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选题网 >工作计划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通用8篇

教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下面是录取选题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师说教案优秀教案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通用8篇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篇1

设计简说

本文以铿锵磅礴的语言,瑰丽奇伟的想象,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这样的文字对于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是极有帮助的,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本文我将摒弃教师的详细分析、讲解,在侧重学生自读感悟与探究的同时,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线,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读感悟式,注重学生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课堂上提倡自由研讨,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不求全,不求面面俱到,这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词语,体会排比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2、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品析关键语句,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德育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方法

1、采用自读感悟式,即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注重学生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

2、课堂上提倡自由研讨,允许下位置交流意见。

3、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写作、生活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成为生命和力量的宣泄。今天让我们走进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一齐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二)学习新课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内容。

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读文章,解决生字词,提出在读中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相互交流讨论。然后用"……的安塞腰鼓"的形式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2、明结构

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

3、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第二板块:精读文章,品味语??

指导学生采取"评点式品读",学生可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2遍,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简要评述文章美点。可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第三板块: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有关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第四板块

学用课文句式,段式,请学生畅谈流传在家乡有特色、有影响的民间艺术。

学生写好后,小组互评,选出好的作品,课堂展示,师生共议。

(三)、课堂小结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作者是在赞美安塞腰鼓,更是在赞美安塞腰鼓给人的激情,赞美宽厚辽阔的黄土高原,赞美生活在黄土高原上那“元气淋漓”“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的人民。作者于文中表现出的高超的抒情的技巧,也像那鼓声一样,震响在我们的心里。

(四)、布置作业

学生找自己喜欢的段落,并熟读成诵。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让孩子们明确在“海报”上要写明哪些内容。对秋游情况更加了解。

2、引导按自己的意愿大胆设计制作海报。

3、通过讨论、绘画引导幼儿表达秋游的各种愿望和心情,区分哪些是不能实现的,从而了解哪些事是不能做的。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指导:

活动(一)商量秋游海报

1. “我们要怎样让爸爸、妈妈了解秋游的情况?”

2. 与孩子们讨论在秋游“海报”上要写明哪些内容?

活动反馈:

通过讨论,孩子们认为在“海报”上要写明:

1. 秋游时间(几月几日,几点出发、几点回来)

2. 秋游地点。

3. 什么时候去永辉超市购物。

4. 秋游活动参加人员。

5. 该带哪些东西。

活动(二)制作秋游海报

活动准备:水彩笔,图画纸,色卡纸一张

1. 秋游的时间可以怎么表示?秋游的地点呢… …

2. 幼儿自愿分组分工,制作海报的其中一部分。

活动反馈:

通过分组分工负责,孩子们已完成了“海报”的初稿,教师整理后,明天可以进行展示了。

活动(三)讨论秋游愿望和心情

活动准备:纸、笔

1、 引导幼儿说说去西湖公园、动物园想做什么?

2、 你的心情怎么样,用一种标志来表示。

3、 请大家评一评哪些事是可以大家一起做的,哪些不行?

活动反馈:

1、 教师在孩子绘画过程中,把孩子的话记录下来,写在孩子的画上。

2、 将幼儿讨论的能实现和不能实现的愿望分开,并进行展示。

3、 孩子在离园活动中向家长介绍,家长对孩子们的秋游愿望十分感兴趣。

活动(四)讨论并制作秋游倒计时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用“倒计时”的方法直观地知道距离秋游还有几天;并自主地对“秋游倒计时”进行管理。

2. 通过“秋游倒计时”感知顺倒数的含义。

活动准备:水彩笔,图画纸,数字卡

1. 师:“每天总是有许多小朋友来问老师,还有几天才去秋游呀?”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小朋友自己、每天一来幼儿园就知道离秋游还有几天,不要再问老师了呢?”

