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选题网 >工作计划

加减混合教案7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和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帮助调整教案,录取选题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加减混合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加减混合教案7篇

加减混合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117 、118 的内容和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一4 题。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同学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算法。

2 .培养同学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

16-4+21

24-(18+3)

2 . 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的表格。

( l )让同学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身的语言表述出来。

( 2 )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局部比草地局部多几分之几?"

( 3 )提问:森林局部指什么?怎样列式?

( 4 )请同学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方法一: + ??

方法二: + ??

= + ??

= + ??

= ??

=

=

=

( 5 )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身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 .出示例1 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贮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 l )先让同学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 ? 是什么意思?

( 2 )请同学列出算式:1 - - 或1 -( + )

( 3 )请同学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1 - -

1 -( + )

= - -

=1 -( + )

=

=1 -

=

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

3 .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同学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依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 .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

同学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和书写美观情况。

5 .完成教材第120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 4 题。

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 — 4 题,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思维训练

某市举办一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综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加减混合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2.先说说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112+8-13 16-4+21 16-4+21

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二、探究新知。

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

导学释疑,合作探究:

1.出示例1:

学生汇报:

(1)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例1内容。

(2)问题1: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的几分之几?书中的森林部分指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3)对于分步通分和一次通分你更喜欢哪一种?

(4)问题2“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是降水量的几分之几?书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7/20是什么意思?

(5)列式后比较良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小括号的分数在混合运算中该怎样计算?

2.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小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的。

3.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基本题:

完成118页“做一做”

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1----4题。

2.拓展练习: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加减混合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参观、熟悉小学环境,初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2、能制定参观计划并用各种方法表现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3、幼儿对小学生生活产生积极的向往和愿望。

二、活动准备:

1、活动方案

2、提前和实验小学老师取得联系,完善参观小学的活动计划,并与小学接待老师交流参观计划与要求。

3、提前给孩子做好教育,带着问题去参观,明确参观小学的任务与要求,并提醒幼儿外出参观活动要注意安全及不影响小学生学习等事项。

4、给家长发活动通知。

三、活动地点:

实验小学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30日上午

五、活动参与人员:

大班全体师生

六、活动过程:

1、早上7:45由家长将幼儿准时送到实验小学门口,各班主任在门口等候并组织幼儿。

2、组织幼儿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学习小学生有秩序地排队、做操。

3、参观小学主要活动场??

路线:参观教室,认一认班级班号标记————走廊————厕所———图书室,参观实验室:餐厅,了解各场所的功能,观摩小学生的课桌椅,上课的方式等。

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教室、厕所等与幼儿园有着明显不同的设施。

4、由带队老师做简短的总结,参观结束。

七、活动延伸教育:

回园后,由班级班主任负责,带领孩子进行活动《我参观的小学》。

1、我眼中的小学

组织幼儿分组记录在参观中看到了些什么。

2、讨论问题:

(1)小学生是怎样排队的?怎么做操的?哪里是我们要学的呢?

(2)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3)怎么知道这是哪个班级呢?那么大的小学你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自己的班级呢?

(4)上课为什么要打预备铃?

(5)小学的教室和厕所和幼儿园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6)升入小学之后,就是长大了,独立了,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立,小朋友心里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

班级老师要针对这些问题,和孩子一起展开讨论,理顺孩子的思路,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加减混合教案篇4

一、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0日早10:30———12:00

二、活动地点:

鄯善县火车站镇小学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带幼儿参观学校,初步了解学校,熟悉学校环境、教师和学生,感受哥哥姐姐的学校生活,激发幼儿对入小学的向往。

2、初步发现学校与幼儿园的区别,找出不同之处,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能力。

3、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知道小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和活动方式。

4、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课间要先入厕,在做户外游戏,并且听到上课铃声或上课音乐声,能迅速回到自己的班里上课,在心理上做好适应这种学习模式的准备。

5、教育幼儿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时间观念的良好习惯。

四、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学校负责人,确定参观的有关事项。

2、提前通知家长做好幼儿参观学校的工作。

3、告诉幼儿听老师的指挥、不乱跑,不大超大闹,做个文明的参观者等参观前的谈话。

五、实施措施

1、请小学生给自己讲讲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校园趣事,说说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

2、组合幼儿到学校去实地参观。

3、教师讲解,幼儿观察了解学校环境。

4、教师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5、参观后讨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请幼儿从环境、作息时间、上课科目、纪律等方面说说。)

六、家园共育

1、家长配合幼儿园,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学校的生活,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

2、看电视录像,或让上小学的哥哥姐姐向孩子讲述小学学校生活,进一步了解学校。

加减混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解答过许多应用题,有一步计算的、也有两步计算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并归纳出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检验的方法.

教师板书:应用题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1

例1.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意?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3)怎样分步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4)怎样验证是否正确?

