷爷形象: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勤劳,善良,对孙女爱怜备至,特别是为翠翠爱情,默默的操心担忧,对其心灵呵护备至。

重点赏析老船夫身上的人性美。

明确:老祖父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端午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即使是为了陪翠翠而请人帮忙看船,也时时挂念朋友的孤单,即刻回去替换。他古道热肠、重义轻利,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

天保傩送兄弟:两个人都深爱着翠翠,他们的爱情“决斗”方式却是最淳朴的对歌,当天保知道自己的歌比不过翠翠喜欢的是傩送时,自己选择了孤独的离开,成全两对有情人,但他最后却死于意外,而傩送因为哥哥的死内疚,也选择了离开。

师生共同小结人性美:

边城人们“优美、健康的人生形式”,这种“优美、健康”的人性美,在每个人身上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其一,每个人身上闪耀的人性闪光点:天真纯洁的少女,纯朴厚道的老人,真挚善良的少年,友爱互助的乡民……

其二,人与人的关系上,体现的人情关系的和谐,亲密:

(人性美:优美健康)

总之,这里的人性是健康、自然、毫不矫情的。在这里,人们没有尊卑的观念,众生平等,大家和睦相处,和平地生活。这里是人性美的世界,与作者在大都市所见到的迥然不同,而这也正是作者创作本文的动机。

写几句话,寄语人物。如:翠翠,你就像……翠翠,我想对你说……

示例(5)古朴醇厚的风俗、人性

原文: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评点: 百姓安康、安居乐业、美好的道德情操仍在这里发扬光大着。

原文: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评点:古老的习俗,不分等级,不慕名利。

原文:好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评点:古老的民俗和古朴的民风联系在一起。

原文: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膊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评点:官民同乐的意味,更衬托出边城人和睦安乐。

原文: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了。”于是当真就不下水与人来竞争捉鸭子。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评点:再现当地人的古朴、醇厚、善良、纯真、无私的性格和品质,洋溢着人性美。作者揭示了人性的淳朴和善良,认为帮助人是最本质的特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是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5、师生合作再探究

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描绘这样一个理想世界,意图何在?

明确:其一,《边城》展现一幅幅宁静淳朴的田园诗般的湘西人民风情画,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和人生理想:他所追求的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各得其乐。正如她自己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其二,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如虚伪、自私的市侩。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四、“爱的悲剧”——边城之痛

1、“到了冬天,这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这是小说的结局,模糊而悠远,天保闯滩死了,傩送带着愧疚之心出走了,爷爷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去世了,留下翠翠守着渡船等待一个未知的明天。一个如梦如幻的爱情故事陷入悲剧结局,令读者陷入无边的惆怅。为什么呢?

个性探究:边城人们是那样的善良、纯真,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会以悲剧结束?

(1)悲剧的美更永恒、更深刻。(宝黛的爱情,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等等)

(2)悲剧本身就源于他们的善良、纯朴的天性(傩送的内疚,爷爷的自责悲痛,顺顺内心的隔阂……)

(3)小说中不凑巧的情节暗示(两年前端午节偶遇,一年前端午节错过,月下唱歌不知情,出走……“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而朴素的善,终究难免产生悲剧。”)

2、老师引导:“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透过人性美优美健康的光环,对作品的内蕴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不悖乎人性”蕴含的又是怎样的人性呢?

undefined

第一,这是一种自然、原始的人性所带来的悲剧。(原生态)

(1)这种自然、原始,是源于边城的偏远,闭塞;这种人性是“未经城市文明污染”的纯净的人性,是源自人本性的自然而然。

(2)无欲无争是一种美,同时不善表达,不善争取,可能错失良机,酿成悲剧。如翠翠明明喜欢傩送,却羞涩腼腆不说出来。爷爷不知,傩送先前也不知。

(3)内心的孤寂。爷爷虽然对翠翠无比慈爱,却不了解她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思;翠翠也不了解爷爷内心在经历了女儿爱情的悲剧后,想要极力促成翠翠幸福的无比渴盼的心思。

这钟自然、原始的人性,是纯净的,也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第二,这是一种因“爱”而深情,因“爱”而绝望,因“爱”而矛盾,因“爱”而有所顾忌,符合“爱”的逻辑,不悖乎人性的悲剧。

(1)深情,绝望:爷爷对翠翠的宠爱,深情而毫无保留;爷老船夫对女儿的爱一样深情,女儿未婚怀孕,“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殉情,老船夫一句“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是有多深的无奈与绝望。而当翠翠的幸福同样无望是,老船夫终于在绝望中死去。

傩送对翠翠的爱是深情的,不要碾坊,只愿做个摆渡的人。翠翠在大老和二老之间,只认定自己所爱。翠翠父母的爱同样是深情而绝望的。

(2)矛盾、有所顾忌:傩送在对翠翠的爱与对哥哥的死的内疚感之间矛盾挣扎;天保在对翠翠的爱与对弟弟的手足亲情之间矛盾挣扎; 爷爷在对翠翠的宠爱,为她的婚事操心,想要促成翠翠的幸福,可又不懂的翠翠少女的心思;翠翠内心对爱的憧憬,这种含蓄羞涩,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有所顾忌。

边城的人是可爱的,他们因爱而勇敢,有时为爱而奋不顾身,有时又因亲情而对爱有所顾忌,所有的悲欢离合生死都因真挚的爱而起,而不是因罪恶邪念,最终悲剧的结局符合“爱”的逻辑,是不悖乎人性的“爱的悲剧”。

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部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是沈从文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

五、“纯净人性”——边城之思

1、补充对联,概括本文内容。

风声,水声,歌声,唢呐声,啜泣声,声声惊残梦;

__情,__情,__情,____情, ____情,情情乱痴心。

2、在全文分析探究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小说的主题。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拜金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美好品德和人格。

3、课堂练习:请仿照下边句子用一句话点评,要求概括出小说的主要基调。

?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

参考答案:《边城》是一幅斑斓的民俗风情画;《边城》是一首哀婉的抒情诗;《边城》是老妪絮絮讲述的一个完美的童话;《边城》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

4、教师总结。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因此,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能领略个中真趣。

5、延伸拓展。

(1)作品的结尾采用了西洋小说中常见的开放式结构,以翠翠在白塔下渡口边守着渡船等待傩送归来作结,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让无数的读者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

请设想翠翠等待的结果,按照沈从文的艺术风格,给小说续上结尾。

(2)作者为我们展示的这种“人生的形式”在今天看来有着怎样的意义?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我的老师作文初3作文推荐6篇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6篇

小学数学3年级教案通用7篇

英语必修三工作计划7篇

物理必修二教学工作计划7篇

历史必修三工作计划8篇

小学语文教师去培训心得推荐5篇

语文五年级下工作计划推荐5篇

全国卷一2023语文作文推荐5篇

语文组2023工作计划推荐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825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