2. 跟孩子一起设计“秋游倒计时” 。

3. 孩子自愿分组分工制作“秋游倒计时”中每一页的数字。

4. 选择画得最好的数字0—9、用于制作“秋游倒计时”。

5. 讨论“秋游倒计时”的管理。

活动反馈:

1. 教师将幼儿选出的画得最好的数字0—9装订成“秋游倒计时”。

2. 孩子们通过讨论、决定倒计时由每一天最早来的值日生来管理。

3. 孩子在这个活动中对顺倒数的含义感受不深。

活动(五)拟订购物清单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根据愿望画出适宜的食品,有计划地购物。

活动准备:纸、笔。

1、请幼儿说说想买那些食品。

2、与幼儿讨论买哪些食品合适,买几样好?

3、 引导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画出购物清单。

活动反馈:

1. 孩子们对要准备的食品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购物清单非常丰富。

2. 孩子们画的购物清单普遍缺少主食,可建议孩子们加以修改。

活动(六)讨论超市购物的注意事项

活动目标:

引导孩子们自主地制定超市购物时的注意事项.

活动准备:水彩笔,图画纸

1.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孩子们讨论、回答。

(1) 永辉超市里有哪些设施?

(2) 我们这么多小朋友去永辉超市购物时,要怎样注意安全?

(3) 买东西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2. 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活动反馈:

1.孩子们考虑比较全面,讨论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1) 路上的安全 (2)使用电梯时的安全 (3)超市中的人很多要注意安全 (4)买东西要诚实,排队。

2.由于是孩子自己制定的注意事项,孩子都能清楚地向家长介绍。

活动(七)到永辉超市购物

引导孩子们自主地制定超市购物时的注意事项,并尝试独立购物。

活动准备:每人十元钱、请几名家长参与、协作。

活动指导:

1.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孩子们讨论、回答。

(1) 永辉超市里有哪些设施?

(2) 我们这么多小朋友去永辉超市购物时,要怎样注意安全?

(3) 买东西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2.家长及老师分别带领一组幼儿购物。

活动反馈:

1.孩子们考虑比较全面,讨论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2) 路上的安全 (2)使用电梯时的安全 (3)超市中的人很多要注意安全 (4)买东西要诚实,排队。

2.购物活动基本完成,大部分幼儿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购物,有两名幼儿买了一大堆的东西,有十名左右的幼儿购物超过了10元。

活动(八)讨论秋游的准备工作

激发幼儿秋游欲望,引导幼儿制定活动计划、及活动注意事项。

活动指导:

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我们要去秋游了,该做哪些准备呢?”

“我们去秋游时要注意些什么?

活动反馈:

1. 由于小、中班幼儿参加过秋游,所以他们很快说出了要准备食品、毛巾、衣服、垃圾袋等。食品可以去超市购买。

2. 对秋游活动的注意事项孩子们的设想也比较全面,具体情况根据当日活动安排进行修改。

活动(九)我们去秋游

活动目标:

1. 带领孩子们参观动物园,观赏各种动物。

2. 带领孩子们到西湖博物馆,参观脱胎漆器展览及恐龙馆中的恐龙化石展览。

活动准备:

食物、衣服、雨衣、垃圾袋、毛巾等。

1. 教育幼儿来回路上和排队时跟紧队伍,以免丢失。

2. 引导孩子们认真倾听介绍员阿姨的讲解,观看恐龙化石展览,了解恐龙的生长历程和神秘灭亡。

3. 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各种动物的外型、形态、动作、叫声、爱吃的食物等等。

活动反馈:

孩子们在秋游活动的过程中、对恐龙馆中的恐龙化石十分感兴趣,希望有更深入的了解。

活动(十)讨论秋游里最喜欢的××

活动目标:

1. 引导孩子们回忆秋游时的愉快情景,并通过交谈与同伴分享自己当时快乐的心情。

2. 与同伴们说说秋游里最喜欢的。

水彩笔,图画纸。

活动指导:

1. 引导孩子们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秋游时最愉快的事和快乐的心情。

2. 鼓励能力较弱的孩子到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

活动反馈:

