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来改进教案的质量,教案的目标应该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以下是录取选题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年级上册《画》教案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1
教学内容:
1、学唱并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2、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动作。
3、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演实践活动,感受集体创作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创编表演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木鱼、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组织教学。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我们的音乐口号是:音乐课堂,快乐多多,yes!
2、律动。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播放音乐)
师:请小朋友们轻轻地站起来。
二、欣赏草原美景
1、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还想表演的更好吗?
生:想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辽阔的大草原上和蒙古人一起唱一起跳,好!咱们就去大草原看看吧。
(播放草原风景)
2、小朋友们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用你美的语言描绘。
生:我看到了成群的羊、牛、马
师:你看到了这些可爱的动物,还有同学看到了哪些?
生:我还看到了美丽辽阔的草原。
师:听了你的话我觉得草原太美了。
三、学动作与节奏
草原的风光是美丽迷人的,蒙古人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他们喜欢骑马、摔跤、射箭。(播放三大活动图片)
1、蒙古人是最喜欢骑马的,(播放骑马图片)谁能用动作来表演骑马。(你的动作真好看大家来学着他做动做;/懂得欣赏别人表演的孩子是最聪明的;/还有同学们比他表演的更精彩的吗?/不好看那你来表演)谁来给他的动作配上马蹄声。(配得真棒呀!)哦!老师听出来了原来骑马的节奏是(播放课件:节奏)大家一起来拍。
2、(播放摔跤图片)(生:摔跤)现在老师表演动作,大家看看哪个动作更象蒙古人在摔跤。(生:第二个动作)因为第二个动作比第一个动作更勇猛。好!咱们一起来当一回勇猛的蒙古人吧!小朋友们起立,咱们一起来表演摔跤动作。小朋友们表演的真精彩!请坐。如果把嘿音换成哒音,你会有什么发现呢?咱们来演一演。(播放课件:节奏)这就是摔跤的节奏。大家一起来拍。
3、(播放射箭图片)(生:射箭)好!我们一起表演吧,跟着老师来,这就是弓,这就是箭,嗖0嗖0。射箭的节奏是x0x0(播放课件:节奏)。
四、学习歌曲
小朋友们的动作真优美、真大方,都能体验生活创编节奏了,真了不起。蒙古人喜欢骑马、摔跤、射箭更喜欢唱歌跳舞。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播放歌谱)
1、聆听歌曲
我们一起聆听歌曲,老师伴舞。小朋友们歌曲好听吗?(生:聆听)老师的动作美不美?那就来点掌声鼓励老师吧!
2、朗读歌词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歌词,请小朋友们跟老师读歌词。
3、老师范唱
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听老师弹唱歌曲。看谁坐得!谁的耳朵最灵。
4、用“la”哼唱。
歌曲好不好听?(生:好听)想不想唱?(生:想唱)那大家跟着老师用“la”哼唱。
5、完整演唱
小朋友们,我们把歌词宝宝请到歌中来。完整演唱歌曲。
6、艺术处理
师:如果你是这位骑在马背上的小朋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啊?
生:我的心情会很高兴。
师: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示高兴、快乐的心情呢?老师这里有两种唱法,你们听一听,应该是那一种呢?(教师唱两种歌声)
师:那我们要用轻巧地、活泼地声音来演唱,还要注意脸上要笑眯眯的。赶紧把我们的小胸膛挺起来,把歌曲再来唱一唱。(强调声音的轻巧)
7、个别演唱
我们的小朋友真棒。如果能够大胆地上来展示自己,那就更好了。
8、全班表演
我们的教师就是美丽的舞台,请小朋友来表演,如果能以便一边表演,一边演唱就更好了。
五、感受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还想不想了解更多的蒙古人习俗,(生:想)我们一起欣赏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播放课件)小朋友们,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多热闹呀!那达慕大会也就是娱乐的大会,节目丰富多彩,有——大家想不想参加呀?(播放《草原就是我的家》音乐师生同欢乐)
六、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领略了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风光,感受体验了蒙古族歌舞及其风土人情。有机会小朋友们可以去内蒙古做客,和蒙古族的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李白。
二、认识二类字
1、 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3、 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4、 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5、 开火车认读生字。
6、 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7、 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三、释题-理解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四、吟读
1、师范读。(师边读边在黑板上画拍子:半拍、半拍、向上一拍、半拍。平声拖半拍,仄声向上拖一拍,读来饶有趣味。)
2、生自由读。
3、指一名学生汇报读。(师打拍子指导读:你看着老师的拍子读。)
4、集体汇报读。(师: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拍子读。)
过渡:这样读诗才有味道。古人读诗的时候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候是唱读的。我们一起来唱—
五、唱读
1、师(放《静夜思》音乐):来,我们一起唱。
2、师:喜欢唱吗?先诵后唱,我们再唱一遍。
六、总结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单元主题图的观察和小棒数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丛中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 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和个位,知道11到20各数的组成
4、 能认读写1120各数,用112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5、 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的多等语言描述1120个数。
6、 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7、 知道一个加法或减法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能于同伴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时间:7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6263页例1例3,课堂活动13,练习八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认识1120各数
2、认识感悟10个一是10
4、 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5、 会读1120各数
6、 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一是0
2、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你看到了什麽?
