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是录取选题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体育游戏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自制器械”中,教师和家长做了许多的自制机械,特别是沙包。幼儿人手一个,但我发现幼儿在玩沙包的时候,都喜欢用手去玩沙包,却很少有幼儿用脚玩沙包,为此,我设计了“夹包跳”活动引导孩子们用脚来玩沙包,利用沙包来发展幼儿脚的夹、抛等能力。
活动目标
1、能用双脚夹住沙包,用力跳起,向前抛沙包。
2、发展双脚向上跳起,用力抛物的能力,动作协调、灵活。
3、体验玩沙包和竞赛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双脚夹住沙包,用力跳起,向前抛沙包
2、发展双脚向上跳起,用力抛物的能力,动作协调、灵活
活动准备
1、沙包、圈各1个
2、用即时粘贴的红、黄、蓝、绿小兔各5只(贴在幼儿前额)白兔一只(贴在教师的前额),红、黄、绿、蓝圆片各10个,红、黄、蓝、绿颜色的长、短条各两根,蓝色皱纹纸长条8根
3、平衡木一个,椅子10把,垫子一块
4、音乐磁带、录音机、口各一个
5、场地准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运动兴趣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迅速将幼儿引入兔妈妈带着兔宝宝一起锻炼身体的情景中,并用口哨和变化的s形队伍足赤幼儿进入场地,使活动有情有景,富有游戏性,很好的调动幼儿的活动热情。
二、热身运动
教师、让我们来跳个舞吧,把沙包放在身体的左边当做萝卜,(音乐起)师生共跳《小白兔》。
三、自由玩沙包,拓展沙包玩法。
教师分层次引导幼儿探索沙包的各种玩法,逐步提出由易到难的要求,重点引导幼儿用脚夹沙包,发展幼儿用脚夹、用脚玩的能力。
四、学习新玩法
“夹包跳”。
五、竞赛游戏、
“投石进河”。
六、小结。
活动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大班的体育游戏《夹包跳》,这节课主要分三方面来进行教学活动,活动开始,我带领幼儿做一些准备运动,这个环节是让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以便于接下来的活动锻炼。在基本部分,让幼儿自由玩沙包之后学习夹包跳,接着进行游戏比赛的`项目,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结束部分让幼儿做一下放松运动,幼儿的身心都得到了休息。
不足之处、在游戏之前应该事先找小朋友试一下游戏的难度,以便游戏能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并呈现由易到难的过程。只有让幼儿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游戏,才能真正体现“以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各种方法玩梅花桩,积累多种运动经验,激发幼儿的兴趣。
2.尝试在梅花桩上行走、站立等活动,控制动作的协调性和身体的敏捷性。
3、积极参与“鳄鱼来了”的游戏,体验合作的重要和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
2、梅花桩(木桩)、梅花桩(旺仔牛奶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小动物搬运工----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搬运梅花桩(旺仔牛奶罐),进行热身。
二、基本部分
1、自主探索
提问:小树林里的梅花桩可以怎么玩?
观察:幼儿不同的玩法。(在梅花桩上做不同的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2、分享交流
指导:幼儿之间分享梅花桩的玩法。
示范:个别幼儿示范保持身体平衡的动作。
再观察:继续探索不同的动作。幼儿选择一个动作,努力保持较长的时间。
3、合作探索
(1)和同伴合作游戏,探索并示范保持平衡的不同玩法。
(2)一起探索在梅花桩上交换位置的方法。
提问:和同伴交换位置时怎样才能让两个人都保持平衡,不掉下去?小结:两个人手拉手,你跨一条腿,我跨一条腿,踩到对方的梅花桩上站稳马上转身收腿。
三、集体游戏:鳄鱼来了-----在不同高度的梅花桩上保持平衡,体验合作的快乐
1、规则介绍:
(1)梅花桩作为小河边的树桩。
(2)小动物们在河边游戏:四散追跑、跳上跳下。教师模仿鳄鱼在水中来回游动。
(3)鳄鱼发动袭击(四肢着地、俯下身体为信号)时,小动物们要赶快逃到一个“树桩”上,不得掉下“树桩”,否则被鳄鱼吃掉。
2、分角色进行游戏
3、第二次游戏:引导幼儿合作,保护同伴的安全。
4、第三次游戏:尝试占据小面积,让更多同伴得救,单脚或双脚站立在一个“树桩”上保持身体平衡。小结:小动物们不仅保持平衡的本领大了,而且还能相互合作,最终战胜了大鳄鱼,胜利!