1. 孩子们说起秋游活动都十分开心,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

2. 在绘画作品中、发现孩子们大部分画的是恐龙馆中发生的事。可见孩子们对恐龙的秘密十分感兴趣。

活动反思:

?秋游》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全文生动的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秋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乐心情。 经过一个单元的识字教学后,终于可以进行课文阅读教学了!《秋游》这篇课文的内容对于农村的孩子们来说可谓是“小菜一碟”了。

所以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大谈秋天的特点,果园里、农田里、田野里……,孩子们似乎是无处不去,无处不说。他们描述得确实很形象,有的同学描述的水果馋的大家都直流口水。他们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空中的云给他们想象成了世间的万物。他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每个孩子都在各抒己见……看着孩子们的积极投入,踊跃发言,我不忍打断,不能多说,只想站在教室的一角,好好欣赏此时的课堂。

正在我们都投入在精彩的课堂交流中,无情的下课铃声响起。我如梦初醒,天呀,我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吗?课文没来得及感情朗读背诵,生字还没有好好识记书写,怎么就下课了呢?就这样,带着兴奋的收获和无限的遗憾,我走出了教室。 这节课,虽然我没有能理想的驾驭课堂,但是孩子们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发挥和表达。课堂上,我们有收获更有遗憾。难怪有人说“教学是一门留下遗憾的艺术”!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篇3

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 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二、练习练习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287+129+118=287+(+118)(32+47)+65=32+(+)

3、教材练习五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

88+104+9688+104+96

=192+96=88+(104+96)

=288=88+200

=288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六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教材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所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安排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在教学中却将它当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除以)多少,积就会乘以(除以)相同的数这样一个变化规律,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1、5×5,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0.72×5时,学生不会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一些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来引导学生思考,推导出应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还有将积缩小相应的倍数。

3、突出小数位数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另一个是判断小数的位数,通过用两道练习来让学生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

在课的结尾还安排了头脑风暴,填写()×()=3、6,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扩散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思考,激励探究。

4、突出口算

教材中并没有安排小数乘整数的口算,而在实际学习中,口算由于数目比较小,计算结果可以比较快速地反馈,易于检验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思路,所以在计算中增加了口算练习,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检验方法的正确性。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还有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

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地思考,运用发现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而让我困惑的是,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都很流畅,顺利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学生掌握情况也良好,但并没有化的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并没有意识去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让学生在质疑,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去解决问题,真正去经历探究的过程,所以到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略显疲态,所以这节课让我意识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是学生学,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过程。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再质疑的过程,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会画螺旋线,用螺旋线表现出蜗牛的基本特征。

2、能大胆作画,并能丰富画面。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观察蜗牛。

2、蜗牛一只,铅画纸,蜡笔。

3、幼儿操作材料“小蜗牛”。

活动过程

1、出示蜗牛,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蜗牛的身子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壳的外形特征。

2、书空练习,帮助幼儿理解“螺旋线”。

教师边讲边做动作:蜗牛小时候也很小的,后来它一点一点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越长越大,后来就长成了一只大蜗牛。

教师:你们说蜗牛的身子是怎样长大的呢?

引导幼儿做书空练习。

3、幼儿绘画,教师辅导。

教师:你们看我画的这只蜗牛用一只手都盖不住,那你们会画一只大蜗牛吗?画完后可添上些花、草。

(1)重点辅导幼儿在操作材料上用好看的颜色给蜗牛画出螺

旋形的背壳,将蜗牛画大。

(2)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多画一些蜗牛,并能丰富画面。

4、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鼓励大胆作画的幼儿。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一只小蜗牛的活动反思:

1、伊星谕是一个胆子比较小的幼儿,但他的能力不错,在画画时刚开始他一直叫老师我不会,你教我画,可是我跟他说你很能干的,自己能行,我就在傍边看着你画,过了一会我发现他画的还不错,蜗牛的基本外形都画出来了。我就及时的'表扬了他,他看了我一下笑了,接着就自己画了,后面还增添了草地和太阳而陈豪小朋友做在那里都不动手一定要老师手把手的帮助他才会去画