初步认识11-20
二、新授
1、 学生那10根小棒,捆在一起,问:这捆小棒有多少跟?
10跟小棒叫做一个十
齐读:10个一是十,一个十就是10个??
2、 教学例1
(1) 学生数12、13根小棒
(2) 捆小棒
怎样捆才能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呢?
学生操作
(3) 写12
(4) 认识数位
出示计数器
1捆小棒是10根,就是一个十,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
这个珠子表示多少?
还有几跟没有捆?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学生操作
个位的.2表示什麽?合起来是多少?
读12
根据小棒写算是10+2=12
(5) 同理教13
3、 教学例3
(1) 学生拿15、18根小棒,并捆一捆
(2) 在计数器上画
(3) 问:十位,个位上的珠子表示什麽?
(4) 写15、18
(5) 填算式
(6) 观察计数器图,你发现了什麽?小组讨论
老师: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各位表示几个一,十位表示几个十
4、 教学例3
(1) 学生拿1捆和一根小棒,问: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一个十和一个一合起来是11,学生填算式
观察11,你发现了什麽?十位的1表示什麽。各位呢?
(2) 学生独立填16、17、19的算式
(3) 出示20根小棒
学生数,有多少根?有几个十?
在计数器上拨20,问:十位的2表示什麽/
写算式10+10=20
5、 齐读1120 的组成
三、课堂活动
1、 66页1
2、 67页2、3
练习八1
课后记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4
教材分析:
上、下、前、后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起始阶段。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江上大桥图,图中有丰富的关于“上、下”“前、后”的素材。在对这幅情景图的观察和表述中,学生可以根据轮船、火车、汽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上、下方位,根据轿车、卡车、大客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前、后方位。
情境图下的文字分别示范了如何表达物体的上下或前后位置关系,左边的第三句话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还让学生“再看图说一说”,给学生的表述和交流留出了空间,加深学生对空间方位的理解。
“做一做”让学生把课桌上的文具按要求的上下位置关系摆放,加深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整理好桌面,使之整洁有序,也能使学生感受确定的位置关系能够带来“秩序”。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对上、下、前、后等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自己的身体部位相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在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观察判断法,交流互动法;
学法:活动体验法,尝试判断法,沟通补充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上与下、前与后它们具有相对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学习活动中,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抽象出四个方位词,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游戏:
手指上面,手指下面,手指前面,手指后面。
全班活动——师指生说。
刚才的游戏我们用上下前后表示了方向,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四个方向位置。(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认识上下
(一)认识“上、下”。
1、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说说谁在谁的上面吗?反过呢,谁在谁的下面?
个别说—集体说
2、课件出示:这是一幅江上大桥图。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3)大家一会儿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儿说火车在下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4)怎么才能说清楚呢?
3、摆一摆:
(二)认识“前、后”。
1、课件出示动画汽车图
2、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1)你又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车的位置吗?车头开向的方向就是“前”。
(3)怎样才能说清楚呢?看谁跟谁比,标谁前谁后,然后说清楚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3、练一练。
三、练习
1、练一练:你的前面是谁?你的后面是谁?