四、放松运动
1、梅花桩(旺仔牛奶罐)摆成一座独木桥。小动物们安全过独木桥。
2、每人拿一个梅花桩,把它送回“家”。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和身体的平衡性;
2.提升动作协调与配合能力;
3.增强孩子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两人一组;
2.两条纱巾;
3.音乐。
三、比赛规则:
1.每组四对队员,两组之间进行比赛。每组第一对队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裁判在队员绑好纱巾(两人把紧挨的两条腿用纱巾系好)后,听口令一起跑向终点,再跑回起点,解开纱巾交给下一对队员,下一对队员系好纱巾后才能出发,最终以用时短者为胜。
2.比赛过程中,两人同步行进,不允许其中一人双脚或单脚离开地面。
3.比赛过程中,若纱巾脱落,在哪里脱落要在哪里系好后再出发。
4.比赛过程中,若有人摔倒,该队这对队员必须立即停下,扶起搭档继续比赛或选择退出比赛。
四、活动过程:
1.跟着音乐活动身体关节,重点活动下肢关节。
2.出示纱巾并提问:(小朋友,两个人共有几只脚,怎样才能把
四只脚变成三只脚走路呢?)引出游戏名称——两人三足游戏。
3.两个小朋友并排站在一起,老师帮这对好朋友的四只脚变成三只脚。(教师帮助两个小朋友将紧挨的两条腿用纱巾系在一起)系好以后,自由练习。
4.自由练习后,教师帮助小朋友们解决问题:刚才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才能让两个好朋友不摔倒并且走得快?(系在一起的脚先开步,两个人嘴里可以喊口令1、2,先开步的脚口令为1,后开步的脚口令为2。)
5.老师讲解方法后,让小朋友们再去自由练习。
6.进行正式比赛。
7.比赛后,根据用时长短排出名次,给予奖励。
五、活动小结:
刚开始练习时,小朋友们不懂得相互合作,跑得比较慢,甚至有摔倒的情况发生,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能默念口令同步前行,速度明显加快。另外,系纱巾的位置以及松紧度还需加强练习,以免在比赛过程中纱巾脱落影响团队成绩。总体来讲,本次两人三足游戏的活动目标已实现,本次活动进行得很成功。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2.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游戏玩法:
3-6人参加,参加者伸出右脚,依次勾住前一个人的腿上,第一个小朋友的脚搭在最后一人的腿上,形成一个编出的圈,一手搭住前面小朋友的肩膀,边念儿歌,边单脚往前跳,直至儿歌念完。
活动反思:
编花篮这个游戏,我小时侯也很喜欢玩,我想幼儿也一定会喜欢的。于是在教师的示范后,大家都很感兴趣,很想学这个游戏。我先请幼儿两人为一组,自由探索,但我发现,孩子们都没有掌握其中的“窍门”:可能是衣服穿的太多了,前一个小朋友脚放好后,后一个小朋友的脚根本不能再弯下来,游戏没有成功。我想起小时侯玩的时候,人比较多,脚就好搭一些。于是,我再次示范了玩法后,请幼儿六个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花篮游戏。本以为这样问题就能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幼儿没有按次序一个接一个把脚搁在前一个小朋友的脚上,最后一个小朋友也没有把脚放下来,大家都倒在地上了,游戏再次失败了。最后,我只好采取最原始的办法,一组一组教,终于孩子们想方设法,经历了数次失败后,终于初步掌握了《编花篮》游戏的搭建技巧。但玩起来还有的小朋友单脚的平衡能力有限,还没等编好花篮就倒下来了。虽然如此,孩子们还是玩得很开心,下课后还是一直在玩,看来这个传统游戏还是很吸引孩子们的。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篇5
大班体育游戏:小青蛙送快递
【活动目标】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3、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圈、小邮包若干、kt板做成的房屋、信封若干、矮桥【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捉害虫“今天天气真好,小青蛙们,跟妈妈去田里帮农民伯伯捉害虫吧。活动活动身体吧“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手儿伸一伸,腿儿蹬一蹬,蹲下,跳起来,吃掉它!”(活动四肢,巩固向上跳的动作。)二、基本部分
1、跳荷叶:
咦,前面有一条小河,河里有许多荷叶(圈),我们一个跟着一个跳过去,试试自己的本领吧!(第一遍游戏)
2、跳田埂
总结“刚刚我们一个跟着一个很顺利的跳过了荷叶,现在妈妈还想请你们学一个新的本领呢,这里有一条高高的田埂(矮桥),挡住了我们怎么办?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送快递
总结“妈妈真高兴,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真能干,跳过了荷叶,又跳过了田埂。还有一个更艰难的任务,等着我们去完成呢,想不想试一试?
这个任务就是,请大家做一回邮递员,把信分别送到相应颜色的家里去。介绍材料:(封发邮包)小青蛙们,现在变成了能干的邮递员,出门前妈妈给你们准备了邮包,里面装好了信件。注意喔,送的时候要看清楚
信封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它送到和它一样颜色的房子里(教师示范)看,妈妈手里是什么颜色的信封,我应该把它送到什么颜色的房子里?我出发啦,跳过荷叶、跳过田埂,信件送到家。
三、结束游戏
师:小青蛙们真能干,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完成的很不错,累不累?我们一起玩个游戏放松一下吧。
木头人:三三三,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变成小动物(小花朵),不许动!(幼儿教育)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练习跑,双腿站立跳及蹲跳的动作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机敏性和竞争性。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在场地四周画些圆圈当作荷叶,圆圈数要比幼儿数少1个。圈与圈要拉开距离。
活动过程:
1. 全体幼儿都站在圆圈里,每人一圈。其中1个幼儿没有圆圈,站在场地中央。老师先教口令: 圆圆的荷叶,圆圆的台,小青蛙跳水,扑通扑通!
2. 游戏开始,大家齐声说,说完最后一句时,站在圈内的小朋友立刻跑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互换位置,每个幼儿必须离开自己的圈,不能站着不动。这时站在中间的幼儿趁机也去占圈,没占到圈的幼儿再站在中间去,游戏重新开始。
3. 增加游戏难度,从跑改成双腿跳,再从站立跳到双腿蹬跳。
4. 此游戏不宜人数过多。如果人数多,可将全体幼儿分两组进行。
活动反思:
大班是发展幼儿跳跃能力的极佳时期,而且多以双脚跳的动作为主。对于幼儿来说,模仿小动物是他们很喜欢的事情。小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是他们所能理解、喜欢的,赋予幼儿“小青蛙”角色来练习跳的动作,符合双脚跳动作的特点。青蛙跳活动还能满足幼儿运动、娱乐、交往、创新等多种需要,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以体能为主的身心和谐发展。
小百科: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