对策:

1、给个别坚持性较差的幼儿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

2、像陈豪这样的较小的幼儿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给与一些时间转化。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词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积累诗歌鉴赏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词的魅力,体会词人别离时凄凉、哀伤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词人在词中所流露出的浓浓别离之愁;领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难点:理解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美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痛痛快快的说

1.大千世界,悲欢离合仿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离愁别绪也似乎是一种永恒的情怀,古往今来,众多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和感人肺腑的文学作品,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通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们仿佛看到荆轲离开时的悲壮,“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那又是怎样的凄苦之别。我们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生命在演绎着悲欢与离合,嗅着浅浅的墨香眼前也仿佛浮现那一个个泪眼婆娑的丽姿和那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雨霖铃》,去感受一下柳永笔下那缠绵悱恻的离别深情。

2.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时就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

3.《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二、认认真真的听

1、播放《雨霖铃》的视频朗诵,学生听了后谈初步感受。

2、这首词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离别时依依惜别之情,浓浓的离愁别绪。

本词的感情基调。明确:哀婉、悲伤、凄清。

三、反反复复的读

1.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作大意。补充:

(1)对长亭晚: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

(2)去去: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去了去了”。

(3)楚天:楚地的天空,这里泛指南方天空。

3.用通俗的语言翻译这首词。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刚停歇。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夫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凝望,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在杨柳岸边,对着凄冷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纵然我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4.学生展示朗读,师生点评。(语调、节奏、情感表达)

5.讨论:总结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上片:离别情景,以实写为主;

下片:想象别后情景,以虚写为主。

离别前:勾勒环境;

离别时:描写情态;

离别后:刻画心理。

四、仔仔细细的赏

(一)体悟直接抒情

1.自由朗读,找出词中表现作者离别心情、神态、动作的句子并细细体味。

上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以上词句都属于直接抒情。

2、示范鉴赏“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无绪:饱含别离的苦涩;催发:浸透留恋的深情。

关键词:写实笔法、矛盾之处、情感。

词人以写实笔法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无绪:饱含别离的苦涩;催发:浸透留恋的深情。“都门帐饮”,是指在京都的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从这句看,这首词很可能是作者离开汴京南去,跟恋人话别时所写。依恋不舍却又不得不分离,因而也没有了心绪;可这时候,兰舟无情,正在催人出发。

3、小组合作探究,鉴赏其他几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执手相看,无语凝噎——白描,柔情蜜意。

关键词:表现手法、表现情感(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既然欲饮无绪,欲留不能,这时,纵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口,只有泪眼相对,执手告别罢了,满腹哀伤情,尽在不言中。这是柔情蜜意的流露,是情感集中的表现。

这两句通过白描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了哀婉缠绵、无比依恋、难舍难分的离别场景。临别之际,一对恋人该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可是手拉着手,泪眼朦胧,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正因为气结声阻,就更能见出内心的悲伤。

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其实有千言万语。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你能试着代他说两句吗?请展开想象替永哥说出心里话,和大家分享。

参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娘子,我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得还再见到娘子,望你我各自保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主题:伤离别、词眼。

关键词:主题、感情。

这三句,由个人的离别之苦而推及于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感情体验。可是跟苏轼在的中秋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超旷态度不同,词人越是把个人悲苦的离情放到历史发展的广阔时空中来咀嚼,就越加陷入深沉的感伤之中,并让读者越发感受到那沉重感情的分量。“冷落清秋节”,照应到上头三句,使得情景交融,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关键词:表现手法、虚写。

这两句更推开去,愈想愈远,愈远愈悲。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了。失去你,再美的风景也是暗淡无光!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关键词:收束全词、情感。

这两句照应到上片“执手相看”两句,离别时是千言万语说不出,离别后是千种风无处说,这就在眼前与将来、现实与推想的对比中,把真挚深沉的情爱和凄苦难言的相思,表现得更加充分,在感情发展的高潮中收束全词。

(二)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1、找出词中写景的句子,分析这些景物有何特定含义。