请坐在xxx前面的同学起立。
请坐在xxx后面的同学把手举起来。
2、课件:练习三第1题。
(1)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讨论:小玉在小兵的前面还是后面呢?你是怎样想的?
(3)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面”对的方向叫做“前”,所以小玉的前面是小兵,小兵的前面是小玉。
3、课件上下山图,强化上下位置关系。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吗?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5
教学内容:
p56p57页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同学数感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同学心算计数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创设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
小朋友,今天俺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二、探究知识
1、8的加减法
a独立考虑
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
出示课件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
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同学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
b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
c小结:同样一幅图,俺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
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
三、练习
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同学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苹果”的游戏来完成。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难点:会比较几个物体的多少。
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
“同样多”、“多”、“少”儿童一般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并不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而往往是凭直觉,或者用数一数的方法来比较多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书本上的图片,请学生讲讲图中的故事,引出比较。
二、激趣感知,掌握方法
1、观察图片,教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比一比,小兔和砖的数量谁多谁少?说说你的`理由。
(1)学生讨论交流。
(2)汇报答案。
(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较同样多的方法。
(4)应用学习“同样多”。
2、观察图片,教师出示第二个问题:比一比,小猪和木头的数量谁多谁少?说说你的理由。
(1)学生交流问题。
(2)汇报结果。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
1、教师出示问题:仔细看图,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快和小伙伴们说说吧!
2、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观察图片,学生动手摆一摆。
2、选择练习“同样多”、“多”、“少”。
3、画一画“同样多”、“多”、“少”。
五、小结
想一想: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拿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再动手摆一摆同样多或一行多,一行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7
教材分析:
?项链》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如同影视拍摄一般,从大海远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逐一展现海边最富特色的沙滩、海浪、海螺、贝壳,并对之作色彩描绘;然后又呈现脚印、沙滩、大海的远景,很有动感。其中对小娃娃动作的描写,先后有序,一气呵成。把小娃娃的脚印比作大海的项链,非常传神。作者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表现,学生从中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见过项链吗,你们见过的项链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2.有哪些同学见过大海呢?大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你们有谁知道大海的项链长什么样子吗?请在本子上描画出来。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故事,提出学习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
2.指名读课文。
3.缩小语境识字
蓝蓝的又长又软笑着涌向沙滩贝壳海螺娃娃快活金色
(1)拼读词语,读不好的字多读几遍.
(2)小老师带读。(正音:“着”是翘舌音、“金”是前鼻音,“向”是后鼻音。)
(3)说说记字方法。(娃和挂)
4.认识禾木旁
6.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白,的又,和”。
(2)认读,观察字形。
(3)师范写。
白:撇画短小,竖略往左倾斜,横折的横段较长,折段向左略斜。最后一横封口。
的:“白”横折的横段宜短,“勺”撇画长。
又:横撇注意撇的走势,撇捺要平齐。
和:左右等宽,左高右低。
?设计意图】可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识记生字。“蓝”和“金”可以观察书上的蓝天,大海,沙滩来帮助记忆。“又”和“向”可创造情景来识记。“贝”可以看其字形的演变,“笑”是会意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任务:数一数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在句号的上边标上序号。说说为什么是3句话。
2.小结:有3个句号,所以是3句话。
3.借助拼音读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话,特别是第三句是个长句子,有的地方很难读,“哗哗地笑着”中连续两个词读轻声,“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比较长,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和小老师带读的方式,反复训练。
4.学习第一句
(1)读第一句。交流:你看到过大海吗?谁来夸夸大海?
(2)大海的视频。交流:说说刚才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相机导学。并指导朗读:怎么才能读出海水很蓝很蓝的感觉呢?教师范读“蓝蓝的”,学生跟读。
(3)大海有多宽,又有多远?学生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用手势来比一比。
5.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交流:你知道这一句在说什么吗?
(2)理解并指导朗读。交流:哪些东西是软软的?你在软软的沙滩上做什么?
(3)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漂亮又舒服,你能夸一夸吗?