2.汇报讨论结果

(1)课件演示:一般应用题1(出示摘录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及线段图)

(2)提问:要求剩下的平均每天做多少套,要先求出什么?后3天做了多少套怎么求呢?已经做的套数怎么求?

(3)学生列式

分步:755=375(套)

660-375=285(套)

2853=95(套)

综合:(660-755)3

=(660-375)3

= 2853

= 95(套)

(4)教师小结检验过程.

方法一:按照原来的题意,依次检验每一步列式和计算是不是对.

方法二:把最后结果当做已知数,按照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

3.规纳概括

(1)课件演示:一般应用题2

(2)教师提问:这四步你感觉你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哪一步上?哪一步最重要?

(3)小结:解答应用题时,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题意上,因为解题思路是根据题意确定的.第二步是最重要的,它决定着思路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一)四年级和五年级要给500棵树浇水,四年级每天浇50棵,浇了4天;剩下的由五年级来浇,浇了5天.五年级每天浇多少棵?

(二)李小胜拿3.2元钱买文具,买了4支铅笔,每支0.6元.剩下的钱买图画纸,每张0.2元,可以买几张?

(三)新丰农具厂赶制540件农具,前10天平均每天制32件,余下的要在5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制多少件?

(四)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出示不同算法,请同学讨论是否正确.

四、质疑调节

1.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审题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什么方法检验呢?解答应用题为什么要检验?(讨论)

五、课后作业

(一)学校买来280千克大米,计划吃7天,实际每天比计划少吃5千克,这批大米实际吃了多少天?

(二)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大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行6小时,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10千米,实际几小时到达?

(三)装订小组计划装订一批书,每小时装订180本,10小时可以装订完.如果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装订20本,几小时可以装订完?

加减混合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好处,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2、能用多种材料的废旧物制作各种物体,感受废旧物品组合创新的乐趣。

3、发展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废旧物品若干、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若干、课件、制作玩具的废旧物品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实物导入:

教师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个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这种材料还能做什么?

2、废旧物品用途多。

(1)师:小朋友你们还见过哪些用废旧物品制作的东西?

小结: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这些废旧材料可以做飞机、轮船、汽车、火箭、坦克、企鹅、高楼、大桥等等玩具。

(2)观看ppt:废旧物品小制作。

(3)教师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欣赏,玩弄,了解废旧物品的多种用途,并启发说出幼儿园中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有哪些。

小结: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还能废物利用。

3、组合创新和分组操作:

(1)师:小朋友,请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然后和他一起动动小手选择不同的废旧材料,设计有趣的作品,比比谁设计的作品新颖独特。

(2)幼儿操作,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废旧物品,通过画、剪、粘贴、包装等组合制作出新颖独特的玩具和物品。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4、观赏、评价。

活动延伸

班级举办变废为宝作品展。

加减混合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积极开动脑筋,尝试一物多玩。

2、学会控制动作和力度,根据报纸的特点玩游戏。

活动准备:

报纸若干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活动关节。

2、探索报纸的玩法。

(1)教师出示报纸。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老许多报纸,我们一起和报纸玩游戏吧。但是一张报纸这么大,有薄,又轻,又容易烂,怎么玩呢?

(2)幼儿人手一份报纸,探究报纸的玩法。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玩法。

小结:小朋友们真不错,想到了这么多种玩法,集中你们的各种玩法,我大约知道了,原来报纸可以跑着玩,可以当球玩,可以跳着玩,还可以当独木桥来玩;可以1个人玩、2个人玩,很多人一起玩。

3、和报纸玩游戏。

老师:小红帽要去奶奶家看奶奶,去奶奶家的路很远,要过小河,钻山洞,还要和大灰狼做游戏,战胜大灰狼后才能去到奶奶家。你们有没有勇气试一试?

第一关、过小河:

玩法:将报纸铺在地上,利用两张报纸交替往前,鼓励幼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

第二关、钻山洞

玩法:幼儿三人一组,两名幼儿将报纸纵向打开并拉直,另一名幼儿从一定距离处将报纸冲破,可轮流进行游戏。?

第三关、和大灰狼撕报纸?

玩法:幼儿一人扮大灰狼,一人扮小红帽。两人站在报纸的两端,用双脚将报纸撕碎,撕的最小者为胜;撕完后请幼儿快速将碎片捡起,看谁捡的碎片多,并要将碎片捏团再造成纸球者为胜利。

4、放松运动。

老师:小红帽历经千辛,终于来到外婆家,我们一起和小红帽做做放松运动吧。

延伸活动:

收集报纸,在美术活动和游戏活动中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案7篇

一年级数学跳绳教案7篇

幼儿园安全教育幼儿园安全教案模板7篇

幼儿园安全教育幼儿园安全教案7篇

中班语言猜猜我有多爱你教案反思7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7篇

生命教育班会课教案优秀7篇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7篇

幼儿园足球教案小班教案7篇

古诗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263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