2、分析“寒蝉、长亭、晚、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传达出的作者情感。

3、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五、开开心心的写

1、概括本词艺术特色。

借景抒情: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杨柳、晓风、残月、烟波、暮霭、楚天。

虚实结合:“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

本诗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和强化了诗歌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

2、延伸拓展: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柴门扶杖,生命总在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当我们轻轻敲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柳永的词《雨霖铃》,感受作者笔下哀婉动人的感情。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有选择的将各种线条和简单纹样进行有规律的排列,设计出美丽的花边;

2、运用数学活动中积累的交替排序经验,大胆选择色彩、线条和纹样进行表现;

3、在不断重复中能较细致的完成自己的设计。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两条运用简单线条和图案绘成的美丽花边;

2、幼儿用书《美丽的花边》(每人一本);

3、各种颜色的水彩笔若干;

4、彩色粉笔。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今天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展示两条美丽的花边)师:今天啊,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条美丽的花边。小朋友们觉得漂亮吗?

师: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画一条美丽的花边?

师:今天啊,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自己设计两条美丽的花边。

二、如何绘成美丽的花边

1、分析图片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画的美丽的花边。看看老师画的两条花边都用了什么颜色?

用了那些线条和图案?

2、引导幼儿回忆以前学过的线条和图案师:小朋友们都说的非常对,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线条来画美丽的花边?(幼儿说教师板画)师:小朋友们想到了好多图案来画美丽的花边,除了这些老师还想到了其他的图案(教师补充)师:现在,我们用小朋友们喜欢的图案来画一条美丽的花边。(教师一边询问幼儿,一边示范绘画)师:小朋友们知不知道怎么画了?待会儿,小朋友就自己设计两条美丽的花边。

三、讲明绘画规则,发幼儿用书和水彩笔师:

1、待会儿,小朋友们在用水彩笔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笔戳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不要抢…..

2、小朋友们在画的时候,不能把图案画到花边外面去了,那样一点也不好看,我们要把图案画到花边里。

现在,老师把书发给小朋友们,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页,然后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设计两条美丽的花边。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五、展示幼儿作品,大家相互欣赏。

师:小朋友们都画好了美丽的花边,现在把你们画好的花边给旁边的小朋友看一看,看看谁画的最漂亮。

五、延伸活动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美丽的花边,回家以后画出美丽的花边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打招呼是一种礼貌行为。

2、学会说“早上好”、“再见”等日常礼貌用语。

3、乐意与人打招呼。

活动准备

1、自制教学挂图。

2、小兔,小猫等小动物头饰。

3、设置游戏《找朋友》的情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图,幼儿观察画面,听故事学习说礼貌用语。

师:这个小朋友叫什么?

师:早上妈妈送她上幼儿园时,小花花对爸爸说了什么?

师:小花花碰到隔壁家的奶奶,她会说什么?奶奶怎么夸她的?

师:当她碰到小朋友时她会说什么?

师:到了幼儿园,小花花对老师又会说什么?

师:大家怎么夸小花花的?

师:教师完整复述故事一遍。师生共同小结:小花花真有礼貌。

二、教师朗诵儿歌《老师早》。

师:小宝宝进幼儿园先说什么?

师:谁见了咪咪笑?谁听了跟着叫?

师:小宝宝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我们也要向他学习。

三、游戏:〈找朋友〉,鼓励幼儿学习主动和别人打招呼。

师:平时,我们还会见到谁?怎么打招呼呢?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找朋友〉,当我们找到朋友时,我们会怎么和他们招呼呢?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学会了和许多人打招呼。你们也要做个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的好宝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的新教师培训心得通用5篇

初中数学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通用6篇

新教师培训师德心得体会通用5篇

新教师培训师德心得通用6篇

培训师工作计划范文通用7篇

新教师培训学习心得通用5篇

暑期名教师培训心得通用7篇

小学美术新教师培训心得通用5篇

129活动策划案的模板优秀5篇

策划案工作总结通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659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