(4)视频。这么漂亮的沙滩,你们想欣赏吗?请大家来夸一夸。
6.学习第三句。
(1)请同学们读读这个长句子。
(2)你喜欢句子中的浪花吗?说说原因。
7.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朗读是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也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第一句和第二句是相同,写大海和沙滩都是由两字词,三字词和四字词依次构成的,很有节奏感和韵律美。适宜朗读,积累语言。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表现小娃娃特别开心的句子。
2.交流。
3.我们已经看到了蓝蓝的大海、黄黄的沙滩、雪白雪白的浪花、漂亮的海螺和贝壳。那同学们有没有找到项链呢?找到了谁的项链?
4.说一说找到的项链长什么样的?
5.小组讨论: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小娃娃的项链和大海项链相同吗?有什么不同呢?
(1)大海的项链是小娃娃快活的脚印,是金色的项链。。
(2)小娃娃的项链是海螺和贝壳穿成的彩色项链。
6.齐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小娃娃的项链和大海的项链进行对比,感受不同项链的特点和描写,通过朗读把孩子的快乐读出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童趣。
五、板书设计:
11.项链
大海:金色的
娃娃:彩色的
教学反思:
课文文质兼美,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表达特点,并通过朗读表达对美的感悟。学生在第六单元已初步接触了长句子,能正确的断句了,教学中。老师要带读,允许学生指读,避免跳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努力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文章总共有两段,第一段感受浪花的淘气、可爱,慷慨;描绘的是小娃娃在沙滩上尽情玩耍的快乐,体会与大自然相处的乐趣。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多给孩子朗读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多说。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影子》语文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影子》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影子》是一首与生活现象为题材的儿歌,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充满童真童趣,写出了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儿歌共两小节,语言简练,句式整齐,偶数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小朋友玩跳房子的情景,配和第一小节“影子在前,影子在后。”第二幅是玩轮滑的情景。配合第二小节“影子在左,影子在右”。两幅图中都出现了影子,旨在帮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儿歌的意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宝盖、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后,在”等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在阳光下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并用这四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别。
教学难点:
识记前、后、左、右并在生活情境中辨别四个方位。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一个谜语,你们听过吗?有个好朋友,全身黑黝黝。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想跟它说话,就是不开口。谁能猜出来?
2.板书课题(9影:后鼻音;子:轻声。)。
3.
(1)简笔画,边说边画:红日当空照着。地上有一幢高高的建筑物,旁边有一片影子。
(2)谁能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影”字?(强调“彡”)。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简笔画等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影字的理解和对“影子”这一生活现象的理解,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让每个孩子都有话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先认读田字格里的生字,再在课本上圈出课的生字本课的生字。
2.指名读课文。
3.缩小语境识字
影子前后黑狗左右它们好朋友
(1)拼读词语,读不好的字多读几遍.
(2)小老师带读。
(3)说说记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编童谣等)。
(4)谁能说说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5)开火车读。
4.听儿歌做动作。
像我不是我,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它像小黑狗,是我好朋友。
5.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在、后”。
(2)认读,观察字形。
(3)师范写。(强调撇捺的变化)。
(4)生练写,教师指导巡视。
(5)反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做动作来感受字义,不仅达到了巩固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一动,调节课堂氛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识字方法的交流上,先复习再交流,让学生说的时候有法可依,为培养他们独立识字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解“影子”。
1.读重点句,体会影子的特点。
2.(出示)就像一条小黑狗。
它是我的好朋友。
(1)说说为什么说影子像一条小黑狗,为什么它是我的好朋友?
(2)画出表现影子与我形影不离的句子,读一读。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3.交流:对这些有趣的现象你有什么不懂的吗?(你是为什么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再用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
4.重点解答.
(1)为什么将影子比作小黑狗?(你这是黑的,小狗经常跟着人,跑前跑后就像人的影子一样。)
(2)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结合生活经验,因为太阳在人头顶的不同方向。和人站的位子不一样。)
5.带上表情和动作把课文读一读,背背。
?设计意图】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生活经验的语录可以加深学生对儿歌的理解。当然,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学生经历的不同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比起简单的说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板书设计:
9.影子
小黑狗好朋友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过程中以朗读作为理解全文的主线。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中不但教学生朗,而且采用各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一年级的朗读指导应该到位,灵活。适当的动作不仅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更容易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思维特点。本课的内容很特殊,课下可以结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影子,什么时候在前,什么情况下在后,什么情况下在左,什么情况下在右?还可以做一做“踩影子”的游戏。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汇总
?我上学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a o e(第一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a o e(第二课时)》《i u ü y w(第一课时)》《i u ü y w(第二课时)》《b p m f(第一课时)》《b p m f(第二课时)》《d t n l(第一课时)》《d t n l(第二课时)》《ɡ k h(第一课时)》《ɡ k h(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j q x(第一课时)》《j q x(第二课时)》《z c s(第一课时)》《z c s(第二课时)》《zh ch sh r(第一课时)》《zh ch sh r(第二课时)》《语文园地二(第一课时)》《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ai ei ui(第一课时)》《ai ei ui(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ao ou iu(第一课时)》《ao ou iu(第二课时)》《ie üe er(第一课时)》《ie üe er(第二课时)》《an en in un ün(第一课时)》《an en in un ün(第二课时)》《anɡ enɡ inɡ onɡ(第一课时)》《anɡ enɡ inɡ onɡ(第二课时)》《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秋天(第一课时)》《秋天(第二课时)》《小小的船(第一课时)》《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江南(第一课时)》《江南(第二课时)》《四季(第一课时)》《四季(第二课时)》《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画(第一课时)》《画(第二课时)》《大小多少》《小书包(第一课时)》《小书包(第二课时)》《日月明(第一课时)》《日月明(第二课时)》《升国旗(第一课时)》《升国旗(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语文园地五(第一课时)》《语文园地五(第二课时)》《影子(第一课时)》《影子(第二课时)》《比尾巴(第一课时)》《比尾巴(第二课时)》《青蛙写诗(第一课时)》《青蛙写诗(第二课时)》《雨点儿(第一课时)》《雨点儿(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语文园地六(第一课时)》《语文园地六(第二课时)》《明天要远足(第一课时)》《明天要远足(第二课时)》《大还是小(第一课时)》《大还是小(第二课时)》《项链(第一课时)》《项链(第二课时)》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语文园地七(第二课时)》《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乌鸦喝水(第一课时)》《乌鸦喝水(第二课时)》《小蜗牛(第一课时)》《小蜗牛(第二课时)》《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语文园地八(第一课时)》《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
一年级上册《画》教案篇8
课前透视
?阳光》这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话,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话,最后一自然段点明文章的主题: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文本部分语言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学生每天都在阳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长,但是却常常忽略了阳光的存在。能留意阳光、感觉到阳光的时候并不多。所以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创设情境,让他们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树立导学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课件或挂图、乐曲磁带、《种太阳》歌曲磁带。
2、丝绸被面或围巾。
3、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阳光,充分地感受阳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想象:教师播放音乐(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阳光,你早!听,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拉开窗帘,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小手心!同学们,请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
(音乐最具感染力。和谐的音符与优美的文字,给孩子们创设了乐于接受的情境,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思绪飞扬,在独特的感受中畅所欲言,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
2、感受: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外面去寻找阳光、感觉阳光的温暖好吗?(带领学生到室外,指导学生寻找,哪里有阳光?阳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回到课内交流,揭示课题。)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爱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对话平台
欣赏
播放课件,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文本美,与大自然的美互相呼应。)
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培养学生边看书边动手、动口的习惯,自己解决读书中遇到的困难。)
2、我们要认识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读生字,认识几个就读几人个。)
(识字要有一个过程,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循序渐进。)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或与别的字混淆你能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吗?(注意提示认识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考,如果谁遇到不认识的`字其它同学要想办法帮忙教会他。练习开火车认读生字。
5、游戏:猜猜猜。(看老师的口形,猜猜发的是什么音,看谁的生字卡片举得快,猜得对。)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充分让学生自学--小组学--汇报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朗读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读:指名读、组内读。
3、接力读:每人读一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
4、选择读: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写字
1、出示生字也、长。指导认读,用也练习说话。
2、小组讨论: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汇报:提示:长字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竖提是新笔画,注意区别它和竖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师范写。
5、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临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尽量让自己满意。(教师个别指导。)
6、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组内评议。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